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杨过等人于秋浦河畔尝试破阵未果,最终决定行走江湖之后不久。那笼罩着整个云雾山庄的淡金色困阵之内,情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随着南海神尼的魂飞魄散,她以生命和执念维系的那份与阵法的绝对连接也随之消散。灰蒙蒙、仿佛隔绝一切的混沌空间开始逐渐褪去,如同晨雾在阳光下消散,最终显露出了云雾山庄原本的样貌。亭台楼阁、灵泉药圃、飞瀑流岚……一切仿佛都恢复了原状,甚至连那浓郁的天地灵气也依旧充盈。

然而,不同的地方在于,山庄的边缘,那层淡金色的、半透明的能量结界依然存在,如同一个巨大的、坚不可摧的琉璃罩,将山庄与外界彻底隔绝。它不再像最初那样充满攻击性,更像是一个永恒的囚笼,静静地存在着。

庄内众人,周易、青儿、李莫愁、紫儿、阿碧、黛绮红、洪七公、欧阳锋以及谛听,都清晰地感知到了这一变化。

洪七公望着结界外依稀可辨的秋浦河风光,咂了咂嘴,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和后怕:“他奶奶的,总算不是那鬼气森森的灰蒙蒙一片了。嘿!想不到杨过那小子,还有郭靖那个傻小子,真能把襄阳给守下来!更难得的是,他们居然能想到来救咱们!虽然没成功吧,但这份心,难得,难得啊!”

欧阳锋冷哼一声,虽未说话,但眼神中也少了几分往日的阴鸷,多了一丝复杂。五女听闻外界消息,知道襄阳暂安,脸上也都露出了轻松和欣慰的神色。至少,他们牵挂的人和城,暂时无恙。

然而,唯独周易,眉头依旧微微蹙起,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反而带着一种深沉的忧虑。

“情况,恐怕没那么乐观。”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让众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鬼谷座下五使,冰、血、云已殁,但最强的鬼、剑二位却始终未曾真正现身。此次襄阳大战,他们必然是因为顾忌我的存在,才没有亲自出手,只派了尹志平这枚棋子。”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淡金结界,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以我对这二位的了解,他们狡诈隐忍,功力深不可测,杨过、郭靖他们虽已位列五绝,但若正面遭遇鬼、剑二人……胜算渺茫。”

他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不能在此空等百年。必须做点什么,为他们争取一线生机。”

言罢,周易不再犹豫。他示意众人退开,自己则立于山庄中心,直面那淡金色的结界壁垒。他双手缓缓抬起,以一种玄奥无比、仿佛引动大道本源的轨迹在胸前结印。随着他手印的变化,周身原本内敛的气息如同沉睡的火山般轰然爆发!八曲大圆满的九曲真气奔涌流转,引动整个山庄的灵气都为之共鸣、沸腾!

渐渐地,在他双掌之间,一点温润的光芒凭空诞生。那光芒起初如同萤火,随即迅速凝聚、实质化,最终形成了一枚约莫婴儿手掌大小、通体流淌着混沌氤氲之气、表面有无数细微道纹自然生灭的玉佩!

这枚玉佩,并非凡玉,而是周易以自身对“道”的深刻感悟,尤其是对“云雾七式”乃至更高境界的理解,混合了自身本命真元与山庄核心灵韵,强行凝聚而成的道韵结晶!

“去!”

周易一声低喝,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显然凝聚此物对他消耗极大。他咬紧牙关,将全身残余的功力毫无保留地灌注于双臂,猛地将这枚道韵玉佩向着淡金结界狠狠掷去!

“嗡——!”

玉佩触碰到结界光壁的瞬间,遭到了巨大的阻力!整个结界光芒大放,符文急速流转,试图将这外来之物彻底排斥、碾碎!玉佩前进的速度骤然减缓,仿佛陷入了无比粘稠的琥珀之中,光芒也变得明灭不定。

周易闷哼一声,嘴角溢出一丝鲜血,但他眼神锐利如初,以自身神念死死锁定玉佩,强行催动其向前!

“开!”

伴随着他一声蕴含道则的断喝,玉佩上蕴含的磅礴道韵与结界之力发生了剧烈的冲突,终于在光壁上,极其勉强地撕开了一道头发丝般细微、转瞬即逝的缝隙!

就在那缝隙出现的刹那,玉佩如同找到了宣泄口,化作一道微不可查的流光,嗖地一下钻了出去,彻底消失在了结界之外!

而随着玉佩的离去,那细微的缝隙瞬间弥合,结界恢复如初,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周易身形一晃,几乎站立不稳,被身后的青儿和李莫愁连忙扶住。他喘息着,看着恢复平静的结界,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

“咳咳……本想积蓄力量,寻找此阵运转的节点,或许能提前破阵……如今强行送出这‘道韵玉佩’,耗损了我近半的本源真元……看来,真要如那南海神尼所言,需在此困守百年了……”

他缓了口气,目光望向玉佩消失的方向,带着一丝期盼:“不过……值得。我将自身对武学、对天地之道的感悟,尽数融入了那枚玉佩之中。杨过、郭靖、黄药师他们,皆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若能得到此玉佩,凭借其中道韵启迪,必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或许……便能拥有与鬼、剑二使抗衡的资本……”

他寄予厚望的玉佩,承载着破局的关键希望,化作一道微光,融入了外界的天地。

……

然而,命运的轨迹,往往出人意料。

当那枚蕴含着周易毕生武道感悟的“道韵玉佩”艰难地穿越结界,落入秋浦河畔的草丛中时,杨过、郭靖等一行人,早已因为尝试破阵未果而离去,踏上了江湖除魔之路。他们并不知道,有一份足以改变他们武道命运、甚至影响天下大势的机缘,就静静地躺在他们刚刚离开不久的地方。

光阴荏苒,草木枯荣。

转眼间,两年时光匆匆而过。

这一日,秋浦河畔走来一老一少两个身影。老的是一位身着陈旧僧袍、面容慈祥中带着几分迂阔之气的老和尚。少的则是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浓眉大眼,眼神清澈,透露着一股机灵和未经世事的淳朴。

老和尚正是少林寺的觉远大师,他奉方丈之命外出办事,途径此地。而那少年,则是他在途中遇到的孤儿,见他聪慧可怜,便带在身边,收为弟子,名张君宝。

“君宝,莫要贪玩,天色不早,我们需得快些赶路。” 觉远和尚回头,见徒弟蹲在河边草丛里,不知在翻找什么,便出声催促。

只见张君宝从草丛里拾起一物,在衣服上擦了擦,兴奋地跑到觉远面前,摊开手掌,献宝似的说道:

“师傅,您看!我捡到一块石头,圆圆的,温温的,上面的花纹真好看!像……像云彩在流动一样!”

他手中握着的,正是一枚看似普通、却隐隐流淌着混沌光泽、触手温润的“石头”——正是两年前周易耗尽心力送出的那枚道韵玉佩!只是它灵韵内敛,光华不显,在不知情的人看来,确实像是一块比较奇特的鹅卵石。

觉远和尚凑近看了看,他修为不高,见识也有限,并未看出此物的神异,只是觉得这“石头”确实比寻常石子温润好看些,便慈祥地笑了笑:

“嗯,是块好石头。既然与你有缘,便收着吧。不过莫要因此耽误了行程,快些走吧。”

“诶!谢谢师傅!” 张君宝欢天喜地,将这枚“好看的石子”小心翼翼地揣进了怀里,蹦蹦跳跳地跟上了师傅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