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 第235章 爵赏功臣?卫营谋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爵赏功臣?卫营谋新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35 章:爵赏功臣?卫营谋新

正德八年(1513 年)?春

京城太和殿的鎏金铜炉飘着袅袅檀香,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光影。朱厚照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龙椅,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气氛庄重又带着几分喜气——今日是为平定白莲教、稳固边疆的功臣论功行赏的日子。

“传朕旨意!”朱厚照的声音清亮有力,在殿内回荡,“定远伯陆砚昭,主持火器革新成效卓着,率军平定山东白莲教叛乱,又助边疆筑牢防务,特晋封为‘定远侯’,食邑千户,兼任兵部右侍郎,仍掌虎豹营事务!”

陆砚昭身着绯色官服,上前一步跪地领旨,声音沉稳:“臣陆砚昭谢陛下隆恩!臣定竭尽所能,不负陛下信任,守护大明疆土!”

“沈知薇,”朱厚照目光转向文官队列中一身素衣的沈知薇,“你协助陆砚昭收集情报、联络各方,在平叛与边疆防务中屡献良策,特封为‘从五品诰命孺人’,赏黄金百两、锦缎五十匹!”

沈知薇躬身行礼,语气谦和:“臣女沈知薇谢陛下恩典,往后仍会尽心辅佐定远侯,为朝廷效力。”

随后,朱厚照看向立于武将队列的锦衣卫指挥使王勇:“王勇,你率锦衣卫擒获徐鸿儒、王彪,肃清刘瑾旧部,查案得力,劳苦功高,特升为‘正三品锦衣卫都指挥使’,赏白银五百两!”

“臣王勇谢陛下!臣必继续整肃锦衣卫,为陛下监察朝野,护佑朝堂清明!”王勇跪地领旨,声如洪钟。

百官纷纷上前道贺,太和殿内一片欢腾。朱厚照看着眼前的景象,满意点头:“如今内乱平定,边疆安稳,皆赖诸位臣工同心协力。陆爱卿,你兼任兵部右侍郎后,可多与内阁、兵部商议,推动军务革新,让大明军威更盛!”

“臣遵旨!”陆砚昭再次躬身应道,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他心中的虎豹营改革计划,终于有了向陛下禀报的契机。

朝会结束后?皇宫御书房

陆砚昭随朱厚照来到御书房,太监奉上热茶后悄然退下。朱厚照靠在铺着软垫的龙椅上,端起茶盏浅啜一口,卸下了朝堂上的威严,语气亲昵:“陆兄,如今你晋了侯爵,又兼了兵部要职,肩上担子更重了。方才朝会上你眉头微蹙,可是有心事藏着?咱们当年在东宫一起读书时,你可从不跟朕绕弯子。”

这话瞬间拉近距离,陆砚昭也放松了几分,放下茶盏起身拱手,语气诚恳:“陛下还记得当年东宫旧事,臣心中感念。今日前来,正是想将心中关于虎豹营改革的设想,向陛下禀报,恳请陛下指点——这设想尚未与内阁、兵部及各营将领商议,仅为臣初步谋划,若有不妥之处,还望陛下直言。”

“哦?虎豹营改革?”朱厚照来了兴致,坐直身子放下茶盏,眼中满是期待,“陆兄你办事向来周全,既有想法,尽管细说,朕倒要听听,你想怎么把这支火器劲旅改得更强。”

“臣计划先为虎豹营更名,拟改为‘枭龙卫’,取‘枭击长空、龙镇山河’之意,既显其威慑力,也暗合其守护大明之责。”陆砚昭缓缓道,“目前虎豹营下辖夜枭、苍狼、猎鹰、猛虎、雄狮五卫,兵力约万人,多以火器作战为主。臣想将这五卫整合为五个作战营,每营四千兵力;同时,拟从边军、禁军、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中,各抽调两千精锐,共一万人补充入营,使枭龙卫作战人员达到两万之数——这些精锐需有实战经验,最好熟悉火器操作,如此能更快融入卫营。”

朱厚照手指轻叩桌面,目光深邃:“从各营抽调万人,可不是小数目。陆兄你既未与各营商议,想必也考虑过他们可能抵触?毕竟都是各营的骨干,谁愿轻易放走。”

“臣正为此担忧,故先向陛下禀报。”陆砚昭坦诚道,“各营将领或许会顾虑兵力减少影响防务,臣的想法是,待陛下认可此计划后,再联合兵部与各营沟通——进入枭龙卫的士兵,官阶可升一级,优先使用最新火器,后续还能协助原营训练火器,长远来看,反而能提升全军火器作战能力。只是这协调工作,需陛下您出面撑个底,各营才会安心配合。”

朱厚照闻言笑了,抬手点了点陆砚昭:“你啊,还是跟当年一样,知道朕最信你。这事儿朕应了,后续若有将领推诿,你便提朕的话,就说这是为大明强军计,谁也不能拖后腿。”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那原虎豹营的工坊呢?如今火器研发全靠它,改革后总不能散了吧?”

“臣早有考虑,拟将原工坊改为‘枭龙卫装备后勤部’,总人数两千人。”陆砚昭继续道,“其中设工匠八百人,负责火器研发、制造与维修;运输保障人员七百人,统筹物料采购、运输与存储;护卫人员五百人,守护后勤部、火器库及运输线路安全。如此,作战与装备保障能形成闭环,避免以往‘将士缺装备、工匠缺反馈’的问题。”

他拿出一张草拟的名册递过去,补充道:“至于官职安排,臣设想让原虎豹营五卫副指挥使,分别任五个作战营营将,官阶定副三品武官;原工坊总负责人赵小匠,熟悉火器研发与物料管理,拟任装备后勤部部长,官阶正五品文官——只是赵小匠非科举出身,恐有人拿‘工匠任文官不合规制’说事,这事还需陛下定夺。”

御书房内的商讨与指点

朱厚照接过名册仔细翻看,指尖划过“赵小匠”的名字,抬头看向陆砚昭:“陆兄,你举荐的人,朕信得过。赵小匠研发五连铳、神威炮,立的是实打实的功,若因出身被排挤,岂不是寒了天下工匠的心?后续与内阁商议时,朕会替你说话,就说‘大明用人,唯才是举’,谁也别想拿规制当借口。”

“臣谢陛下!”陆砚昭心中一暖,又道,“此外,枭龙卫两万二千人的军饷、物料需求不小,臣尚未与户部沟通,不知户部能否承担——若陛下认可此计划,臣再去与户部侍郎商议,优先从今年军饷预算中划拨。”

朱厚照沉吟片刻,道:“如今边疆无大战,白莲教平定后地方开支也省了不少,户部应有余力。你去沟通时,可提一句‘枭龙卫是火器主力,后续能帮其他军营训练,省朝廷的训练钱’,户部那边精于算计,定会明白其中利弊。”

他站起身走到陆砚昭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旧日情谊:“陆兄,你的改革设想,朕觉得可行,既强了火器战力,又补了保障短板,合该是大明军务该走的路。但你也知道,朝堂之事需兼顾各方,这初步谋划还得跟内阁、兵部磨一磨。”

朱厚照回到龙椅旁,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下“朕已知晓,可先与内阁商议,再定细则”,递向陆砚昭:“你拿着朕的批文去,内阁首辅他们看朕的面子,也会认真跟你商议。三个月内,务必拿出成熟方案,朕还等着看你把‘虎豹营’改成‘枭龙卫’,让这支劲旅更上一层楼呢!”

陆砚昭接过奏折躬身行礼:“臣遵旨!臣定尽快与内阁、兵部商议,完善方案,不辜负陛下信任!”

朱厚照摆摆手,语气轻松:“去吧。记住,当年你教朕读《孙子兵法》时说过‘欲速则不达’,改革也一样,循序渐进才好。有解决不了的难题,随时来见朕。”

“臣明白!”陆砚昭再次躬身,转身退出御书房。

走出皇宫,阳光洒在身上,陆砚昭握着手中的奏折,心中满是干劲——既有陛下的认可,又有旧日情谊作底,后续与内阁、兵部的商议定能顺利不少。他抬头望向虎豹营的方向,仿佛已看到“枭龙卫”的旗帜在营地上空飘扬,两万将士手持先进火器列阵待发,一如当年在东宫,他与朱厚照约定的那样,共同守护大明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