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合适,把洞里剩下的羊和鹅都挪出来。”
“知道了,爸。”
许振振放下手中的锄头,
“棚舍都收拾好了,垫了干草,饮水槽也重新加固过。”
自从山洞门口的新家建成,许阳就决定分批次将山洞里面的鸡,鹅,兔子迁到院子里搭好的篱笆里。
父子二人一前一后走向山洞。
如今的山洞入口已经被巧妙地嵌入了新房的墙体,从外面看只是一扇普通的木门。
许阳推开门,里面传来牲畜熟悉的声响。
“先赶羊。”
许阳侧身让开通道,
“那几只鹅性子急,最后再弄。”
许振振点点头,弯腰钻进洞里。
不一会儿,那只野山羊顺从地跟着他走了出来。
长期的圈养让它们有些畏光,站在门口犹豫不前。
张月正从新房出来,见状从围裙口袋里抓了把豆渣,轻轻撒在通往棚舍的路上。
山羊闻到味道,这才迈开步子。
“还是你有办法。”
许振振朝张月笑了笑。
等野山羊都安顿好,轮到那几只大白鹅。
许振振刚靠近,领头的公鹅就竖起脖子,发出威胁的叫声。
许阳不紧不慢地撒在鹅群前方,公鹅警惕地看了看,终于低头啄食起来。
其他几只鹅见状,也纷纷跟上,顺利地被引进了新建的鹅舍。
在山洞里待久了,突然换环境确实有些害怕。
但好在大鹅们的适应能力不错,很快就习惯了阳光。
日头升高了些,阳光暖暖地照进院子。
许父和张父在在黄大仙给他们选好的新房前的藤椅上坐下。
开始舒服的享受阳光。
“爷爷,要给您拿条毯子吗?”许振振关切地问。
许父摆摆手:
“不用,这样正好。”
他眯起眼睛,阳光照在布满皱纹的脸上,显得格外安详。
屋檐下,张母和许母搬了小板凳坐下,打开收音机。
刺耳的电流声过后,断断续续的广播声传了出来:
“……华东地区供电恢复进展顺利……三号复兴区已实现每日六小时供电……”
许母停下手里的针线活,仔细听着。
张母点点头:“看来恢复得比预想的快。”
这时广播里传来一个清晰的声音:
现在播送国家复兴委员会重要通知。
为准确掌握全国人员分布情况,委员会将于近期派遣无人机对已恢复联系区域进行航拍勘察……
许振振正从棚舍那边过来,听到广播立刻加快脚步:
“无人机?是要开始统计人口了?”
许阳从工具棚里走出来,手里拿着需要修理的耙子:
“应该是吧。”
该来的总会来。”
墙头上,黄大仙悠闲地舔着爪子,金色的皮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它瞥了眼院子里的人群,又继续梳理毛发。
许父在藤椅上缓缓开口:“有了名册,以后分配物资什么的也都方便。”
“爹说得对。”许阳接话,
“咱们把家里收拾妥当,谁来查看都不怕。”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新房的堂屋里吃饭。
收音机里依然播放着各地的重建消息,但已经没人特意去听了。
这些好消息,正慢慢变成他们生活的日常………
果然,
过了几天,
天空中还真的出现了一架飞机。
当那架墨绿色的飞机在院子上空稳稳悬停时,许阳一家人早已站在院内仰头望着。
不同于之前的审视,这一次,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是国家的飞机!”
舱门打开,带着减速伞的包裹缓缓落下。
索菲娅和战神它们还特意跑过去,确认一下没有问题,这才放心的跑到一边玩儿去了。
许阳将包裹打开,里面的物品呈现在阳光下。
是一本《应急医疗救助手册》,封面上还有庄严的国徽印记。
“看到了吗?”
他声音低沉却清晰,
“国家没有忘了咱们!”
除了这些,还有一本《常见作物高产种植技术》,并附上了一大包种子。
旁边还有一个急救药箱。
“这碘伏,这纱布……都是救命的东西啊!”
张母抹着眼角,“国家什么都替咱们想到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红色宣传手册。
里面的图片和插画都十分积极阳光,看的人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