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 > 第122章 凌峰访阮氏,议海上贸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凌峰访阮氏,议海上贸易

这一日,天高云淡,八百里水泊烟波浩渺。王凌峰并未带太多随从,只与朱武、石秀二人,乘一叶轻舟,悄然离开独龙岗,驶向梁山深处那片港汊纵横、芦苇密布的水军核心寨区。

舟行水上,破开粼粼波光。王凌峰负手立于船头,目光扫过眼前这片天然屏障,心中感慨万千。梁山泊最大的地利,便是这浩瀚水泊。然而,在宋江手中,水军更多用于防御和劫掠,实乃暴殄天物。在他眼中,这片水,应是通往财富与力量的黄金水道!

他们的目的地,是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主持的水寨。此三人,乃是梁山泊元老,水性精熟,义气深重,更是梁山水军的灵魂人物。然而,近年来,随着宋江招安之心日盛,重心逐渐转向陆上攻坚与打通朝廷关节,水军地位无形中被削弱,阮氏兄弟这等不愿受招安束缚、渴望快意恩仇的真豪杰,难免心生失落与不满。这一点,王凌峰早已通过时迁的“夜枭”小组,了解得清清楚楚。

轻舟驶入水寨范围,只见港汊中战船排列,虽有些旧损,却自有一股肃杀之气。喽啰水手们皮肤黝黑,身手矫健,可见平日操练未曾松懈。阮小七正赤着膊,在一条艨艟舰船上督促手下修补船板,见有轻舟驶近,定睛一看,不由得一愣。

“王头领?朱军师?石秀兄弟?你们怎地有空到俺这水洼子里来?”阮小七性格爽朗,跳下船来,笑着迎上前,眼中却带着一丝疑惑。王凌峰如今声势日隆,与宋江隐隐分庭抗礼,突然到访水军腹地,绝非寻常。

王凌峰拱手笑道:“小七兄弟说哪里话,梁山泊八百里水泊,乃是我等立身之本,何来水洼子之说?今日特来拜访三位阮家哥哥,有要事相商。”

阮小七见其态度诚恳,不似作伪,便笑道:“既如此,快请进!二哥、五哥正在寨中议事!”

水寨议事厅内,阮小二、阮小五闻报迎出。二人虽也热情,眉宇间却比阮小七多了几分沉稳与审视。分宾主落座,奉上茶水(并非酒,显是顾及正在执勤),阮小二作为长兄,开口问道:“王头领大驾光临,令我水寨蓬荜生辉。不知有何见教?”语气客气,却带着距离感。

王凌峰放下茶碗,神色坦诚,开门见山:“三位阮家哥哥,皆是水中蛟龙,梁山柱石。王某今日冒昧前来,实有一桩关乎梁山未来生计与兄弟前程的大事,欲与三位哥哥商议。”

他目光扫过三阮,见他们皆露出倾听之色,便继续道:“如今山寨,人吃马嚼,用度日繁。仅靠以往劫掠、耕种,或等待那虚无缥缈的招安赏赐,终非长久之计,更易受制于人。我等需另辟蹊径,寻一稳妥、长远之财源,方能真正壮大山寨,让弟兄们衣食无忧,后顾无忧!”

阮小五点头:“头领所言极是。只是……这财源从何而来?莫非头领又有了新的生财妙法?”他听说过高度酒和玻璃坊的暴利,语气中带着期待。

王凌峰微微一笑,手指蘸了茶水,在粗糙的木桌上画了一条波浪线:“财源,就在我等眼前这片浩渺水泊之中!”

三阮皆是一怔,阮小七性急,问道:“水泊?头领是说……打渔?还是收过往商船的买路钱?这……怕是杯水车薪吧?”

“非也。”王凌峰摇头,目光灼灼,“打渔贩鲜,利薄且辛劳。收买路钱,更是杀鸡取卵,断我商路,惹得天怒人怨。王某所言,乃是——‘海上贸易’!”

“海上贸易?”三阮面面相觑,这个词汇对他们而言,既陌生又遥远。

“正是!”王凌峰语气坚定,“三位哥哥精通水性,熟知航道,我梁山泊地处要冲,水路四通八达!此乃天赐之利!何不利用此优势,组建大型商船队,北上辽东、高丽,换取人参、貂皮、战马;南下苏杭、闽粤,乃至南洋诸国,换取丝绸、瓷器、香料、珠宝!一来一去,其利何止百倍?!远超枯坐山寨,等待施舍!”

他描绘的蓝图,宏大而清晰,充满了诱惑力。阮小七听得眼睛发亮,呼吸都急促起来。阮小五捻着短须,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在快速盘算。连最为沉稳的阮小二,也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此计……甚妙!”阮小二沉吟道,“然则,跨海贸易,非比寻常。需大船,需熟手,更需打通各处关节,风险极大……”

“哥哥所虑极是。”王凌峰接过话头,“大船之事,我可命孟康兄弟全力督造,改进海船,坚程度、载重量远胜寻常漕船!熟手水手,三位哥哥麾下健儿,皆是现成的好儿郎,稍加操练,便可纵横四海!至于各处关节……”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却充满自信:“高丽、南洋商人,只认利益,不认朝廷。只要有利可图,何愁关节不通?我等可用高度酒、玻璃器、雪花糖(另一项王凌峰计划中的商品)等奇货开路,何人不趋之若鹜?初始或需小心试探,待航线成熟,建立信任,便是滚滚财源!届时,我梁山自给自足,富甲一方,何须再看朝廷脸色?何须仰人鼻息,求那招安施舍?!”

最后一句“何须仰人鼻息,求那招安施舍”,如同重锤,狠狠敲在三阮的心坎上!

阮小七猛地一拍桌子,激动道:“说得好!头领这话说到俺心缝里去了!凭什么咱们梁山好汉,要低声下气去求那狗官招安?自己挣来金山银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岂不快活?!”

阮小五也眼中放光:“若真能成事,确是千秋之业!远比受那招安鸟气,去做那磕头虫强!”

阮小二虽未立刻表态,但呼吸也已粗重起来,他看向王凌峰,沉声道:“王头领,此事干系重大,绝非易事。你……真有此决心?愿投入如此巨资人力?”

王凌峰迎着他的目光,斩钉截铁:“王某愿立军令状!初始投入,皆由我独龙岗一力承担!所得利润,水军占三成,阮氏三位哥哥另有一成辛苦费!若失败,损失算我的!若成功,便是梁山千秋基业!三位哥哥,可愿与我携手,共闯这条黄金水道,为梁山杀出一条真正的活路?!也让世人看看,我梁山好汉,不仅能劫富济贫,更能劈波斩浪,通商万国!”

条件优厚,决心昭然!更是直接将水军利益与海上贸易捆绑!

三兄弟交换了一下眼神,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激动与决绝。他们本就不满宋江招安之策,空有一身水上本事却无处施展,如今有一条既能发挥所长、又能赚取巨利、更能摆脱招安束缚的康庄大道摆在眼前,岂有拒绝之理?

阮小二猛地站起身,抱拳道:“好!王头领既有此魄力雄心,我阮氏兄弟又岂是贪生怕死、瞻前顾后之辈?!这桩买卖,俺们接了!从今往后,水军上下,唯王头领马首是瞻!但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阮小五、阮小七也同时起身,朗声道:“愿随头领,劈波斩浪,通商万国!”

“好!”王凌峰大喜,亦起身还礼,“得三位哥哥相助,此事必成!我等便以此水泊为基,将这海上贸易,做成我梁山泊的另一面‘替天行道’大旗!”

四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场将彻底改变梁山命运、搅动东南沿海贸易格局的巨大变革,在这水寨厅中,悄然定策。

联盟既成,王凌峰当即与三阮详细商议了初步计划:由阮小七先行带领一支精干小队,驾驶快船,沿海路北上试探高丽商路;阮小五负责整顿现有船只,选拔训练远航水手;阮小二坐镇水寨总筹,并与孟康对接新船建造事宜。王凌峰则负责提供启动资金、贸易商品(高度酒、玻璃样品等)以及沿途可能需要打点的“润滑剂”。

众人越谈越是兴奋,直至日头偏西,方初步议定。

王凌峰告辞离去时,阮小七亲自驾舟相送。望着王凌峰远去的身影,阮小七对两位兄长感慨道:“这位王头领,真有孟尝君的气度!跟他干,有奔头!比整天琢磨怎么给朝廷磕头强多了!”

阮小二望着浩渺烟波,目光深远:“梁山泊的天,怕是真的要变了……我等兄弟,这次算是选对了路!”

然而,他们并未察觉,在水寨外围一片茂密的芦苇荡中,一个身影正如鬼魅般悄然隐去。那是戴宗手下的一名稽查喽啰,奉命监视水军动向已久。王凌峰秘密拜访阮氏兄弟长达半日,消息很快便通过特殊渠道,传回了聚义厅。

吴用得到密报,看着纸条上“王凌峰密会三阮,长达两个时辰,内容不详”的字样,眉头紧紧锁起,羽扇轻摇的速度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王凌峰……接触阮氏水军……他想做什么?”吴用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疑虑与不安,“立刻加派人手,给我死死盯住水寨!尤其是阮小七的动向!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一股新的暗流,开始在水泊深处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