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亲自为白起斟酒:
武安君神机妙算,此番大破曹军,当居首功!
白起举杯还礼:
主公过誉。此战之功,在于主公运筹帷幄,在于将士用命。
恶来大步上前,举杯敬向白起:
武安君用兵如神,某心服口服!今日与吕布一战,痛快!
白起微笑举杯:
恶来将军勇冠三军,今日力战吕布、许褚二将,实乃天下第一猛将。
冉闵与夏仁对饮畅谈。
冉闵感慨道:今日与夏侯渊一战,方知曹军亦有猛将。
夏仁点头:可惜半数粮草被焚,否则战果更佳。
戏志才轻摇羽扇,对张宝低语:
虽胜一局,然董卓、丁原、曹操已逃,不可不防。
张宝颔首:先生所言极是。明日当加强城防,以防反扑。
酒过三巡,宴席气氛愈加热烈。
烛火摇曳,将众将的身影投在厅堂墙壁上,宛如千军万马整装待发。
白起放下青铜酒爵,银甲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他环视众将,声音沉稳有力:
如今主公已收复邺城,我军尚余十万雄师。
董卓、丁原、曹操三部残军仅剩不足三万人马,且粮草匮乏,士气低落。
此时正该乘胜追击,一举剿灭。若待其休整恢复,必成心腹大患。
他指向悬挂的军事地图:
同时需立即派遣专人赴冀州各郡收购粮草。我军粮草被焚近半,若不及时补充,恐生变故。
冉闵放下酒杯,金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他眉头紧锁:
武安君此言差矣。穷寇莫追,此乃兵家常识。
黎阳已然失陷于刘俊之手,我军当务之急应是固守邺城。
防范北边公孙瓒、刘备的联军,以及南边刘俊的八万南阳军。
恶来肩缠绷带,声如洪钟附和:
某以为冉闵将军所言极是。今日与吕布、许褚交手,虽略占上风,但也见识到曹军残部的顽强。
当务之急是加固城防,整饬军备,而非贸然追击。
他举起酒爵一饮而尽,若贸然出击,恐中埋伏。
白起微微摇头,目光如炬。
二位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但请容某细说。
他起身走向地图,手指划过北部区域,
北边公孙瓒、刘备大军虽号称五万,实则战力不强,且补给线漫长。
我们只需采取坚壁清野之策,派小股精锐骑兵袭扰其粮道,便可将其拖在幽州边境,不足为虑。
他的手指移向南方:
黎阳的刘俊八万大军虽实力强劲,但至少还需两日路程方能抵达邺城。
这两日时间,正是我军歼敌的黄金时机。
白起的声音陡然加重:
若此时放任西凉军、并州军与曹操残部南下汇合,加上刘俊的南阳军,敌军总数将超过十一万之众。
届时敌我兵力相当,但我军新得邺城,民心未附,将陷入极大劣势。
他目光扫过众将,继续说道:
因此,必须趁此时机,以雷霆手段先歼灭西凉、并州残军。
某建议兵分三路:一路由恶来将军率领,追击西凉残部;
一路由冉闵将军统帅,剿灭并州军;某亲率一军,歼灭曹操残部。
众人听的微微颔首,陷入沉思。
与此同时,
白起加重语气,
我们还需在冀州、并州、幽州西部和青州平原郡大肆招兵买马。
可派遣专人携带重金,每郡征募精壮万人,加紧训练新军。
接下来的硬仗只会越来越多,必须未雨绸缪。
片刻后,他指向邺城周边地图,声音沉稳有力:
最后还需征召邺城及周边郡县民夫十万人,修缮加固城墙,深挖护城河。
同时从冀州各郡县大规模收购粮草,如此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夏仁面露忧色,眉头紧锁:
武安君计划周详,然如今兵荒马乱,只怕百姓不肯卖粮啊。
近日各郡县已现饥荒征兆,若强行征粮,恐生民变。
白起神色凛然,目光如炬: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举。可派专人持重金采购,若遇抗拒,可适当施压。
军粮事关大局,不容有失。可先以高于市价三成收购,若仍不从,再行强制手段。
戏志才轻摇羽扇,补充道:
武安君深谋远虑,志才佩服。
某以为可广设粥棚,赈济饥民,如此既可解燃眉之急,又不失民心。
张宝闻言抚须点头:
志才先生此计甚妙。既能解军粮之急,又能安抚民心。
夏仁仍不无忧虑:然若百姓仍不愿售粮,当如何是好?
白起斩钉截铁道:
可先晓之以理:告知百姓,若我军粮草不济,邺城失守,官军卷土重来,届时玉石俱焚。
若仍不从,可许以重利:承诺秋收后以双倍粮食偿还。
戏志才补充:
还可分等级收购:自愿售粮者,立付银钱;迟疑者,发放凭证;抗拒者,最后才用强制手段。
如此循序渐进,可最大限度减少民怨。
张宝抚须沉思良久,目光在众将脸上缓缓扫过。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凝重的面容。
厅堂内一片寂静,只闻烛火噼啪作响。
突然,张宝拍案而起:
好!武安君果然深谋远虑!就依此策:
明日即分兵三路追击残敌,同时征集购买粮草,并征召民夫加固城防,各地同步招兵买马!
他举起酒爵,声音洪亮:
诸位将军,今夜尽兴,明日各率本部,依计行事!
冉闵、恶来、夏仁相视片刻,纷纷起身拱手。
冉闵率先开口:武安君用兵如神,某等心服口服!愿听调遣!
恶来声如洪钟:某必率部追击,定将西凉残军尽数剿灭!
夏仁郑重道:某即刻安排粮草征集事宜,确保大军供给无虞。
宴上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众将举杯共饮,烛火将他们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很长很长,仿佛千军万马整装待发。
酒爵碰撞声、甲胄铿锵声、豪迈笑语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待。
张宝环视众将,目光坚定:
此战关系重大,望诸位同心协力,共破敌军!
众将齐声应道:愿随地公将军,誓破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