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送走了那批如同烫手山芋、内藏无限杀机的“死士系统”,徐易辰的生活轨迹,表面上似乎重新回到了应对雪片般订单的繁忙节奏中。

然而,只有他自己清楚,某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血魂宗的那场交易,像一场猝不及防的淬火,虽然过程凶险万分,但无形中也锤炼了他和百炼宗的承受能力。

风暴眼过后,之前因标准化改革而略显拥堵的订单流程,反而像是被疏通的河道,运转得更加顺畅,甚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洪峰。

百炼宗的山门之外,每日依旧是人声鼎沸,车马如龙。

但与以往的混乱无序不同,如今在执事弟子们训练有素的引导下,来自天南地北、代表着不同势力的飞舟、灵兽车驾,皆有条不紊地在指定区域停靠、登记、等候接洽。

求见徐易辰的拜帖依旧多如牛毛,但绝大部分都被执事殿依照新规,以“徐长老闭关精研技艺”或“需求不符标准化流程”等理由婉拒。

只有那些经过初步筛选、实力雄厚且需求明确合理的大客户,其精心撰写的方案请求书,才有机会被呈送到徐易辰的案头。

“徐易辰”这三个字,连同他所开创的“系统”概念,已然超越了普通炼器大师的范畴,在玄天界广袤的中下层势力版图中,成为一个象征着“奇迹”与“捷径”的耀眼符号。

他的个人声望与对行业的影响力,如火箭般蹿升,达到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的高度。

财富的积累速度堪称恐怖,专门扩建的库房仿佛永远都处于饱和状态,刚清空一批灵石和材料以支付采购和薪酬,很快又会被新的、更珍贵的资源填满。

他亲手搭建并不断完善的核心团队,规模扩张了近一倍,不仅吸纳了宗内大量优秀弟子,甚至吸引了一些其他炼器宗门不得志的能手慕名而来,经过严格到近乎苛刻的考核后加入,使得百炼宗的整体炼器水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宗门因此获得的实际利益和地位提升是肉眼可见的,宗主玄玑真人近来在其他大宗掌门参与的议事中,话语权明显加重,眉宇间也多了几分从容。

在许多急于改变现状的修士和势力首领眼中,徐易辰几乎被神化了。

他似乎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无论面临怎样棘手的难题,无论是灵植莫名枯萎、矿脉开采效率低下、门下弟子晋升缓慢。

还是家族内部管理混乱、商队屡遭劫掠,仿佛只要能够付出足够的代价,请动这位百炼宗的徐长老量身定制一套神奇的“系统”,所有困局便能迎刃而解。

这种盲目甚至狂热的信任,在某些资源匮乏、急于寻找出路的边缘地域尤其盛行。

一些小家族或小门派的长老,不惜押上全族数百年的积累,变卖祖传的灵地或法宝,倾尽所有,只为了求得一套被他们视为家族命运转折点、崛起唯一希望的“徐氏系统”。

他们将其视作逆天改命的圣物,笃信系统到位之日,便是困龙升天之时。

徐易辰的洞府门前,虽然因严格的规矩而少了络绎不绝的访客,但各方势力为了表达“心意”、以期混个脸熟或留下好印象而送来的礼物,却几乎从未间断。

这些礼物五花八门,从光华璀璨的稀有灵矿、药香扑鼻的千年灵草,到古意盎然的残缺法器、记录着偏门术法的孤本玉简,甚至不乏一些被精心打扮、眼神怯懦却资质不俗的少女被作为侍女进献而来。

对于这些,徐易辰一律下令由执事殿严格登记造册,价值过重的或明显别有用心的一概退回,其余充入公库,个人绝不沾染分毫。

如今,他在宗门内行走,所遇弟子无不恭敬行礼,目光中充满崇拜。

偶尔因公务需要外出参加一些高阶修士的聚会,立刻便会成为全场焦点,迎来无数或敬畏、或羡慕、或带着赤裸裸讨好意味的注视。

无数人想尽办法试图与他攀上关系,哪怕只能得到他一句关于炼器之道的随口点评,也会被奉为圭臬,反复揣摩。

一时间,他在玄天界中下层圈子里的风头之盛,甚至盖过了一些老牌的金丹后期名宿,直逼元婴老祖的声望。

然而,站在这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声望巅峰,徐易辰的内心却如同浸在冰水中一般,非但没有丝毫暖意,反而清晰感受到一丝丝若有若无、却持续渗透的不安与寒意。

这感觉,如同穿着华美锦袍行走,却总能感觉到内里衬着一件粗糙刺人的麻衣,时刻提醒他眼前的辉煌之下所潜藏的深刻危机。

名声是一把双刃剑,当它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本身便成了最沉重的负担。

如今外界将他捧上神坛,赋予他近乎“万能”的光环,这同时也意味着,市场和舆论对他的容错率降到了极低点。

一旦未来某个环节出现纰漏,无论是某套定制系统因环境突变或使用不当而出现未曾预料的故障,造成客户损失。

还是某个野心家利用系统行不义之事,最终牵连到他这个制造者。

亦或是他因精力有限、技术瓶颈或原则问题,无法满足某个重要客户提出的超越底线或能力的要求,之前那些将他捧上天的赞美和期望,极有可能在瞬间转化为同样猛烈的质疑、指责甚至仇恨。

捧得越高,摔下来时便越惨重,这个朴素的道理,他前世在波谲云诡的商海中早已目睹过太多案例。

更让他忧虑的是,这种普遍存在的、将解决一切问题的希望过度寄托于外物的社会心态。

系统本质上是工具,是辅助,旨在提升效率、优化流程,但真正的根基,永远在于使用者自身的努力、智慧和心性修养。

然而眼下,这种“系统万能论”的风气正在某些区域蔓延,人们热衷于讨论比较不同系统的优劣,幻想依靠一套系统便能轻松超越他人,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修行与积累。

这种浮躁和依赖性的增长,长远来看,无论是对整个修真文明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他个人以及百炼宗的长久声誉,都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一旦“神话”破灭,反噬的力量将是毁灭性的。

而最让徐易辰心神不宁的,是始终笼罩在头顶、未曾片刻消散的两片巨大阴影。

血魂宗那边,自那日强行屏蔽了系统连接后,便如同石沉大海,再无声息。

但这种死寂般的沉默,往往比持续的威胁更让人心悸。

他们就像潜伏在幽暗深潭下的史前巨鳄,耐心极佳,谁也无法预料它们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发动雷霆一击。

另一面,幽冥谷的威胁也并未远离。

虽然自九国盟那次惊心动魄的会面后,少主幽绝再未直接现身,但徐易辰绝不会天真地认为对方已经放弃。

那种级别的魔道天骄,其野心和耐心都非同小可,暂时的安静,可能只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或者酝酿更周密的计划。

眼前的繁华盛景,在徐易辰看来,更像是一场建筑在即将融化的薄冰之上的盛大宴会。

宾客们沉醉于美酒佳肴,赞美着冰面的晶莹剔透与承载之力,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冰层之下那暗流的湍急与冰冷,以及冰层本身那日渐脆弱的本质。

是夜,徐易辰独自站在洞府外宽阔的露台上,凭栏远眺。山下,百炼宗附属的坊市灯火通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繁华热闹,人流如织,灵光闪烁,一派欣欣向荣。

夜风带着山间的微凉吹拂着他的发丝和衣袍,却吹不散他眉宇间那抹凝重的思索。

他下意识地摩挲着指尖那枚温养已久、与所有系统核心有着微妙联系的玉牌,眼神中没有任何陶醉于权势名利的光芒,只有深潭般的沉静、猎鹰般的警惕,以及一种源于责任感的、未雨绸缪的冷静。

他深知,必须充分利用眼下这难得的、由巨大声望和财富换来的缓冲期。

要更快地提升自身修为,争取早日突破至金丹后期,甚至触摸元婴门槛。

要更深入地解析舍利子中蕴藏的佛门奥秘,探究系统网络产生集体意识的根源与可控性。

要更隐秘地布局,在宗门内外设下更多应对危机的后手。

唯有自身的实力足够强悍,掌握的底牌足够深厚,对大局的洞察足够清晰,才能在这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流汹涌的巅峰之上,稳稳立足,并在那未知的惊涛骇浪真正袭来之时,拥有劈波斩浪、甚至扭转乾坤的力量。

这极致的荣耀与风光,固然令人目眩神迷,但若心生懈怠、沉醉其中,那便是滑向万丈深渊的开始。

脚下的路,依然漫长且布满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