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残阳如血,将陈仓城外的营垒染得一片猩红。庞统负手立于中军帐前的土丘上,玄色披风被晚风掀起,露出腰间悬挂的青铜剑——那是当年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亲手相赠的“断水”剑,如今剑鞘上已添了数道北伐时留下的刻痕。

“军师,魏军援兵已至扶风,钟会亲率三万步骑,距此不足百里。”参军杨仪捧着军报快步上前,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焦灼,“而陈仓城内郝昭坚守不出,我军攻城已逾半月,损兵近两千……”

庞统没有回头,目光仍锁在陈仓城墙的垛口上。城墙上隐约可见的魏军旗帜在暮色中摇曳,像极了当年雒城之战时,张任坚守的城楼。他忽然轻笑一声,指尖叩了叩剑柄:“孝直(法正)常说我‘险中求胜,如履薄冰’,今日倒要让钟士季见识见识,冰上如何走马。”

帐内烛火通明时,蜀汉诸将已齐聚中军。魏延按捺不住先开口:“军师!末将愿率五千精兵,连夜绕袭钟会后路,断其粮道!”马谡却摇头:“魏军备粮于陈仓东南的卤城,沿途关卡重重,强攻必损兵折将。不如以‘围点打援’之策,诱钟会来攻,再设伏于峡口。”

众将争论不休时,庞统忽然将手中的竹杖往地上一顿。烛火晃动间,他指着沙盘上的陈仓城:“诸位只盯着援兵,却忘了郝昭的‘七寸’。”他俯身拨开沙盘上的细沙,露出城西北的一处低洼:“此乃陈仓故道的排水口,当年韩信暗度陈仓时,曾在此处埋过栈道木桩。郝昭虽加固了城墙,却未必留意这处废弃的水道——窄虽窄,却容得下三人并行。”

姜维眼中一亮:“军师是想……夜袭?”

“非夜袭,是‘换防’。”庞统取出两支令箭,一支掷给魏延,“你率两千精兵,今夜三更造饭,四更时分佯攻东门,务必让郝昭以为我军要全力破城,将守军尽数调往东门。”另一支令箭递给姜维:“你带三百死士,携带硫磺、火油,从排水口潜入城中,直奔粮仓。记住,只烧粮仓,不杀降兵——郝昭治军严明,粮仓一失,军心必乱。”

马谡忽然蹙眉:“可钟会援兵旦夕即至,若郝昭死守待援,我军仍难破城。”

“钟会?”庞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若不来,我军便取了陈仓;他若来,便让他有来无回。”他转向杨仪:“你速去备五十辆‘木牛流马’,装满稻草,外层裹上甲胄,伪装成运粮车队,置于西门外二里处。再派三百老弱残兵看守,故意泄露‘粮道在此’的消息。”

杨仪恍然大悟:“军师是要引钟会来劫粮?”

“正是。”庞统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峡口两侧山林茂密,可伏兵八千。钟会年少气盛,见我军‘粮道’暴露,必然率军来劫。届时魏延撤去东门攻势,回师夹击;姜维在城内纵火后,打开西门,与伏兵里应外合——此乃‘火焚粮仓乱其心,诱敌劫粮聚而歼’之策。”

夜色渐深,陈仓城外的蜀汉军营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营的士兵脚步声在营中回荡。庞统独自留在中军帐,铺开一张帛书,提笔写下“陈仓战策”四字。烛光照在他鬓角的白发上,那是去年征凉州时,被风沙染白的。他忽然想起建安十九年,自己与刘备在涪城饮酒,刘备曾笑问:“士元若能助我取天下,当封何爵?”

当时他只笑答:“某但求他日北伐成功,能于渭水之畔,饮一杯故乡的酒。”

帐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庞统收起帛书,起身执剑。帐帘被夜风掀起,他望着东方渐亮的启明星,低声自语:“孔明,你在成都总说我太险,可若不险,如何能破这僵局?”

远处,东门方向忽然响起震天的鼓声,魏延的佯攻开始了。而城西北的排水口处,姜维带着三百死士,正借着夜色的掩护,悄然潜入陈仓城——一场改变北伐战局的夜袭,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