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夕的寿春城,旌旗猎猎,甲胄鲜明。刘禅的銮驾在三重护卫的簇拥下,缓缓驶入城门,街道两侧的蜀军将士们挺直脊梁,甲叶碰撞声与“陛下万岁”的呼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城楼上的旌旗猎猎作响。
夏侯霸与张嶷早已身着朝服,率东线诸将在城门内躬身相迎。刘禅刚一落轿,便快步上前,亲手扶起夏侯霸,朗声道:“车骑将军近日构筑安凤、期思掎角,辛苦了。朕在后方,日日听闻东线捷报,今日一见,果然将士用命,军容鼎盛。”
夏侯霸闻言,眼眶微热,再度躬身:“臣蒙受陛下隆恩,封车骑将军之职,唯有以死报国,方能不负圣恩。此非臣一人之功,乃军师运筹帷幄,张将军与诸将士同心协力之故。”
刘禅笑着点头,又转向一旁的张嶷,指了指他铠甲上尚未磨去的尘泥:“张将军镇守南中多年,如今又远赴东线,奔波劳碌,朕都看在眼里。你与夏侯将军一文一武,把寿春守得如铜墙铁壁,是北伐的大功之臣。”
张嶷刚要谢恩,刘禅却摆了摆手,执意要去营中看看将士们。一行人来到安凤方向的前沿营垒,只见鹿角森然,暗哨潜伏在草木深处,营墙上的弓弩手目不斜视,连皇帝的銮驾经过,都只是眼角余光一扫,依旧保持着戒备姿态。
刘禅走到一处箭塔下,拿起一名士兵手中的长弓,试着拉了拉,却只拉开半满。他笑着将弓还给士兵,从随行太监手中接过早已备好的酒肉,亲手递到那名士兵手中:“中秋佳节,本是阖家团圆之时,却要劳烦你们驻守于此。这杯酒,朕敬你们,蜀汉的安稳,全靠你们撑着。”
那士兵双手接过酒碗,激动得声音发颤,跪地高声道:“愿为陛下死战!”周围的将士们见状,也纷纷单膝跪地,呼声如雷,连营外的草木都似被这股气势惊动,簌簌作响。
夏侯霸与张嶷跟在刘禅身后,见此情景,心中更是振奋。待慰问完前沿,刘禅又召两人入临时行宫,问及布防细节。夏侯霸取出地图,指着安凤、期思的位置,详细说明暗哨布局与水军埋伏;张嶷则补充了对东吴动向的监视情况,言明已在合肥以南的水路设下三道眼线,稍有异动便会即刻传报。
刘禅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末了看向两人,语气郑重:“朕不懂军事,前线诸事,全凭你们与军师决断。只是有一句,朕要叮嘱——将士们离家日久,中秋之夜,若有余暇,便让他们与同乡聊聊天,尝尝朕带来的月饼。军心安稳,比什么都重要。”
夏侯霸与张嶷对视一眼,齐声应道:“臣遵旨!”
夜色渐浓,寿春城中燃起了点点灯火,将士们手中的月饼香气,混着营中的酒气,飘向远方。刘禅站在行宫窗前,望着营中景象,身旁的庞统轻声道:“陛下亲至,将士士气已达顶峰。东线稳固,北线姜维亦有进展,北伐之势,如箭在弦。”
刘禅回过头,脸上带着少见的坚毅:“军师只管放手去做,朕在后方,为你们守住根基,也为前线将士们,守住这中秋的灯火。”
窗外的月光,洒在君臣二人身上,也洒在寿春的每一寸土地上,静谧之下,是即将喷薄的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