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叮!】

【第一次抽奖完成!】

【恭喜宿主获得:“位于江陵城郊的大型高品位铁矿”一座!】

【矿脉详情已注入宿主意识,相关地契、矿契将以合理方式出现于州牧府档案中。】

刘俊心中一喜:

“铁矿!军工之本!荆州虽富庶,但优质铁矿匮乏,此矿来得正是时候!”

轮盘再次旋转。

【叮!】

【第二次抽奖完成!】

【恭喜宿主获得:位于襄阳城郊的大型露天易开采煤矿一座!】

【矿脉详情已注入宿主意识,相关地契、矿契将以合理方式出现于州牧府档案中。】

“煤矿!好!与铁矿相辅相成,冶炼、锻造、乃至日后民生,都离不开它!”

刘俊眼中精光更盛。

轮盘第三次停下。

【叮!】

【第三次抽奖完成!】

【恭喜宿主获得:位于宛城附近的大型金矿一座!】

【矿脉详情已注入宿主意识,相关地契、矿契将以合理方式出现于州牧府档案中。】

“金矿!”

刘俊几乎要惊呼出声!

这意味着源源不断的财富!无论是扩军、治国、外交,都有了坚实的财力基础!真是雪中送炭!

连续三次资源类奖励,让刘俊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他屏息凝神,等待第四次抽奖。

轮盘光芒闪烁,这一次,指针停在了一个看起来颇为阴森的符文图标上。

【叮!】

【第四次抽奖完成!】

【恭喜宿主获得:生死符精通!】

【相关功法口诀、内力运转路线、施符手法已直接灌输并肌肉记忆完成!】

一股庞大而诡异的信息流瞬间涌入刘俊的脑海。

同时身体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般,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某种阴寒内力的凝聚与释放方式。

他感觉自己意念一动,指尖仿佛就能凝结出无形无质却足以掌控他人生死的寒冰符咒!

这是一种极其阴毒却又无比有效的控制手段!

刘俊先是一愣,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生死符……呵呵,好东西!

对付那些降将、地方豪强、乃至潜在的怀有二心者,倒是比单纯的恩威并施更为直接有效!

虽手段酷烈,然乱世用重典,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他对这个奖励极为满意。

接下来是第五次抽奖。

【叮!】

【第五次抽奖完成!】

【恭喜宿主获得:高效复合肥一万吨!肥料已存入系统空间】

“万顷良田的保障!”

刘俊大喜过望,

“荆州沃野,若有此肥助力,粮食产量必能翻番!

民以食为天,粮足则民心安,兵精粮足方能图谋天下!”

最后一次抽奖,轮盘缓缓停下,指针指向了一个帆船图标。

【叮!】

【第六次抽奖完成!】

【恭喜宿主获得:西班牙大帆船(盖伦船)六艘!船只已存入系统空间。】

刘俊看着储物空间内的西班牙大帆船和船上的火炮,嘴角含笑。

他立刻意识到这种船只的优越性:

载重大、航程远、结构坚固、适航性强,尤其适合装备火炮,堪称这个时代的海洋霸主!

“若能仿造成功,组建一支大帆船舰队,何愁长江不靖?何愁海运不通?未来甚至可扬帆海外!”

刘俊心潮澎湃,仿佛已经看到了荆州水师纵横四海的未来。

六次抽奖结束,虚幻空间消散,刘俊的意识回归现实。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更加深邃明亮。

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脑海中飞速盘算着这些奖励的最佳运用方式。

“铁矿、煤矿、金矿,需立刻派可靠之人,以勘探之名,接手并秘密组织开采,优先满足军工需求。”

“复合肥,择荆州核心产粮区,先小范围试验,再逐步推广,确保粮食安全。”

“大帆船图纸,交由甘宁,集中优秀工匠,在江夏或南郡择地秘密筹建船厂,力争早日下水。”

“至于生死符……”

刘俊眼中寒光一闪,

“待回到江陵,稳定局势后,再行施展。孙坚、黄盖等人……或可成为首批体验者。”

…………

回到江陵州牧府后,刘俊立刻召集了一次高级军政会议。

与会者包括荀彧、郭嘉、戏志才、白起、典韦、张辽、魏延、高顺等心腹重臣。

会议伊始,刘俊便抛出了一个重大议题:

“诸位,如今荆州七郡已定,疆域辽阔。

江陵虽为南郡治所,然地处荆南,偏居一隅,于统御全局、北望中原而言,位置稍显局促。

本牧有意,将州牧治所,北迁至襄阳城。

襄阳地处汉水之滨,北接宛洛,东临江夏,西通巴蜀,乃四战之地,更利于我荆州日后发展。

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堂下众人反应各异,低声议论起来。

荀彧沉吟片刻,率先表示支持:

“主公英明。襄阳确为形胜之地,水陆交通便利,且城高池深,离南阳更近。

经略多年,作为州治,远比江陵更利于掌控全局,尤其是应对北方局势。

迁治襄阳,乃长远之策。”

郭嘉也点头笑道:

“文若先生所言极是。嘉亦认为,坐镇襄阳,可北慑中原,西防刘焉,东联扬州,确是棋局要点。

只是迁治之事,牵涉众多,需周密安排,循序渐进,避免引起动荡。”

戏志才补充道:

“可先以‘巡视北境,加强防务’为名,将主公行辕及核心机构移至襄阳。

州牧府招牌逐步过渡,待根基稳固,再行全面迁移。”

白起、张辽、魏延等将领则更多从军事角度考虑。

白起目光沉静地扫过地图上的襄阳位置,声音平稳:

“主公明鉴。襄阳地处汉水中游,控扼南北要冲,水陆交汇,乃天然的军事枢纽。

迁治于此,可将我军主力北移,依托汉水、襄水构建防线,进可虎视中原,退可凭险固守。

其城郭坚固,经刘表多年经营,基础雄厚,实乃理想的屯兵与指挥中枢。

此举确能极大改善我军战略态势,利于应对北方各大势力的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