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玄冥教的队伍押送着那群神情麻木的少年,在茫茫雪原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风雪如刀,刮在人脸上生疼,但对于早已寒暑不侵的周易与黛绮红而言,这酷烈的环境与春日暖阳并无太大区别。

两人隐匿身形,气息与漫天风雪融为一体,远远缀在队伍后方。

看着眼前这片无垠的洁白,以及远处连绵的雪山轮廓,黛绮红眼中不由流露出追忆与温柔之色,她轻轻靠近周易,传音道:“公子,还记得这里吗?”

周易目光扫过熟悉的雪原地貌,嘴角亦泛起一丝柔和的笑意,自然握住了她的手:“如何能忘?百多年前,我便是在这片雪原上,要不是你带路,我不可能获得龙象波若功。”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他为完善自身武道,远赴西域,历经艰辛才打听到苦行密宗与龙象波若功的线索,最终追寻至此。彼时的黛绮红,还是明教圣女,因需要来密宗寒潭修炼,便做了周易的向导。

“那时红儿便知,公子非是池中之物。”黛绮红眼波流转,百载光阴过去,那份倾慕与依恋未曾稍减,反而愈发醇厚。

队伍行进的方向,渐渐与周易记忆中的某个地点重合。

果然,不久后,前方出现了一片湖泊,湖面平滑如镜,映照着灰蒙蒙的天空。正是当年那个隐藏着寒山寺入口的寒潭!

只是,寒潭之畔,枯坐的三名老僧,已然不见踪影。只剩下呼啸的风雪,以及潭边几块被冰雪半掩的黝黑岩石,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远远隐匿身形的周易,目光落在那片熟悉的寒潭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他轻轻握了握身旁黛绮红的手,传音道:“红儿,看到这寒潭了吗?”

黛绮红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冰雪覆盖的湖面与她记忆中某个场景重叠,她美眸微亮:“公子,当年你入寒潭三天,回来就功力大增……”

“不错,”周易颔首,语气带着些许感慨,“百多年前,我便是在这寒潭之底,得到了《龙象波若功》的传承。那时,你还为了助我,不惜……”

后面的话他没说下去,但黛绮红已然明白,白皙的脸颊上飞起一抹淡淡的红晕,在冰雪映衬下更显娇艳,她嗔怪地看了周易一眼,眼中却满是甜蜜与追忆:“公子还记得。”

“怎会忘记?”周易微微一笑,“当年仓促,未能让你细看那寒山寺。如今故地重游,趁他们在此休息,我带你下去一看如何?也看看当年苦行密宗的道场,如今变成了何等模样。”

黛绮红自然无有不从。

两人身形如鬼魅般悄然脱离监视位置,绕到寒潭另一侧。周易略一感应,便找到了当年潜入的方位。他揽住黛绮红,周身气机微微流转,仿佛与周遭寒气融为一体,下一刻,两人便无声无息地沉入了冰冷刺骨的潭水之中。

如今的周易,修为早已通天彻地,这当年需要运功抵御的极寒与深水压力,对他而言已如若无物。一层无形的气韵自然排开潭水,两人如同游鱼般轻松下潜,速度却快如利箭。

潭底光线昏暗,水草不生,只有冰冷的岩石。那座依托岩石开凿、古朴沧桑的石寺——寒山寺,依旧静静地坐落在此,仿佛被时光凝固。

然而,当两人踏入寺门时,感受到的却是一片死寂的荒凉。

寺庙内空无一人,昔日苦行僧侣留下的生活痕迹早已被厚厚的尘埃和水渍覆盖,残破的蒲团、倾倒的灯盏散落在地,墙壁上原本可能存在的壁画或刻字也大多剥落模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腐朽与破败的气息,再无半分佛门清净地的庄严。

周易带着黛绮红穿过前殿,径直走向记忆中最深处的那个石室。那里,曾有一面光润的玉璧,其上以精神烙印刻载着《龙象波若功》的全篇精髓。

然而,眼前所见,让周易的目光骤然一凝。

那面玉璧依旧存在,但已是裂痕遍布,如同被重锤砸击过一般,无数蛛网般的裂纹蔓延开来,大片大片的玉质已经剥落,只剩下残破不堪的基底。壁上原本蕴含的磅礴精神意念与武道真意,早已随着玉璧的毁坏而消散殆尽,只留下一片死寂的空洞。

黛绮红上前,指尖轻触一道狰狞的裂痕,感受到其中残留的一丝狂暴与毁灭的气息,低声道:“公子,这……玉璧是被人生生毁去的。看来当年苦行密宗的分裂,远比外界所知更加惨烈。”

周易沉默地看着这片废墟,当年在此参悟龙象巨力、与巴思蜀论道的情景依稀在目。如今神功绝迹,道场荒芜,物是人非。

“后来巴思蜀大师的弟子巴思巴做了金国国师,跟我说的密宗分裂可能有所保留”周易缓缓开口,声音在空寂的石室中回荡,“这绝非简单的理念分歧所能导致。失败的一方,不仅销声匿迹,连传承根基也被彻底捣毁,这是不死不休的仇恨。”

他环顾四周,神念仔细扫过,试图找到更多线索,但除了破败,只有更深的破败。这寒山寺,已然彻底死去。。”

“我们回去吧,红儿,”他拉起黛绮红的手,“巴思巴说苦行密宗有一部分人往雪山更深处走去了,不知道跟这玄冥教有没有关系,我真是越来越好奇了。”

两人不再停留,身形一动,便如两道水底暗流,悄无声息地向上浮去,很快便重新隐没在寒潭岸边风雪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而玄冥教的队伍,依旧在寒潭边休整,对刚刚发生在潭底的一切,毫无察觉。只有呼啸的风雪,见证着这段百年前的因果,在此地留下的苍凉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