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平六年,董卓乱政,废立皇帝,秽乱宫闱,天下汹汹。刘衍虽据青州,根基渐稳,闻此巨变,岂能坐视?遂尽起精锐,以关羽、张飞为先锋,郭嘉、荀彧为谋主,亲自率领,主动发起讨董檄文,前往酸枣与关东诸侯会盟。

临行前,刘衍紧握夫人苏婉之手,眼中既有对天下的责任,亦有对家邦的牵挂:“婉儿,我此去,快则数月,慢则难料。青州乃我等根基,将士们家小皆在于此,万不能有失。后方一切,便托付于你了。”

苏婉容颜清丽,目光却沉静如水,她反握住丈夫的手,语气温柔而坚定:“夫君放心前去,讨逆安邦乃大义所在。家中一切,自有妾身看顾。必使将士无后顾之忧,使青州稳如磐石,待君凯旋。”

刘衍大军一走,青州并未因主公与精锐的离开而陷入恐慌或混乱。相反,在苏婉的主持下,整个青州展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与秩序。

苏婉安民策:

1. 抚恤军属,安定人心: 苏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以刘衍夫人的名义,亲自走访、或派遣可靠官吏携粮帛慰问出征将士的家眷。她清晰地列出随军将士名单,确保每一户都得到妥善照顾。若有困难,立即解决;若有疾病,延医送药。她常对左右言:“将士在前方浴血,若家小不安,其心何定?” 此举使得前线将士闻之,无不感念,士气大增。

2. 鼓励农桑,保障供给: 她深知战争消耗巨大,青州必须自给自足。下令各级官吏不得因战事扰民,反而要更加勤勉地督导春耕秋收,兴修水利。官府以合理价格收购余粮,既充实了府库,也为可能的长期战争做了储备,同时也保证了民间无饥馑之忧。

3. 维持治安,清除内患: 她与留守的将领(如沉稳的赵云部将或地方郡尉)密切配合,加强城防与巡逻,对境内可能存在的宵小、或是董卓派来的细作,保持高度警惕,露头即打,确保了后方的绝对安全。

4. 宣扬德政,凝聚共识: 苏婉时常出现在公众视野,探望孤寡,视察民情。她言语温和,处事公允,将刘衍“匡扶汉室、安定黎民”的理念潜移默化地传播下去,使得青州军民不仅是为刘衍而战,更是为守护自己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而战,内部空前团结。

在苏婉的悉心治理下,青州境内非但没有丝毫乱象,反而呈现出一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军属备受尊重的和谐景象。甚至因为秩序井然,赋税合理,吸引了不少周边州郡因战乱流离的百姓前来投靠,人口反而有所增加。

刘衍归来,惊见桃源

酸枣会盟,虎头蛇尾。诸侯各怀异心,粮草不继,最终黯然散场。刘衍虽在此过程中展现了军容与气度,收获了名声,但见联盟如此,心中不免郁郁,更对离家数月后的青州状况充满担忧——毕竟他带走了大部分精锐。

然而,当他率领风尘仆仆的军队返回青州地界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

只见边境哨卡井然有序,守军精神饱满;官道之上,商旅往来不绝,面带安详;田野之间,禾苗茁壮,农夫耕作其间,不见丝毫慌乱。越是靠近治所,越是繁华安定,甚至比他离开时,显得更加富有生机!

“这……”刘衍勒住战马,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想象中的萧条、紧张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欣欣向荣。

及至城下,更是见到苏婉率领留守官吏、以及众多自发前来迎接的百姓,早已等候在此。百姓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尤其是那些出征将士的家属,看到军队归来,眼中是期盼与自豪,而非忧虑与恐惧。

“恭迎主公凯旋!”苏婉迎上前,依旧是那般温婉端庄,但眉宇间却多了一份经事后沉淀的从容与力量。

刘衍快步下马,扶住妻子,目光扫过秩序井然的欢迎人群和繁荣的街市,声音带着激动与不可思议:“婉儿……这,这都是你……?”

苏婉微微一笑,柔声道:“非妾身一人之功,乃夫君平日仁政所得民心,妾身不过依循旧制,稍加看顾罢了。将士们为国征战,家小岂能不安?此乃青州上下,同心所致。”

刘衍闻言,心中感慨万千,紧紧握住苏婉的手。他在外见识了诸侯的勾心斗角、联盟的涣散无能,回到自己的领地,却见到如此和谐稳固的后方,这份反差带来的震撼与欣慰,无以言表。他深知,有这样一位贤内助稳定后方,收拢民心,自己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去征战天下。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刘衍长叹一声,对苏婉的敬爱与感激更深。青州的稳定与和谐,不仅是苏婉能力的体现,更是他刘衍集团强大凝聚力与生命力的象征,这为他未来争霸天下,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此番归来,见后方如此,其喜悦与安心,甚至冲淡了会盟无功而返的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