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庞大的大汉舰队离开了泉州港的庇护,真正驶入了碧波万顷的东海。海天一色,茫无涯际,唯有日月星辰与指南磁针为伴。初离海岸的兴奋渐渐被漫长航行中的单调与对未知的警惕所取代。水手们时刻关注着风向、水流,测量着航速,谨慎地按照“海事院”提供的海图与星图修正着航向。

主将甘宁坐镇“定远号”,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这第一次远航,意义重大,不容有失。舰队保持着严谨的队形,斥候快船前出侦查,主力舰只则护卫着载有大量补给和陆战队员的运输船。

航行十数日后,前方斥候船发回信号:发现大片陆地轮廓!

舰队立刻进入戒备状态。随着距离拉近,一片苍翠葱郁、山峦起伏的巨大岛屿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所有船员眼前。其地势东高西低,中央山脉连绵,海岸线曲折,与海图上标注的“流求”大略相符。岛上植被茂密,充满了蛮荒而蓬勃的气息。

“传令!各舰保持警惕,沿西海岸缓速航行,寻找合适登陆点及淡水水源!派出舢板,靠近岸边侦查,注意有无土着居民活动迹象!”主将下达了谨慎的指令。

舰队沿着陌生的海岸线航行,引起了岛上居民的注意。一些在沿海捕鱼或活动的土着,远远望见这支规模庞大、帆樯如林的陌生船队,无不惊骇万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船只和严整的队形,有的慌忙躲入林中,有的则迅速跑回部落报信。

几经勘测,舰队选择了一处海湾作为临时锚地。这里水深足够,且附近有溪流汇入,可补充淡水。在确保了周边安全后,主将下令,由一位经验丰富的郎将率领五百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员,乘舢板先行登陆,建立滩头阵地,并尝试与当地土着接触。

陆战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脚下是细腻的沙滩,身后是茂密的热带丛林,空气中弥漫着湿热与草木腐烂的独特气息。他们迅速占据了有利地形,构筑起简单的防御工事。

不久,丛林边缘出现了影影绰绰的人影。一些皮肤黝黑、身形精悍、身着简陋麻布或兽皮的土着,手持竹矛、弓箭,带着警惕和好奇,远远地观察着这些不速之客。他们语言不通,神情紧张。

负责接触的通译(由之前招募的熟悉东南沿海土语的番客担任)尝试着上前,用尽可能友善的语气和手势进行沟通,展示随身携带的丝绸、瓷器等物,表明并无恶意。

起初,土着们不敢靠近。但随着汉军始终保持着克制,没有表现出攻击性,并且展示的物品光彩夺目,终于,一位看似是部落头人模样的中年男子,在几名勇士的护卫下,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

通译费尽周折,连比划带猜测,终于让对方大致明白了他们的来意——来自遥远西方一个名为“大汉”的强大国度,乘巨船而来,意在友好往来,交换物品,并希望能拜见此地的首领。

那头人看着汉军精良的装备、严明的纪律,以及那些从未见过的精美货物,眼中闪过震惊与贪婪,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强大力量的敬畏。他示意汉军在此等候,自己则派人快速返回部落深处报信。

数日后,一支规模更大的土着队伍来到海滩,为首的是一位身披彩色鸟羽、佩戴着贝壳玉石装饰的老者,气度俨然,应是此地更有权势的首领。通过更为复杂的交流,汉军得知,此地是岛上诸多部落之一,他们称自己居住的这座大岛为“琉球”。

主将甘宁在确认安全后,也亲自登陆,与这位琉球部落首领进行了初步的会晤。汉军展示了强大的军容和精美的礼物(丝绸、瓷器、铜镜等),表达了希望建立友好关系、进行贸易的意愿,并隐约透露了唐帝国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和广阔的疆域。

琉球首领被汉军的实力与“慷慨”所震慑,同时也对那些精美的货物充满了渴望。他同意与汉军进行有限的以物易物(用当地的鹿皮、硫磺、甘蔗等换取汉人的货物),并允许汉军在岸边建立一个小型的、临性的营地,用于补给了淡水和新鲜食物,但对其深入内陆的要求则保持了警惕和拒绝。

舰队在此停留了约半个月。期间,水手和随行人员详细记录了此地的水文、地形、物产、以及土着的风俗习惯。“海事院”的官员更是如饥似渴地收集着一切信息,补充着海图的细节。

然而,这片土地的原始与部落林立的局面,也让甘宁意识到,短期内难以在此建立有效的直接统治。在完成了初步探索、建立了初步接触、补充了给养之后,甘宁决定不在此过多停留,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向南,去寻找海图上那些标注着更多财富与文明的岛屿。

临行前,汉军留下了一些礼物和友好的承诺,表示将来会再次造访。

巨大的帆影再次升起,离开了琉球的海岸,继续向南方的未知海域驶去。对于大汉而言,琉球就像海洋征途上的第一块踏脚石,一次成功的预演。他们证明了远航的可行性,验证了新式海船的性能,积累了与海外土着的初步接触经验,也更加坚定了探索更遥远、更富庶世界的决心。

海浪依旧拍打着船舷,但船员们的眼中已少了几分迷茫,多了几分对前方未知旅程的期待。大汉的航迹,越过琉球,坚定地延伸向更深、更远的蔚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