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潼关城头的蜀军旗帜升起第三日,庞统便下令打开城门,让滞留在关下的魏地百姓入城。守城士兵起初还有些戒备,却见庞统亲自站在城门处,亲手将粟米分给面黄肌瘦的流民,神色温和如春风——这一幕,让原本惶恐的百姓渐渐放下了戒心。

“军师,您何必亲自做这些琐事?让下属去办便是。”马谡捧着账簿走进临时帅府,见庞统正俯身给一个孩童包扎伤口,忍不住开口劝道。帐外传来士兵清点粮草的声音,桌案上还摊着雍州各郡县的舆图,密密麻麻标注着驻军与粮囤的位置。

庞统将孩童交给侍从,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雍州百姓受战乱之苦久矣,若咱们只知攻城略地,与魏军何异?想要守住这片土地,必先得民心。”他指着舆图上的京兆、冯翊二郡,“这两处是雍州粮仓,司马懿此前为筹军粮,强征了百姓半年收成,咱们得尽快将粮草还回去,再免徭役三年,让百姓能安心耕种。”

正说着,赵云掀帘而入,脸上带着喜色:“军师,好消息!长安守将见潼关已破,司马懿被俘,昨日已开城投降,咱们兵不血刃便收复了长安!”

帐内众将闻言皆喜,魏延当即道:“长安乃雍州重镇,如今既已收复,咱们不如乘胜东进,直取洛阳!”

“不可。”庞统却摇头,手指在舆图上划过雍州西部的陇西地区,“陇西诸郡仍在魏军手中,若咱们贸然东进,陇西魏军从背后袭扰,粮草补给必被截断。况且刚收复的长安、潼关,还需兵力驻守,若分兵东进,兵力分散,恐生变故。”他顿了顿,继续道,“眼下最要紧的是三件事。”

1. 派赵云率军前往陇西,招降诸郡守将,若有抵抗者,再行征讨,务必平定雍州全境;

2. 让魏延驻守长安,修缮城墙,整顿军备,同时安抚城中百姓,恢复市集;

3. 命马谡前往汉中,向诸葛亮禀报雍州战况,请求调派官吏与粮草,协助治理雍州。

众将领命而去,庞统则亲自前往长安。昔日魏军盘踞的将军府,如今已换成蜀汉的旗号,府外张贴着免徭役、还粮草的告示,百姓围在告示前,小声议论着,脸上渐渐有了笑意。一名老妇捧着一碗热汤,走到巡逻的蜀军士兵面前,哽咽道:“多谢蜀军大人,咱们终于能好好过日子了。”

庞统站在街角,望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出征前,诸葛亮曾握着他的手说:“北伐不仅是为兴复汉室,更是为让天下百姓免于战乱。”如今看来,这条路虽难,却已初见曙光。

三日后,马谡从汉中返回,带来了诸葛亮的回信。信中不仅答应调派五百名官吏与二十车粮草,还提及后主刘禅已下旨,封庞统为“雍州牧”,总领雍州军政事务。帐内众将纷纷道贺,庞统却只是将圣旨收好,笑道:“这封赏不是给我的,是给咱们所有蜀军将士,更是给雍州百姓的。”

当晚,长安城中张灯结彩,百姓自发在街头点燃篝火,载歌载舞。蜀军士兵与百姓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干粮与美酒,昔日的敌对与隔阂,在欢声笑语中渐渐消散。庞统登上长安城楼,望着城中的灯火,又望向东方洛阳的方向,眼神坚定。

“军师,您在想什么?”赵云不知何时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

庞统指着东方,声音平缓却有力:“如今雍州已定,咱们有了稳固的根基。待明年春耕过后,粮草充足,便挥师东进,直取洛阳——那时,兴复汉室的大业,便又近了一步。”

夜风吹过城楼,带着百姓的欢笑声,也带着希望的气息。蜀汉的北伐之路,终于在雍州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