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 第400章 海疆警报暂解除,国公启程返京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0章 海疆警报暂解除,国公启程返京畿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00 章:海疆警报暂解除,国公启程返京畿

嘉靖二年(1526 年)?七月十五

辰时?宁波沿海据点指挥室,晨光透过窗棂,在案上洒下一片暖黄,与十日前的紧张氛围不同,今日指挥室内的电报机不再急促作响,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刚译好的、来自藏锋队海外组的捷报 —— 这已是连续第三日传来倭寇无异常动向的消息,海疆的紧张局势,终于有了缓和的迹象。

陆砚昭展开捷报,林风的字迹比此前规整了许多,字里行间透着安心:“七月十四午时,藏锋队与锦衣卫暗探汇合,共同监视吕宋岛北部海域;倭船近 400 艘已全部停靠于吕宋岛马尼拉湾,船上士兵开始登陆搭建营地,与当地土着首领达成初步协议,以铁器换取粮食与土地,暂无折返大明沿海的迹象;南下警戒舰队已跟踪至吕宋岛东部海域,确认倭船主力集中于马尼拉湾,无分兵动向,推测短期内不会再袭大明海疆。”

紧随其后,南下警戒舰队统领王威的电报也传来:“舰队已在吕宋岛东部海域巡逻三日,未发现倭船有启航迹象;马尼拉湾内倭船多为补给船与运兵船,火炮数量有限,且无大型战舰支援,即便折返,也难以突破大明沿海防御;已按国公指令,令 5 艘猛龙级战舰继续留在吕宋岛周边监视,其余战舰返回宁波港待命。”

陆砚昭将两份电报叠放在案上,指尖轻轻划过 “暂无折返迹象” 几字 —— 近半个月的高度戒备,从倭寇南移的紧张,到跟踪监视的焦灼,如今终于能暂时松一口气。但他并未完全放松,深知倭寇在吕宋岛扎根后仍有隐患,只是当前大明海疆的直接威胁已解除,无需再维持最高戒备状态。

“传李斌、陈猛前来议事。” 陆砚昭对亲兵下令,声音比往日轻快了几分。

不到一刻钟,李斌与陈猛便快步走进指挥室,两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难掩眼中的轻松 —— 这些日子,他们一个协调舰队调度,一个统筹猛虎营布防,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国公,可是藏锋队传来了好消息?” 陈猛率先开口,目光落在案上的电报上,语气带着期待。

陆砚昭点头,将电报递给两人传阅,沉声道:“倭寇已在吕宋岛马尼拉湾停靠,短期内无折返之意,海疆的直接警报可以解除。但不可掉以轻心,倭船仍有近 400 艘,且在吕宋岛获取了补给,日后若有机会,仍可能卷土重来。”

李斌看完电报,附和道:“国公所言极是。南下警戒舰队已留 5 艘猛龙级战舰监视,宁波港剩余战舰也需保持战备状态,随时可应对突发情况。”

“正是如此。” 陆砚昭转向陈猛,语气严肃却温和,“陈猛,猛虎营需继续维持现有部署,不可因警报解除而松懈。驻守江苏南通吕四港的第一队、盐城射阳港的第二队,仍需每日巡查海岸线,确保无倭寇细作登陆;浙江台州三门湾的第三队、温州乐清湾的第四队,要配合水师巡逻近海,防止零散倭船趁隙作乱;福建宁德三都澳的第五队,增派的 500 人暂不撤回,与原有兵力共同守护福建南部海疆,同时密切关注吕宋岛方向的消息,一旦有异常,即刻上报。”

他顿了顿,补充道:“弟兄们的装备也要定期检查,步枪弹夹、手枪弹夹需随时填满,火炮要保持清洁,确保一声令下,能立刻投入战斗。另外,给各队补充十日粮草,让弟兄们能安心驻守,无需担忧补给问题。”

陈猛挺直身子,双手抱拳,高声领命:“末将领命!即刻便向各队传令,严格按国公指令维持现状,保持备战状态,绝不让倭寇有可乘之机!若有任何异常,定第一时间上报据点!”

“好。” 陆砚昭满意点头,又对李斌道,“李斌,你负责交接宁波沿海据点的事务 —— 与王威参将对接舰队返航事宜,协调沿海卫所做好日常巡逻;同时整理此次防倭的所有文书、情报与部署记录,待我返京后,一并呈交内阁与陛下。”

李斌应声:“末将明白,定将事务交接妥当,文书记录也会仔细整理,绝无疏漏。”

安排完海防事务,陆砚昭走到案边,提笔写下两封电报 —— 一封发给京城内阁,说明海疆警报解除及返京述职的计划;另一封发给锦衣卫沈知薇,告知她自己近日便会启程,让她在京城稍作等候。

电报发出后,陆砚昭开始收拾行装 —— 他的行李简单,除了几件换洗衣物,便是此次防倭的地图与笔记,还有沈知薇此前送来的夏衣,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包裹最底层。亲兵进来禀报,返京的马车已在据点外备好,随行的 100 名精锐护卫也已集结完毕,每人都配备了步枪与手枪,随时可出发。

七月十六清晨,宁波港口雾气未散,陆砚昭与李斌、陈猛告别。陈猛握着他的手,不舍道:“国公此去返京,一路保重!猛虎营定守好海疆,等国公下次来宁波,定让您看到安稳无虞的沿海!”

陆砚昭拍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海疆安危系于猛虎营,我在京城也会关注此处的消息,若有需要,朝廷定会全力支援。”

与李斌、陈猛道别后,陆砚昭登上马车,亲兵护卫分列马车两侧,缓缓驶离宁波沿海据点。马车行驶在沿海的官道上,沿途能看到猛虎营士兵巡逻的身影,他们腰间别着枪,目光警惕地望向海面;田间的农人已恢复劳作,孩子们在路边玩耍,偶尔会好奇地望向马车,却无丝毫惊慌 —— 这安稳的景象,正是连日来所有人努力的结果。

马车行至苏州时,陆砚昭特意停留了半日,前往苏州府衙拜访周文渊。周文渊听闻他返京,连忙备好茶水,笑道:“国公此次防倭,保得苏州百姓安稳,百姓们都记着您的恩情呢!如今您返京述职,定能得到陛下的嘉奖。”

陆砚昭摆手:“都是分内之事,若没有百姓的配合与乡勇的协助,防倭也不会如此顺利。周知府需继续做好苏州的安抚与防备,若有倭寇细作混入,及时排查,确保百姓安全。”

周文渊连连应下:“国公放心,下官定不负所托,守护好苏州。”

离开苏州后,马车一路向北,朝着京城方向疾驰。沿途的城镇渐渐繁华,官道上行人往来,商铺林立,与沿海的紧张氛围不同,京城周边已是一片太平景象。陆砚昭坐在马车内,翻开随身携带的防倭笔记,回想着这一个多月的经历 —— 从倭寇来犯的紧急,到调兵遣将的决断,再到海疆警报解除的安心,每一步都历历在目。

他心中清楚,此次返京,不仅要向陛下述职,还要提及陆家请辞的事宜 —— 正如此前与沈知薇所言,陆家权势过盛,需适时退让,才能长久安稳。但眼下,他更期待的是与沈知薇的重逢,是向陛下禀报海疆安稳的喜讯,是让朝廷与百姓都能放下对倭寇的担忧。

七月二十午时,马车终于抵达京城外。远远便能看到京城的城墙巍峨耸立,城门口守卫森严,却秩序井然。陆砚昭掀开马车窗帘,望着熟悉的京城景象,心中泛起一阵暖意 —— 他知道,沈知薇此刻或许已在锦衣卫衙门等候,而朝堂之上,陛下与内阁也正等着他带回海疆安稳的消息。

一场跨越东南沿海的防倭之战暂告段落,但守护大明海疆的责任,仍在继续。而陆砚昭的故事,也将在京城的朝堂之上,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