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位夫人久居繁华之地,锦衣玉食的,想必很少见过这人间最真实的模样。”

赵子龙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沉重的穿透力:“今天我就带三位亲眼看看,在这大明天下,除了朝堂上的笙歌燕舞,除了你们高墙内的风花雪月,底层民众过的都是何等的景象。”

他示意守卫打开那扇吱呀作响的大木门。

刹那间,一股更浓烈、更复杂的气味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三女猝不及防,被呛得连声咳嗽,下意识地用宽大的衣袖紧紧掩住口鼻。

而当她们的目光适应了院内略显昏暗的光线时,眼前的景象让她们如遭雷击,浑身僵硬。

只见不大的院子里,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或蜷缩在角落,或直接躺在铺了薄薄稻草的地上。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许多人的衣服已经烂成了布条,难以蔽体,露出下面瘦骨嶙峋、布满污垢和冻疮的身体。

一张张脸上,眼窝深陷,目光空洞麻木,仿佛已经失去了所有希望,只剩下求生的本能。

几名穿着白色罩衣、戴着口罩的兴国军医务司人员,正忙碌地穿梭其间,给一个腿上化脓的汉子清洗伤口,给一个不停咳嗽的老者喂药......

角落里,几个皮包骨头的孩子因为饥饿和病痛,发出微弱的、如同小猫哀鸣般的哭泣声。

这是刚刚从西北延绥地区刚接收来的一批流民,他们跋涉千里,历经了易子而食、瘟疫横行的地狱,能走到这里,已是奇迹,但也耗尽了最后的一丝元气。

“这……这……”

张氏嘴唇哆嗦着,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自小就养尊处优,何曾见过这种直击灵魂的人间惨剧?

柳氏更是吓得惊呼一声,双腿发软,几乎要瘫倒在地,幸亏旁边的苏氏及时扶住了她。

苏氏自己也是脸色惨白如雪,紧咬着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扶着柳氏的手臂也在微微颤抖。

“他们,曾经和你们一样,也是大明的子民。”

赵子龙的声音不高,却像重锤般敲在几人的心上:“他们也曾有田有屋,有父母儿女。因为连年的天灾,因为官府无穷尽的摊派,因为豪绅的兼并和压榨,终于活不下去了,才变成如今这副模样,就像野狗一样四处流浪,只求一口吃食,只求能活下去……”

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却极具压迫感地看着三女,那目光仿佛能穿透她们华丽的衣衫,直视她们震颤的灵魂:“三位夫人,可愿在这里搭把手?哪怕只是给那哭闹的孩子喂一口温水,帮那忙碌的郎中递一块干净的布巾?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们以前在济南府街头擦肩而过的‘贱民’,也可能是你们某个远房亲戚家破人亡后流落的族人。”

关月贞默默上前,打开了一直捧着的木匣,里面是叠放整齐的干净棉布条和几个装满了清水的竹筒。

张氏看着眼前这炼狱般的景象,听着赵子龙诛心的话语,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贵妇的矜持、对污秽的本能抗拒、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恐惧,与眼前这活生生的人间惨状激烈搏斗着。

她看到那些空洞的眼神,看到医务司人员额角的汗水,最终,一丝残存的怜悯,让她颤抖着地伸出手,接过了一块棉布。

柳氏和苏氏见状,彼此对视一眼,也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与无措,犹豫了片刻,也默默地各自拿起了一个竹筒或一块布条。

他们这些贵妇人,只是平时养尊处优惯了,但是他们也是别人的父母,也是别人的子女和妻子,而女性天生的柔软,让他们还尚存一丝良知和怜悯。

当她们蹲下身,亲手接触到了近在咫尺,混合着疾病和绝望的气息, 以及那些麻木的眼神,他们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与她们所熟悉的那个秩序井然而又冷漠的世界,形成了无比残酷而又真实的对比。

柳氏在给一个发着高烧的小女孩喂水时,眼泪终于忍不住扑簌簌地落了下来,滴在女孩脏兮兮的脸上。

赵子龙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眼神深邃。

他知道,有些种子,一旦种下,就会自己开始生根发芽。

忙活了一上午,当上午吃饭的钟声在基地上空回荡,赵子龙笑着对身旁的三位女眷说道:“走,带你们去尝尝咱们基地的伙食,保管让你们有不一样的感觉。”

一行人来到管理后勤的食堂,还未进门,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饭菜香。

食堂是一座宽敞的水泥青砖结构大厅,整齐地摆放着无数张长条原木桌椅。

此刻正是用餐高峰,里面人头攒动,至少有上千人,却是秩序井然。

最让几位女眷惊讶的是,从赵子龙到普通人员,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地排在一条队伍里。

队伍移动得很快,一个接一个窗口过去,没人插队,也没人喧哗。

“在这里,大家统一都在食堂吃饭,分为军队、管理后勤、以及各部的不同食堂。”

赵子龙一边排队一边解释:“不管什么身份,到了饭点都来乖乖排队。这是铁打的规矩。”

轮到他们时,只见炊事兵麻利地往每个餐盘里面打饭:一大勺金灿灿的玉米饭,一勺油汪汪的土豆炖肉,一勺清炒时蔬。分量十足,堆得像座小山。

柳氏看得目瞪口呆,小声嘀咕:“这……这比我们府上下人过节时吃得都好……”

她倒没有故意贬低的意思,毕竟现在生逢乱世,天灾不断,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官府的一些下人能够吃饱也已经很不错了。

赵子龙听了,不以为意地笑道:“干活的人不吃饱怎么行?咱们这儿就讲究个量大管饱。”

他特意指了指墙上贴着的标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赵子龙解释道,“咱们粮食虽多,但每一粒都是兄弟们汗珠子摔八瓣种出来的,可不能糟蹋。”

“公子,他们刚刚给的是什么票据?”

苏氏刚刚看到走在前面的关月贞向窗口递了一沓票据,于是好奇地问道。

“哦,你说的是这个啊,”

关月贞随手掏出一张票子放在桌上,众女好奇地凑上去。

只见票子二指宽、五指长,上面写着:兴国军,粮票1斤的字样。

纸张柔软,且很有韧性,字体印得非常清楚,竟然和外面的银票一样。

这也是赵子龙让研究院,专门用活期印刷技术印制的,如果仔细看,还能看到上面隐隐有几处防伪用的水印。

基地里边现在流通的就是这个东西,它可以拿来吃饭、购物,甚至可以兑换银子或者铜钱。

而粮票都是根据每人的工分多少来发放的。

找位置坐下后,几位女眷更是惊讶地发现,赵子龙他们几人的饭菜竟然和旁边其他人的完全一样。

这时候才明白,整个食堂所有人吃的饭菜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

赵子龙吃得很快,却一点也不粗鲁,连最后一粒米都扒拉得干干净净。

“主公每次都这样,”

邻座的一个老文书笑着说道:“咱们刚开始还不习惯,现在要是谁敢剩一粒饭,都不用主公说,大伙儿的眼神都能把他盯得钻地缝,而且还有非常严厉的十倍的处罚,三次以上违反,直接赶出基地。”

几位女眷面面相觑。

她们见过军营,见过官衙,却从没见过这样既充满活力又纪律严明的地方。

在这里,尊卑似乎被重新定义了——不是靠身份,而是靠对规矩的遵守。

苏氏小口吃着土豆,土豆吸满了猪肉的香味儿,香甜而不油腻,她不由得多扒拉了几口,轻声道:“这土豆……真香。”

她从未想过,在这样一个“贼窝”里,竟然吃个土豆都会觉得很好吃。

赵子龙闻言笑了笑,眼神一转,开玩笑道:“我们这里每餐量大管饱,每顿都能吃上肉,你们如果觉得好吃,我看不如干脆就留在这里好了,”

三女闻言,对视一眼,赶紧低下头扒饭,耳根却不知不觉有些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