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 > 第231章 钱庄初立聚流泉,金融活水润梁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1章 钱庄初立聚流泉,金融活水润梁山

吴用一计驱虎吞狼,使得汴梁城内蔡京、高俅两大权贵斗得两败俱伤,朝廷陷入内耗,无暇他顾。这为梁山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王凌峰抓住这宝贵时机,全力推动着梁山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军事操练、工坊生产、学院授课、农事推广,乃至陆海商路的拓展,皆如火如荼,整个山寨仿佛一部高效运转的机器,发出强劲的轰鸣。

然而,在这片繁荣之下,主管钱粮度支的蒋敬,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随着规模扩大而日益凸显的新问题。这一日,他捧着几本厚厚的账册,来到王凌峰书房,眉宇间带着一丝困扰与深思。

“头领,”蒋敬将账册摊开,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流水记录,“如今我梁山商贸日益兴旺,尤其是与周边百姓的‘以物易物’和与方腊等势力的贸易,每日银钱、粮帛、货物往来,数额巨大,次数频繁,这结算起来,愈发繁琐复杂。”

王凌峰放下手中关于望远镜改进的图纸,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蒋敬详细解释道:“问题主要有三。其一,结算不便,效率低下。无论是百姓用粮食换我盐铁,还是商队大宗采购,皆需现场称重、验色、折算,耗时费力,往往一笔交易需大半日功夫,制约了流通速度。其二,资金沉淀,周转不灵。各营、各坊、各商队皆有一定备用银钱或物资,分散存储,看似总量不少,但一旦某处需大额支出,便需从别处调拨,过程缓慢,易误事机。譬如,阮氏兄弟欲添新船,需向度支司申请,度支司又需核查库银,一来二去,便是一月半月。其三,风险暗藏。大量银钱、借据(如百姓赊购)分散在个人或小队手中,易生遗失、被盗、乃至贪墨之弊,监管困难。”

王凌峰听罢,若有所思。他来自现代,自然明白蒋敬所言的症结所在——缺乏一个高效的金融中枢来进行资金归集、结算和调配。这不仅是管理问题,更是制约经济进一步腾飞的瓶颈。“蒋敬兄弟既已看出弊端,想必已有应对之策?”

蒋敬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显然已深思熟虑:“头领明鉴。小弟思忖良久,或可效仿前朝‘柜坊’、‘飞钱’之遗意,结合我梁山实际,创立一专属机构,名曰‘梁山钱庄’!”

“梁山钱庄?”王凌峰饶有兴趣。

“正是!”蒋敬越说越兴奋,“此钱庄,可由度支司下设,但独立运作。其职能可初定如下:一,吸纳存蓄。允许山寨内部各营、坊、队,乃至与我有贸易往来的诚信商贾、周边富户,将闲置银钱、甚至部分实物(折价)存入钱庄,钱庄开具凭据,并可根据存储时长、金额,支付少许‘息钱’,鼓励存蓄。二,便捷结算。交易双方可凭钱庄凭据直接划转,免去实物搬运清点之劳。三,核准放贷。若山寨某部门或诚信商户需应急或扩大经营,可向钱庄提出申请,经核查确有偿还能力及正当用途后,可贷予款项,收取低于市面之‘利钱’,既解其急,钱庄亦可得微利,更可促进工坊、贸易发展。”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如此一来,散落各处的‘死钱’可聚为‘活水’,流通加速,结算便捷,更能利用存贷之差,为山寨生发微利,调控经济!此乃将流动之财,置于可控之渠,利远大于弊!”

王凌峰听完,心中大为赞赏。蒋敬此举,已触及现代银行的雏形,虽是初级阶段,但思路清晰,切中要害。这不仅是管理上的创新,更是经济思想上的一大步跨越!将金融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其意义不亚于掌握军权。

“好!此议大妙!”王凌峰击节称赞,“蒋敬兄弟真乃我萧何也!此事便由你全权操办!即刻着手筹建‘梁山钱庄’!选址、定规、选人,由你一言而决!朱武军师协助参详律条保障。首要确保信誉,存取自由,结算公正,绝不可有强存强贷之事!初始可先在山寨内部及关系紧密的商户中试行,待成熟后,再逐步推广至周边!”

“小弟领命!定将此钱庄办成惠及山寨、利在长远之基业!”蒋敬激动不已,深感遇到了知音和能够施展抱负的舞台。

筹建工作迅速展开。蒋敬在独龙岗下选择了一处位置便利、易于守卫的院落,挂上了“梁山钱庄”的牌匾。从度支司和学院首批毕业生中挑选了数名精通算学、品行端正的年轻人担任伙计。制定了详细的《钱庄章程》,明确了存取、结算、借贷的流程、息率以及凭据的防伪措施。王凌峰特意调拨了一队“暗影”人员,负责钱庄的日常安保和押运。

钱庄开业之日,并未大肆宣扬,但消息仍在核心圈子和关系商户中传开。起初,观望者居多。将辛辛苦苦赚来的银钱存入一个新生机构,很多人心存疑虑。

首先打破僵局的是山寨内部。各营、坊的管事们早已受够了繁琐的结算和资金调拨之苦,见是蒋敬主持、头领支持,便尝试着将部分备用金存入钱庄。当他们发现存取确实自由,凭据清晰可靠,甚至还能拿到一点“息钱”时,态度立刻转变。尤其是进行跨部门交易时,只需在钱庄划转凭据即可,省去了大量搬运银箱的辛苦和风险,效率大增,好评如潮。

紧接着,与梁山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几家大商户,如济南府的绸缎商,也在蒋敬的游说下,尝试存入部分货款。他们看中的是结算的便捷和资金的安全。一试之下,果然方便,尤其是进行大宗交易时,优势更加明显。

渐渐地,“梁山钱庄”的名声打了出去。其信誉建立在梁山强大的实力和蒋敬个人的威望之上。一些周边村镇的富户,也开始偷偷将财富存入梁山钱庄,在他们看来,这比埋在家里地窖或者放在不靠谱的官府银铺里安全多了。

钱庄如同一个强大的泵站,开始将梁山势力范围内的资金流缓缓吸纳、整合,再更加高效地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工坊得以获得贷款扩大生产,商队结算更加快捷安全,甚至周边百姓之间的大额交易,也开始尝试使用钱庄凭据。经济的血脉变得更加通畅有力。

王凌峰站在钱庄门外,看着虽不拥挤但井然有序的人流,对朱武道:“军师,你看,这小小钱庄,日后或可比肩数万雄兵。财力通,则万事通。”

朱武抚须感叹:“聚沙成塔,汇流成海。头领与蒋敬兄弟此举,实乃治国之良策。我梁山根基,自此又深一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