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衍军中大营,中军王帐。

刘衍并未身着戎装,而是一身玄色常服,坐于案后,气度沉凝。帐内,戏志才、田丰、荀彧、贾诩等心腹谋臣,以及关羽、张飞、赵云等核心将领分列两侧,人人面色肃然,却难掩一股胜利在望的昂扬之气。年幼的世子刘晟亦安静地坐在父亲下首,目光清澈地观察着这一切。

成都已被围成铁桶,破城只在旦夕之间。强攻固然可下,但必然伴随着巨大的伤亡和这座千年古城的严重破坏,更重要的是,城内毕竟还有刘备这个汉室宗亲以及诸葛亮这等天下奇才,若能迫其归降,无论在政治影响还是人才吸纳上,对即将一统天下的刘衍而言,利益远胜于一场血腥的屠城。

“成都已成孤城,刘备病重,诸葛亮独木难支,士气崩溃。”刘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此时,当行劝降之事,若能不成而屈人之兵,免去一场兵燹,亦是苍生之幸。”

众臣皆点头称是。郭嘉虽面色仍带病容,眼神却亮得惊人,他轻咳一声道:“大王所言极是。刘备以仁德立身,诸葛亮忠贞不二,强攻之下,彼等或会选择玉石俱焚。然其亦非不识时务之人,尤其诸葛亮,深知民生疾苦。若能陈明利害,许以生路,或有一线可能。”

荀彧补充道:“劝降之文,需刚柔并济。既显天兵雷霆之威,亦露王者宽容之度。需指明其势已尽,抵抗无益,更要给予其体面投降的台阶,尤其……需顾及汉室颜面与刘备身份。”

刘衍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侍立的文书官:“记下。”

文书官立刻铺开绢帛,研墨以待。

刘衍略一沉吟,字句清晰地说道:

“致蜀汉皇帝玄德公、丞相诸葛孔明:”

“我刘衍,受命于天,抚定四方,曹氏篡逆已平,江东烟瘴已清,天下思定,万民望安。今提兵百万,上将千员,会猎于蜀中,非好战也,实为吊民伐罪,终结乱世。”

“成都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犹如累卵,危在旦夕。玄德公乃汉室宗亲,仁义布于四海,孔明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岂不知天命有归,人心所向?徒使巴蜀子弟肝脑涂地,锦绣城池化为焦土,于心何忍?”

“我念及同宗之谊,亦怜先生之才。若肯开城纳降,我必以王侯之位待玄德公,保全宗庙,善待士卒,使百姓安堵如故。孔明先生及麾下文武,凡愿归顺者,皆量才录用,必不负其能。”

“大势如此,抗拒无益。若能审时度势,顺天应人,则功在社稷,泽被苍生。若执迷不悟,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何去何从,望玄德公、孔明先生慎思之,明断之。”

“汉王,刘衍。”

文书官奋笔疾书,将这份措辞严谨、既显威严又留有余地的劝降书誊写完毕。

刘衍看过,加盖随身王印,随即下令:“选一嗓门洪亮、胆识过人之士,将此信射入城中。同时,将此信内容,多抄副本,由归降的蜀军士卒或城中百姓带入,务必要让刘备、诸葛亮,以及城中守军皆知!”

“是!”

片刻之后,一名汉军骑士驰至成都东门箭程之外,张弓搭箭,将一封绑在无簇箭杆上的绢书,嗖地一声射上了城头。

守军士兵惊慌地捡起箭书,不敢怠慢,立刻层层送往皇宫。

几乎是同时,一些抄写着同样内容的绢布、纸张,被用各种方式送入城内,消息像野火一样在惊恐的守军和百姓中蔓延开来——“汉王劝降了!”、“只要投降,就能活命!”、“还能保全陛下和丞相!”

皇宫,偏殿。

诸葛亮手持那封原件劝降信,手指微微颤抖。他本就苍白如纸的脸色,在读到“累卵之危”、“玉石俱焚”等字眼时,更是没有丝毫血色。他靠在榻上,剧烈地咳嗽起来。

简雍在一旁,满面忧色地看着他,又看看龙榻上气息奄奄的刘备,低声道:“丞相,汉王……刘衍的劝降书,城中已传遍了,军心……军心已然涣散……”

诸葛亮艰难地止住咳嗽,将劝降信缓缓放在案上,闭上了眼睛。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刘衍说得没错,大势已去,抵抗只是徒增伤亡。他一生追求兴复汉室,却最终要将先帝的基业,亲手葬送吗?那“王侯之位”、“量才录用”,对他而言,无异于最大的讽刺。

然而,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听着城内隐隐传来的恐慌议论,再想到病榻上生命垂危的刘备,以及那数万跟随他们至此的将士和满城百姓的性命……他那颗充满智慧与忠贞的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煎熬与挣扎。

投降,背负千古骂名,愧对刘备托付。

不降,满城生灵涂炭,主公刘备血脉彻底断绝。

这是一个无比残酷,却又不得不做的抉择。

他睁开眼,目光望向龙榻上那个曾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与他相约共图霸业的君主,两行浑浊的泪水,终于顺着那布满皱纹和白发的脸颊,无声滑落。

“陛下……臣……该如何是好……”他喃喃自语,声音微不可闻。

劝降的书信,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这座孤城的最后时刻,激起了巨大的、决定命运的涟漪。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位白发苍苍的丞相,等待着他的决断。而刘衍,则在城外大营,耐心而自信地,等待着成都的回应。他知道,诸葛亮是聪明人,而聪明人,往往最懂得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