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 > 第106章 秭归死战 洛京变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秭归城头的血,已与暮色融成一片。魏延拄着染血的长枪,肩头的箭伤被布条紧紧勒住,血水却仍顺着手臂往下淌,在城砖上积成小小的血洼。城外,陆逊的攻城槌第三次撞在城门上,木屑飞溅中,城门的裂缝又扩大了几分。

“将军,城门快顶不住了!”副将嘶吼着,手里的刀砍翻一名爬上城头的吴兵,自己的后背也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

魏延仰头灌下一口烈酒,酒液混着血水滑过喉咙,他抹了把脸,目光扫过身边寥寥无几的残兵:“撑住!吴班的援军今夜必到!谁要是敢退,我先斩了他!”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魏延瞳孔一缩,不是吴军的重甲骑兵——那马蹄声轻快,是蜀军轻骑的节奏!他猛地站直身体,朝着声音来处大喊:“是援军!兄弟们,援军到了!”

城楼下的陆逊也听到了马蹄声,他脸色一变,猛地挥手:“撤!快撤!”可已经晚了,吴班率领的汉中援军如尖刀般插入吴军阵中,刀光剑影里,吴军的阵型瞬间乱作一团。

魏延抓住机会,亲自率军从城门杀出。腹背受敌的吴军再也支撑不住,纷纷丢盔弃甲,朝着宜都方向逃窜。秭归城外,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护城河的水。

“吴将军!”魏延走到吴班面前,刚要行礼,便眼前一黑,倒了下去。吴班连忙扶住他,探了探他的鼻息,松了口气:“快,把魏将军抬下去疗伤!另外,派人清理战场,加固城防——陆逊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

而此时的洛阳,已被血色笼罩。曹叡驾崩的消息传出后,曹爽立刻以“托孤大臣”的名义,封锁宫门,矫诏削去司马懿的兵权。可他没料到,司马懿早已暗中联络了洛阳城内的旧部,趁着夜色,率领三千死士,从司马懿府邸杀出,直扑皇宫。

“曹爽逆贼,竟敢矫诏乱政!”司马懿手持长剑,白发在火光中飞舞,“今日我便清君侧,还大魏一个清明!”

宫门外,两军展开血战。曹爽的部将虽多,却大多是纨绔子弟,哪里是司马懿那些身经百战的死士的对手。不到一个时辰,宫门便被攻破。曹爽被士兵按在地上,面如死灰地看着司马懿走近。

“太傅……我错了……求您饶我一命……”曹爽苦苦哀求。

司马懿冷笑一声,挥剑斩下:“你扰乱朝纲,害死先帝,今日若饶了你,何以面对天下苍生!”

随着曹爽的人头落地,洛阳城内的叛乱被平定。司马懿拥立曹芳为帝,自己则以“丞相”之职,总揽朝政。消息传到汉中时,庞统正在与诸将商议荆州的战局。

“司马懿果然厉害,短短数日,便平定了洛阳的乱局。”杨仪拿着密信,脸色凝重,“这下曹魏的内乱算是暂时平息了,接下来,他们怕是要把目光投向我们和东吴了。”

庞统点了点头,指尖在舆图上的洛阳和荆州之间划了一圈:“司马懿刚掌权,需要时间稳定内部,暂时不会对我们动手。但东吴那边,孙权见我们守住了秭归,又得知曹魏内乱平息,定会心生忌惮。”

他顿了顿,对身边的参军道:“传信给东吴的使者,就说我们可以暂时搁置荆州的恩怨,若曹魏来犯,我们愿意与东吴联手抗曹。”

“先生,孙权背刺我们,害死了那么多将士,我们为何还要与他联手?”马谡不解地问道。

庞统叹了口气:“眼下蜀汉国力虚弱,若同时与曹魏、东吴为敌,必败无疑。与东吴联手,虽是权宜之计,却也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亲兵走进来,递上一封密信:“先生,成都急报,陛下病重,召您即刻回成都议事。”

庞统心中一紧,连忙接过密信。展开一看,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信上写着,刘备因荆州失陷、北伐受挫,忧思过度,一病不起,如今已到了弥留之际。

“陛下……”庞统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他想起当年在赤壁之战前与刘备的相遇,想起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诚意,想起白帝城托孤时的嘱托,心中百感交集。

“杨仪,”庞统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悲痛,“这里的战事就交给你了。你要记住,守住秭归和永安,与东吴虚与委蛇,等待我的消息。”

“先生放心,末将定不辱命!”杨仪郑重地说道。

庞统点了点头,转身走出议事厅。他望着成都的方向,翻身上马,绝尘而去。他知道,成都的那座皇宫里,正有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大事等着他。而汉中的烽火,荆州的硝烟,洛阳的权斗,都只是这场三国大戏的序幕。

建业的吴宫,孙权也收到了洛阳和秭归的消息。他看着舆图,沉默良久,对诸葛瑾道:“传令陆逊,停止攻打秭归,撤回宜都。另外,回复蜀汉的使者,就说我们同意联手抗曹,但荆州的地盘,我们绝不会退让。”

诸葛瑾点了点头,心中却愈发不安。他知道,孙权的这个决定,不过是暂时的妥协。一旦时机成熟,东吴与蜀汉之间,终究还是会刀兵相见。

而洛阳的丞相府内,司马懿正站在舆图前,望着蜀汉和东吴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对身边的儿子司马昭道:“通知边境的守军,加强戒备。等我们稳定了内部,便先收拾东吴,再灭蜀汉——这天下,终究是我们司马家的。”

司马昭躬身应下,眼中满是敬佩。他知道,父亲的野心,早已不止于“辅佐朝政”。

夜色渐深,三国的土地上,烽火未歇。秭归城头的血迹还未干涸,洛阳宫内的权力交替刚刚结束,成都的皇宫里,刘备的生命正在一点点流逝。庞统快马加鞭,朝着成都的方向奔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刘备打下的江山,守住蜀汉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