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天后,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恒温密封运输箱被悄无声息地送入了顾家别墅的书房。周靖亲自接手,拆开层层保护,将那幅承载着秘密与疑问的手稿,小心地放在了顾晏舟宽大的书桌上。

夜幕已然降临,书房里只开了桌上一盏复古的黄铜台灯,光线温暖而集中,如同舞台的追光,精准地打在铺陈开来的手稿上。

顾晏舟挥退了周靖,独自一人留在了书房。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站在桌边,垂眸,静静地凝视着这幅他耗费百万港币拍下的、名为《共生之城》的手稿真迹。

泛黄的纸页在灯光下呈现柔和的岁月感,比图录上的影印件更多了几分真实的质感。钢笔的线条清晰而有力,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未经太多世俗打磨的锐气与大胆。水彩的渲染不算十分娴熟,有些地方的过渡甚至略显生涩,但色彩的选择和光影的把握却透着一股惊人的灵性,仿佛能透过纸面,感受到创作者当时喷薄欲出的想象力与激情。

那几座如同水晶簇般破土而出的流线型塔楼,那些交织盘旋的透明廊桥与管道,构建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概念,更像是一个关于未来、关于人与自然、关于生命有机连接的乌托邦式畅想。

顾晏舟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一寸寸地掠过纸面上的每一个细节。

他看到了线条起笔收笔的细微习惯,看到了阴影排线的独特走向,看到了在勾勒复杂结构时,那种近乎本能的、对空间和比例的精准掌控。这些细节,与他偶尔在苏晚如今随手画下的、更为成熟稳健的设计草图相比,虽然笔触更显青涩,但内核的那种独特的结构感和空间想象力,却如出一辙。

尤其是某些弧线的处理方式,以及对于光影交界处的微妙表达……太像了。

他的指尖,轻轻虚悬在纸面上,沿着那些流畅的线条缓缓移动,仿佛在隔空触摸着八年前,那个执笔描绘心中理想之城的年轻灵魂。

他的目光,最终久久地停留在右下角那个花体英文签名——“Sue”上。

笔迹流畅而自信,带着一点不羁的尾锋。

苏晚……

他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

如果这真的是她,那么八年前的她,该是何等的才华横溢,何等的意气风发?这样一幅充满前瞻性与艺术价值的手稿,足以让她在建筑设计领域崭露头角,为何后来会沉寂下去,甚至让这样的作品流落在外,署名也成了“佚名”?

她那段看似平淡的过往,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波澜?

顾晏舟深邃的眼眸中,思绪翻涌。他没有愤怒于可能的欺骗,也没有急于去求证。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心疼与探究。

他想起了她偶尔流露出的、与她那“简单”背景不符的敏锐和能力,想起了她身上那种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沉淀下来的安静,那或许并非天性,而是经历风雨后的收敛。

这幅手稿,像一扇突然出现的、布满灰尘的窗户,让他得以窥见她过往世界的一角。那个世界,可能远比他所知道的要广阔,也要……复杂得多。

他缓缓在书桌后坐下,身体陷入柔软的真皮座椅中。台灯的光晕将他笼罩,他的身影在背后巨大的书架上投下沉默的剪影。

他就这样,在静谧的深夜里,独自端详着这幅手稿,看了很久很久。

目光深沉,若有所思。

他仿佛透过这泛黄的纸页,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也更加令人心疼的苏晚。那个曾经闪耀着灼灼才华的少女,是如何一步步收敛起所有的光芒,将自己伪装成如今这副温婉平静的模样?

而那个让她做出如此改变的原因,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如同盘旋的迷雾,萦绕在他的心头。

但他并不急于驱散迷雾。他只是将这份探寻,连同这幅手稿本身,一起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

他知道,有些答案,需要等待。等待她愿意亲自向他敞开那扇门的那一刻。

而在此之前,他会守护好这片属于她过去的碎片,如同守护一个沉默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