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凡人失望后修仙 > 第70章 长老职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继平推开律察司主堂的门,木轴发出滞涩的响声。堂内桌案积灰,三叠竹简歪斜堆在角架上,其中一卷滑落半截,绳结已断。他未唤人,径直走到主位案前,拂袖扫去尘屑,露出下方刻痕——一道深划横过案面,与藏律阁石台凹槽纹路走势相同。

他取出律印,按在案心。印底金纹微震,案上三卷竹简同时翻页,停在某处。第一卷记:“外门弟子陈三六,误触禁制,断其右臂,逐出山门。”批令者署名模糊,但用印清晰:刑律司副执事李坤。无律察司备案印,无三老会签,判决日期为七日前。

张继平抽出律典,翻至禁制条例篇。条文明载:非蓄意破禁者,罚役三月,禁制反噬伤人另议。断臂之惩,已超律限两等。他合上律典,将竹简移至左侧空案,又从案底抽屉取出一叠未归档文书。十份中有七份判决未经备案,三份用印残缺,其中一份竟盖着早已废止的旧律司印。

他起身,走向后堂卷库。铜钉在袖中轻颤,贴着手腕经脉,传来细微律动。库门铁锁锈蚀,他未用钥匙,只将律印贴于锁面。锁芯咔响,自动弹开。

库内分列五架,甲字号架空置,仅有一块木牌悬于横梁:“甲字卷封,非三老联署不得启。”其余各架卷宗杂乱,部分竹简散落于地。他在乙字号架底层寻到一份百年前的律令修订录,翻开第十三页,记载:“律察司有权复核各司判决,违者以乱令论。”该条下有朱批:“暂行,待议。”批注日期为百年前九月十七,正是“律令篡改案”发生次日。

他又取出藏律阁所得残简,与修订录并置。残简上“张”字的起笔弧度,与修订录中“张”姓长老署名字迹一致。而“继”字残钩的转折角度,恰好能与修订录某页边角批注的半句连上:“……继之以正,不可私……”

他正欲细查,门外传来脚步声。执事弟子在帘外低声禀报:“刑律司送来新案卷,请长老过目。”

“放下。”

“是……但李副执事说,此卷紧急,需即刻批复。”

张继平走出卷库。弟子将一卷竹简放在案上,退后两步。他展开竹简,内容为一名外门弟子因夜间巡查越界,被判定“窥探禁地”,拟处剜目之刑。判决书上,李坤的印章压在律察司备案栏空白处。

他提起朱笔,在判决书空白处写下:“律察司复核,越界属实,无恶意,依律罚役六月。”落笔时,朱砂渗入竹简纤维,形成细小裂纹,走向与残简上的烧痕完全一致。

弟子捧卷欲走,张继平忽道:“李坤近来判案,可都送此间备案?”

弟子顿步:“近月……有三成未送。”

“为何?”

“李副执事说,紧急案件,可先斩后奏。”

“谁给的权?”

“他说……上任长老默许。”

张继平指尖敲了敲案角,声音不重,却让弟子肩膀一缩。他取出律印,放在判决书上。印底金纹缓缓流动,映出一道虚影——正是李坤在刑律司内堂,将一卷竹简投入火盆的画面。火光中,竹简上的备案印正在融化。

他收起律印,对弟子道:“去刑律司,取近三个月所有判决原本,我要亲自核对。”

弟子脸色发白:“这……按例,各司卷宗不对外调阅。”

“我现在就是例。”

弟子迟疑片刻,终是低头退下。

张继平回到卷库,在乙字号架后壁发现一道暗格。格中藏有一册手抄本,封面无字,内页第一页写着:“律令篡改案始末——张继手录。”他翻开第二页,文字突断,后续纸张被整页撕去,残留的纸边参差,像是被利器割裂。

他将手抄本夹入腋下,正欲离开,铜钉突然发烫。他卷起袖口,腕间暗金纹路正微微发亮,与律印共鸣。他闭目凝神,识海中浮现出律墟石室内的画面——第九道铁链断裂瞬间,一道律丝未散,反被他神识吞纳。此刻,那道律丝在经脉中游走,指向藏律阁方向。

他走出律察司,直奔藏律阁。守阁弟子见他再来,神情紧张,但未阻拦。他步入阁内,将律印重新嵌入石台凹槽。整座石楼震动,符文亮起,甲字号书架后的墙壁缓缓移开,露出一道石门。

门上刻着三道金线,中央一道向下延伸,末端没入地底,与铜镜中所见石碑裂痕完全吻合。

他推门而入。室内空无一物,唯有一方石碑立于中央。碑面光滑,无字。他将手按在碑上,腕间纹路与律印同时发烫。石碑表面泛起涟漪,显出文字:“律不可私授,违者形神俱灭。”

文字浮现瞬间,他袖中手抄本自动翻开,残页上的“张”字突然渗出血迹,顺着纸面流下,滴落在石碑基座的凹槽中。凹槽内原有干涸血痕,此刻被新血填满,发出低沉嗡鸣。

石碑背面缓缓浮现新字:“承律者,当斩乱源。”

张继平抽出腰间短刃,划破手掌,将血按在碑文“斩”字之上。血迹蔓延,覆盖整个字形。刹那间,藏律阁顶层一声脆响,某块玉碟自行碎裂,碎片拼出三个字:“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