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 > 第313章 降卒营中施仁政,契丹汉儿感恩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3章 降卒营中施仁政,契丹汉儿感恩德

滹沱河上,阮小七的炮舰在击溃了一小队辽军巡逻船后,俘虏了几名落水的辽兵。在例行审讯中,一名看似普通的契丹士卒,却出人意料地主动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并非耶律洪基的嫡系,而是来自一个备受压迫的小部落,此次南征是被强征而来,军中像他们这样心怀怨愤的士卒不在少数。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声称知道一条通往真定城内的秘密水道线索。阮小七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破城契机。

阮小七不敢怠慢,立刻将这名自称萧干的辽兵连同其他几名俘虏,严加看管,亲自押送至真定城外的主帅大营。消息传开,凌振、王凌峰、吴用等人齐聚帅帐,目光都聚焦在这个浑身湿透、面带菜色却眼神倔强的年轻契丹人身上。

萧干跪在帐中,虽有些紧张,但并无惧色。他操着生硬的汉话,夹杂着契丹语,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的身世:他来自辽国西北的一个小部落——乌隗部。耶律洪基为充实南征大军,强行征调各部青壮,乌隗部男丁几乎被抽空。他们被编入军中,却备受契丹核心部落“皮室军”、“属珊军”的歧视和欺凌,粮饷被克扣,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如同炮灰。他所在的百人队,在黑风峪伏击战中几乎全军覆没,他侥幸落水逃生,又被阮小七俘获。

“将军……大王……”萧干抬起头,眼中带着压抑的悲愤,“我们……不想打仗……是耶律洪基逼我们来的……他抢我们的牛羊,拉我们的男人……部落里的老人孩子,快活不下去了……” 他顿了顿,鼓起勇气道,“我……我知道一条小路,是从前走私盐贩走的,能通到真定城南边水门下的一个废弃排水口……也许……也许能帮到你们。”

帐内一片寂静。吴用捻须沉吟,凌振目光锐利地审视着萧干,王凌峰则若有所思。

“你为何要告诉我们这些?”凌振沉声问道,“你不怕我们攻破真定,杀了你的同族?”

萧干惨然一笑:“同族?那些‘皮室军’老爷们,何时把我们当过同族?他们抢掠汉人村庄,也抢掠我们乌隗部的帐篷……真定城里,除了耶律奚底的亲兵,大多也是和我们一样被强征来的各部族的人,还有……还有很多被掳来的汉人奴隶。他们……比我们更苦。” 他看向王凌峰,“我……我听被俘的兄弟说,你们梁山……不,联邦,不杀俘虏,还给治伤,给饭吃……是真的吗?”

王凌峰站起身,走到萧干面前,亲自将他扶起,目光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萧干兄弟,你说的是真的。在我梁山联邦,没有契丹、汉人之分,只有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只有朋友和敌人。耶律洪基欺压你们部落,也侵略我们汉家土地,他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只要你们放下武器,不再为虎作伥,就是我联邦的朋友。伤者,我们医治;降者,我们优待;愿走的,发放路费;愿留的,编入我军,一视同仁!”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让帐内所有人都能听见:“传我军令!即刻起,在营区东侧设立‘降卒营’!所有被俘辽兵,伤者全力救治,降者妥善安置,饮食与我军士卒同等!严禁虐待、侮辱俘虏!违令者,军法从事!”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很快,在联邦大营旁,一片新的营区被开辟出来。帐篷虽然简陋,但干净整齐。军医们忙碌地为受伤的辽兵清洗伤口、上药包扎,用的正是梁山自产的酒精和青霉素粉,效果远胜辽军中的土方草药。炊事班送来了热腾腾的粟米饭和菜汤,虽然简单,却足以果腹。这与辽军中等级森严、底层士卒饥寒交迫的景象形成了天壤之别。

萧干和几名首批被送进降卒营的俘虏,起初还心怀忐忑,但看到联邦士兵并无恶意,反而提供食物和医药,渐渐放下了戒心。尤其当一名因伤口感染而高烧不退的乌隗部少年,在联邦军医的精心救治下转危为安时,萧干等人眼中充满了感激和难以置信。

王凌峰在凌振、吴用陪同下,亲自巡视了降卒营。他走到一个个帐篷前,查看伤员的病情,甚至亲手为一名年长的契丹伤兵递上一碗热水。语言虽不完全相通,但那份尊重和关怀,却清晰地传递出去。他还特意让通译告诉这些降卒,联邦正在真定城外设立粥棚,救济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无论契丹、汉人,一视同仁。

萧干跟在王凌峰身后,看着这一切,心情激荡。他忽然跑到王凌峰面前,再次跪下,这次是真心实意地磕了一个头:“王盟主!您……您是真正的大英雄!不像耶律洪基,只把我们当牲口!我萧干,愿意归顺联邦!我知道真定城里的布防,我知道哪些地方的守军和我们一样,是被逼来的……我愿意帮你们劝降他们!”

王凌峰再次扶起他,郑重道:“萧干兄弟,你能明辨是非,弃暗投明,我很欣慰。但攻城之事,关乎数千将士性命,需从长计议。你提供的水道线索,极为重要,但需核实。你可愿带我们的人,去秘密探查一番?”

“愿意!我愿意!”萧干激动地说。

随后几日,在萧干的指引和配合下,时迁率领几名“暗影”精锐,对那条废弃排水口进行了秘密勘察。果然发现了一条隐蔽的、被杂草灌木覆盖的通道,虽狭窄潮湿,但确实可以潜行至真定城墙根下。同时,通过萧干以及其他陆续投降的辽兵口中,联邦军对真定城内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尤其是守军士气低落、各部矛盾重重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耶律奚底核心的契丹精锐不过数千,其余多为强征的部落兵和汉人奴隶军,军心涣散。

降卒营中的消息,也如同长了翅膀,通过各种渠道,隐隐传入了真定城内。一些本就斗志不高的守军,开始暗中议论联邦的“仁政”,军心更加动摇。

王凌峰站在降卒营外,看着营中逐渐安定下来的各族降卒,对凌振和吴用说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我们不仅要打下真定,更要收服人心。这些辽国下层士卒和百姓,与汉家儿女一样,是受苦之人。善待他们,便是瓦解耶律洪基统治根基的最好方式。真定城,破之易,安之难。日后收复更多州县,此策当为常例。”

吴用深以为然:“盟主仁德,必使天下归心。萧干等人,便是活生生的榜样。待真定城破,愿降者,可择优编入辅兵或屯田;愿归者,发放路费,使其回乡宣扬我联邦仁政。如此,则北伐之路,阻力必减。”

凌振也点头道:“如此一来,我军不仅是在军事上战胜辽国,更是在道义上瓦解其统治。盟主高瞻远瞩,末将佩服。”

联邦军仁待降卒的消息,连同萧干归顺、密道被发现的情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真定城内外扩散。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笼罩在守将耶律奚底和他那支成分复杂、人心惶惶的军队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