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 > 第213章 粮山械海固根基,秣马厉兵待厮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3章 粮山械海固根基,秣马厉兵待厮杀

呼延灼五万大军的营盘,如同一条狰狞的巨蟒,盘踞在梁山泊北面的山野之间,旌旗蔽日,刀枪如林,肃杀之气直冲云霄。与之相对,梁山泊内部,却呈现出一种外松内紧、井然有序的备战景象。没有喧嚣的呐喊,没有盲目的躁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强大自信和周密准备的沉静力量。这力量的源泉,正是王凌峰依托现代理念打造、由蒋敬一手操持的,高效而雄厚的后勤保障体系。

独龙岗后山,一片依山开辟、戒备森严的巨大谷地,便是梁山泊的核心粮秣储备库——被称为“聚宝盆”的地方。此刻,蒋敬正陪同王凌峰、朱武巡视于此。眼前的景象,足以让任何一位沙场老将心神震撼。

只见一排排依山挖掘、用青砖垒砌的巨型仓廪,如同沉默的巨兽,整齐地排列在谷地中。仓廪之间,车马道纵横交错。库门大开,里面堆积如山的,是金灿灿的稻谷、饱满的麦粒、以及一袋袋晾晒好的豆料,一直堆到仓顶。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干燥醇厚的香气。库房外侧,还有成垛成垛用油布苫盖得严严实实的草料,那是为战马和驮畜准备的“细粮”。

“头领,军师请看,”蒋敬引着二人走入一座仓廪,随手抓起一把稻谷,颗粒饱满圆润,从指缝间沙沙流下,“此乃去岁秋收所储,加之今春从江淮、山东各路贸易换购的精品新粮。目前各仓廪均已满溢,计有稻米十五万石,麦粟十万石,豆料五万石,干草料更是无数。按全山现有人马每日消耗计算,即便外界补给完全断绝,坚守半年,绰绰有余。”

王凌峰抓起一把米,仔细看了看,又放回粮堆,点了点头。充足的粮食,是军心稳定的基石。他看着库区井然有序的防火、防潮设施,以及往来巡逻的库丁,问道:“粮食轮换、防霉防蛀如何?”

蒋敬答道:“小弟已定下章程,存粮按入库先后编号,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定期翻晾。库内铺设石灰、木炭吸潮,并放置了驱虫药草。另有专司库管,每日查验,确保万无一失。”

离开粮库,一行人又转向另一处更加戒备森严的所在——军械总库。这里的气氛与粮库的醇厚截然不同,充满了金属的冰冷和硝烟的刺鼻气息。

库房分为数个区域。第一个区域,堆放着成捆的制式长枪、腰刀、弓弩,甲胄整齐地挂在架子上,盾牌叠放如山。这些都是芒砀山工坊和缴获品中精选出的装备,寒光闪闪,保养得极好。

第二个区域则显得更为特殊。一口口密封的木箱上,贴着醒目的“火”字标签和危险警示。蒋敬命人小心打开一口箱子,里面是用油纸单独包裹、排列整齐的黑色球体——正是初显威力的“震天雷”。旁边另一口箱子里,则是一捆捆特制的箭矢,箭头后绑着细长的火药筒,乃是水军专用的“火药箭”。

“头领,军师,此乃目前库存之紧要军械。”蒋敬禀报,“新式腰刀、长矛,已按林教头、武松头领所报之数,足额配发至各营精锐。强弓五千张,弩三千具,箭矢二十万支,均已到位。震天雷现存一千二百枚,火药箭五千支,已按计划,优先配发给水军阮氏头领及武松头领麾下选锋营。李铁手师傅正带人日夜赶工,补充消耗。”

王凌峰拿起一枚震天雷,掂了掂分量,感受着其粗糙外壳下蕴含的毁灭力量。他又查看了一支火药箭,接口处密封严实。“使用规程和安全守则,务必让每一位使用的弟兄烂熟于心。”他叮嘱道。

“小弟明白。”蒋敬郑重回答,“已编成简易口诀,由各营头目反复宣讲演练。库房管理更是严格,火种严禁入内,领取、归还皆有双人记录核对。”

最后,他们来到库区边缘的工坊区。这里炉火熊熊,锤声叮当,工匠们正在紧张地修复损坏的兵甲,打造箭簇,为震天雷填充火药。旁边还有一处由吴用建议设立的简易医护所雏形,储备着大量的金疮药、止血布帛等物资。

巡视完毕,回到独龙岗议事堂。蒋敬将一本厚厚的总账册呈给王凌峰,上面清晰地列明了所有粮草、军械的库存数量、分布地点、以及供应流程。

王凌峰合上账册,对蒋敬和朱武道:“粮秣充足,军械精良,流程清晰。蒋敬兄弟,辛苦你了。有此根基,我军将士方可安心迎敌,无后顾之忧。”

朱武也抚须赞叹:“昔日梁山,虽有八百里水泊之险,然粮草军械常显拮据,每逢大战,难免捉襟见肘。如今观之,府库充盈,调度有方,已远非昔日绿林气象,堪比一方节度使之根基矣!此皆赖头领运筹,蒋敬兄弟打理之功。”

王凌峰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官军连营灯火,目光深邃:“呼延灼以为他兵多将广,可以势压人。他却不知,我梁山已非吴下阿蒙。我们有的,不仅是地利和勇悍,更有他无法想象的后勤支撑和战争潜力。他要拼消耗,我们奉陪到底!他要打攻坚战,我们的关隘和火器,会让他付出惨重代价!”

他转身,下令道:“传令各营,即日起,伙食标准提高,让兄弟们吃饱吃好!装备再次检查,务必使刀锋锐、甲胄固、弓弦满!告诉所有弟兄,山寨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他们只需在前线奋勇杀敌,身后的一切,有我王凌峰和蒋敬兄弟为他们扛着!”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当士卒们得知山寨粮草堆积如山、新式火器充足配发、后勤保障无虞的消息后,原本因敌众我寡而产生的一丝隐忧,彻底被强大的信心所取代。军营中,磨刀霍霍的声音更加响亮,操练的呼喝声更加充满底气。

梁山泊,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不仅锋刃已磨利,更在内部蓄满了持续运转的澎湃动力。粮山械海,成为了每一个梁山好汉面对强敌时,心中最踏实的依靠。大战的阴云愈发浓重,但梁山泊的根基,却在这紧张的备战中,被打磨得前所未有的坚固。一场考验实力与耐力的较量,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