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值北宋靖康年间,北地烽烟骤起,狼嚎遍野。

崛起于苦寒之地的金朝,铁骑如狂潮般南下,其兵锋之盛,远超宋廷想象。尤为可怖者,乃金军麾下一支号称“血浮屠”的重甲步卒。这些军士个个身材魁梧异于常人,身披复合重甲,刀劈难入,枪刺难伤,冲锋之时犹如血色山岳移动,悍不畏死,往往能以摧枯拉朽之势撕裂宋军最坚固的阵线。宋军精锐西军在其面前,亦常常一触即溃。

这“血浮屠”的根基,并非寻常战阵之法,其源流,竟要追溯到百年年前雁门关外。彼时周易因为乔峰跳崖,自己被第六曲第二劫心魔所扰,看到完颜阿骨打对乔峰情深意重,同时也为了报复辽国,随手改编了龙象般若功给了完颜阿骨打。

然而,谁曾想,这套功法落入雄才大略、正欲奋起的阿骨打手中,竟被其视为天赐之宝。他集中部落资源,挑选最强健的勇士,将这套炼体法与女真族固有的悍勇搏杀之术、以及战场上总结出的合击之术相结合,去芜存菁,硬生生练就了这支肉身可怕、意志如铁、专门用于攻坚破城的“血浮屠”。

凭借此无双利器,加之宋廷腐败、军政涣散,金兵势如破竹。

靖康元年末,汴京被围。

靖康二年春,汴梁城陷。

徽宗、钦宗二帝及后宫妃嫔、皇子皇女、宗室贵戚、文武重臣等数千人,并无数金银宝器、典籍图册,被掳北去。北宋一百六十余年繁华,顷刻间灰飞烟灭,中原大地沦丧,亿万黎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史称“靖康之耻”。

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南渡至临安(今杭州),仓促即位,建立南宋王朝,凭借长江天险与南方财赋,勉强与金朝形成对峙之势。天下自此进入南北分裂、战和交织的漫长乱世。

烽火遍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然而,在这片饱经蹂躏的江山版图上,却有一处地方,诡异地保持着近乎绝对的宁静,仿佛被战火遗忘,被灾难豁免。

这便是地处江南一隅的秋浦县,以及县境内秋浦河畔的那片神秘山脉——云雾山庄所在。

无论外界如何兵荒马乱,金兵铁骑如何纵横驰骋,甚至有小股溃兵或乱匪流窜至附近,都仿佛遇到一道无形的壁垒,从未有谁敢踏入秋浦县境一步,更无人敢去惊扰那云雾缭绕的山庄。县内百姓依旧耕织读书,集市依旧热闹,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

这一切,只源于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临终前,于病榻之上,召集所有宗室重臣,以最严厉、最郑重的语气留下的祖训:

“尔等切记!江南秋浦之地,有云雾山庄。其间隐居一位姓周的先知圣人,乃通天彻地、陆地神仙般的人物!于我女真有传道之恩,却非你等所能揣度!凡我完颜子孙,乃至后世执掌权柄者,万世万代,绝不允惊扰秋浦一寸土地,不允靠近云雾山庄半步!违此令者,非我子孙,天地共弃,人神共诛!”

这道开国皇帝的终极禁令,被刻入金朝皇室秘典,成为历代金主必须恪守的铁律。因此,即便金军在南宋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对秋浦县,却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克制与敬畏。

山庄内,时光的流逝似乎更加缓慢。

阿碧一袭绿裙,正在庭院中演练身法,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点尘不惊,宛如碧波仙子谪凡。

阿青则在竹林深处练剑,剑气森然,凌厉无匹,竹叶纷落却被无形气劲绞得粉碎。

药圃之中,紫儿素手轻抚过一株株珍稀药草,指尖流淌着充满生机的真气,草木愈发葱翠。

水榭旁,黛绮红静坐调息,周身散发着淡淡的寒气,连身旁的池水都结起了一层薄冰。

已归山庄的龙云,气质愈发沉静内敛,常于藏书房中默读;而郭岩则担起了守护山庄外围之责,虽已百多岁,但“破坏六字诀”让他精力旺盛,时常在山林间巡视,豪迈的笑声时而惊起一片飞鸟。

周易依旧常坐于“观澜亭”中,石桌上清茶一盏,水汽袅袅。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清晰地“看”到了汴京的陷落,看到了“血浮屠”在战场上碾压般的恐怖,也“听”到了北方大地无尽的悲泣与哀嚎。

他的面容平静如水,深邃的眼眸中无喜无悲。

侍立一旁的郭岩,曾紧握双拳,虎目含煞,望着北方愤然道:“公子!那金兵忒也可恶!还有那‘血浮屠’,竟是……竟是缘于……俺老郭实在憋屈!可否让俺下山,哪怕救得几个百姓回来也好!”

亭边的阿青也按剑而立,剑气激荡,显然亦有出手之意。

周易缓缓收回目光,看向亭外奔流不息的秋浦河,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岩儿,收起你的拳头。青儿,敛起你的剑气。”

他轻轻叹息一声,那叹息中蕴含着超越时代的苍茫:“此非一人一族之兴衰,乃天道循环,气数更迭。赵宋享国日久,积弊已深,重文抑武,君昏臣聩,民心涣散,此其败亡之根由。纵无‘血浮屠’,亦会有其他劫难。此乃华夏文明必经之痛楚涅盘,非人力可强行扭转。”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幽深:“我等若强行介入,或可暂缓一时之痛,然天道冥冥,因果莫测。今日救一城,明日或致十城遭劫;今日杀一将,明日或引来更大灾祸。这世间轨迹,早有其定数,妄加干涉,只会引来更剧烈的反噬,最终结局,或许比今日更为惨烈。”

“我等能护得这秋浦一县安宁,已是逆天而行,窃取了一线生机。不可再贪多了。”

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泉水,浇熄了郭岩和阿青心中的躁动。他们明白,公子看到的,是他们无法理解的层次。

作为来自现代的灵魂,周易对赵宋王朝并无多少归属感,更多的是一种历史观察者的冷静。他同情百姓的苦难,却更深知这是历史进程中沉重而必然的一页。那部炼体功法,或许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但绝非根本原因。

他所追求的,是超越这王朝更替、人间纷争的永恒之道——那《九曲十八弯》所指向的永生之境。守护好身边人,守护好这片小小的净土,便是他在这滚滚历史洪流中,唯一愿意,也是唯一能做的“干预”。

于是,在外界血雨腥风、神州陆沉之际,云雾山庄依旧云雾缭绕,鸟语花香,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成为乱世中一个不可思议的、绝对宁静的避世桃源。

周易深知,南宋的偏安时代已然开启,而与此同时,因《九阴真经》失窃而暗流涌动的江湖,也即将被引爆,一场名为“华山论剑”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