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 > 第78章 练兵秣马急,科技树攀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8章 练兵秣马急,科技树攀升

宋江通敌的铁证,如同最炽热的烙铁,被王凌峰以绝大的意志力强行浸入冰水,暂时封存于无人知晓的黑暗深处。然而,这并未带来丝毫的轻松,反而像是一柄悬顶之剑,时刻提醒着他时间的紧迫与局势的凶险。他知道,自己按下了一个足以毁灭一切的按钮,而延缓其爆炸的唯一方法,就是在爆炸发生前,拥有足以掌控甚至扑灭爆炸的力量。

力量!唯有绝对的力量,才能在那最终摊牌的时刻,决定生死,主宰命运!

独龙岗,这座已然成为梁山泊内“寨中之寨”的基地,气氛变得更加肃杀、更加紧迫。炉火日夜不熄,敲打声、操练声、号令声比以往更加密集,空气中弥漫着铁与火的味道,以及一种无声的、压抑到极致的爆发前的沉寂。

密室之中,王凌峰、朱武、孟康、汤隆、石秀、时迁等核心人员齐聚。墙上悬挂的巨幅地图上,标注的已不仅仅是地形,更增添了各营兵力部署、物资流向、乃至通过情报网络获得的零星朝廷动向符号。

“时机,不会等待我们。”王凌峰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目光扫过众人,锐利如刀,“宋江的阴谋不会停止,朝廷的大军终将再来。我等必须在风暴降临前,将手中的刀磨得更快,将身上的甲铸得更坚!练兵!造械!积粮!秣马!一刻也不能停歇!”

“谨遵头领号令!”众人凛然应诺,眼中燃烧着战意。

练兵!秣马!

背嵬军的训练强度被提升到了近乎残酷的程度。王凌峰亲自制定了新的训练大纲,融入了更多现代特种作战的理念。

山地丛林极限生存训练:小队被投放到梁山最险峻的深山老林,仅携带少量工具和口粮,进行为期数日的野外潜伏、侦察、捕猎、反追踪训练,与毒虫猛兽为伴,与恶劣天气抗争。

高强度体能及抗疲劳训练:负重越野里程加倍,武装泅渡要求更高,增设了夜间紧急集合、长途奔袭后立刻投入模拟对抗的科目,挑战着士卒生理与心理的极限。

小组战术协同与实战对抗: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更加复杂场景下的攻防演练,强调无声渗透、精准突击、交叉火力掩护、伤员救护撤离。王凌峰甚至亲自扮演“蓝军”,带领教官队设置各种陷阱和难题,将队员们一次次逼入绝境,锤炼其应变能力与求生意志。

淘汰,变得司空见惯。跟不上强度、意志薄弱者,被无情地淘汰出主力序列,转入辅兵或后勤。留下的,无一不是眼神锐利如鹰、肌肉贲张如铁、配合默契如臂使指的百战锐士。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古代“特种部队”,正在血与汗的淬炼中,飞速成型。

不仅背嵬军,在王凌峰的推动下,林冲、鲁智深、武松等部,也开始不同程度地借鉴其练兵方法,加强阵型配合与单兵技艺,整体战力悄然提升。

科技树!攀升!

军工坊成为了独龙岗最核心、最繁忙、也最神秘的区域。在王凌峰的亲自指导下,孟康、汤隆率领着大批工匠,开始了一场跨越时代的“科技革命”。

材料革新: 王凌峰凭借记忆,改进了高炉炼铁技术,尝试添加石灰石等助熔剂,提升炉温,得到质地更纯、韧性更好的“炒钢”乃至初步的“灌钢”,用于打造兵刃的核心部位。同时,试验了皮革硬化处理、多层复合甲片编织等技术,试图在减轻重量的同时提升防护力。

弩机升级: 原有的蹶张弩、腰引弩被进一步优化。采用更坚韧的钢片作为弩臂,更坚固的木材或初步的钢制构件作为弩身,设计更省力高效的三滑轮组上弦机构(灵感来自现代复合弓),并尝试标准化弩箭规格,以期提升射程、威力和射击速度。一种可连续发射数支短矢的小型“匣弩”也开始秘密研制。

“震天雷”进化: 这是王凌峰关注的重中之重。他深知火药武器的巨大潜力。安道全被秘密请来,与汤隆合作,在王凌峰提供的“一硫二硝三木炭”基础配方上,不断试验提纯硝石、硫磺的方法,调整配比,并尝试掺入铁蒺藜、碎瓷片等增加杀伤。外壳铸造从生铁改为更易破裂的铸铁,并试验了延时引信(药捻)和触发引信(碰炸)的雏形。虽然距离成熟火炮相差甚远,但其威力已远超之前的火药包,成为攻坚和惊吓敌军的秘密武器。

工事与器械: 针对梁山防御,改进了了望塔、寨墙的设计,增加了射击孔和隐蔽的投石机位。甚至开始秘密研制可拆卸组装、用于水面突击的“车轮舸”模型和更大型的投石机(配重式)图纸。

每一个微小的改进,都凝聚着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银钱如同流水般投入工坊,材料堆积如山,废品不计其数。但王凌峰毫不吝啬,他知道,这些投入在未来战场上,将换来的是无数弟兄的生命和决定性的胜利。

后勤!保障!

石秀的情报网络和朱贵的原有渠道双管齐下,开始大规模、隐秘地收购各种战略物资:优质的煤和铁矿石、大量的硝石、硫磺、油脂、牛皮、麻绳、粮食……这些物资通过伪装好的商队,利用错综复杂的水路和陆路,避开官府眼线,源源不断地运入独龙岗。

宋清掌管的主寨物资调配对独龙岗越发苛刻,但王凌峰早已通过私盐贸易和玻璃镜等“特种商品”的暴利,建立了独立的经济来源,基本实现了重要物资的自给自足,甚至反过来能支援林冲、鲁智深等部。

整个独龙岗,乃至与王凌峰联盟的各营,都像一台上紧了发条、烧红了炉膛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运转。

然而,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动作,不可能完全瞒过宋江的耳目。

戴宗的稽查队活动得越发频繁,屡屡试图靠近工坊区域,皆被背嵬军强硬挡回。

吴用多次在聚义厅上,以“节省开支、统一调配”为由,试图削减独龙岗的用度,均被王凌峰以“新式军械研发耗资巨大、乃为山寨长远计”为由顶回,双方言语交锋,暗藏机锋。

宋江更是亲自召见王凌峰,言语“关切”地询问独龙岗近日“大兴土木、所为何事”,并“提醒”他“莫要劳民伤财,需以山寨大局为重”。

王凌峰从容应对,只说是为了改进军备,应对朝廷下一次征剿,并将一些淘汰下来的旧式兵甲和少量效果平平的“试验品”送上主寨,以示“共享”,暂时堵住了宋江的嘴。

但彼此心知肚明,隔阂已深,猜忌日重。

“哥哥,宋江、吴用似已对我等疑心大增。”夜色中,朱武担忧地禀报。

王凌峰站在山岗上,望着下方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工坊和校场,语气平静却坚定:“疑心便疑心!事已至此,唯有更快、更强!他拖延一日,我便进步十分!待我刀锋砺成,甲胄俱备,粮草丰足之时,便是图穷匕见之日!”

他转过身,眼中映照着炉火的炽光:“加快速度!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独龙岗的夜空下,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加速磨利它的爪牙,等待着撕裂长夜的那一刻。

科技树在疯狂攀升,力量在黑暗中急速积蓄。一场决定梁山命运的巨大风暴,正在这紧张的秣马厉兵中,加速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