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 > 第154章 “林记”的招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工程师牵线搭桥,晓燕的点心果然获得了食品厂真空包装试产的机会。这对于“林记”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晓燕拿出了十二分的认真,严格按照厂方要求,调整配方,精确称量,确保每一批送去的小样都品质稳定。她甚至根据张工程师的建议,尝试性地在个别品种中,极微量地添加了国家允许的山梨酸钾用于防腐,并做了详细的记录。

测试结果令人振奋!经过真空包装的蜂蜜糕和芝麻酥,保质期大大延长,而且很好地保留了原有的风味和口感。食品厂的负责人很满意,当场表示可以签订一个小批量的代加工合同,将“林记”点心纳入他们“南国风味”系列礼品盒中,尝试推向涉外宾馆和友谊商店。

消息传回招待所,晓燕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这不仅意味着一条稳定的销路和更高的利润,更意味着她的“林记”招牌,第一次以正规军的身份,进入了更广阔的市场。她用第一笔代加工预付金,做了一件她想了很久的事——定制了一块像样的招牌。

招牌不大,白底红字,用标准的楷书写着“林记传统点心”,下面还有一行小字“纯手工·蜂蜜制作”。当她小心翼翼地把这块招牌挂在招待所301房门外的墙上时,眼圈不由得红了。从红星机械厂家属院那个风雨飘摇的小摊,到广州这间简陋客房外的一方小招牌,这条路,她走得无比艰辛,却也无比踏实。

陈默的康复进展更是喜人。他已经能甩开助行器,拄着一根手杖,慢慢地独立行走了。虽然姿势还有些僵硬,走久了会累,但比起之前卧床不起的状态,已是天壤之别。梁教授复查后,欣慰地说:“恢复得比预期好!继续保持康复训练,完全恢复正常行走大有希望!”

身体的康复,也带来了心态的转变。陈默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和自责,他开始主动关心点心生意,帮晓燕核算成本,甚至提出想学着做点心,帮她分担。当他第一次用还有些笨拙的手,勉强包出一个歪歪扭扭的豆沙包时,晓燕笑着笑着就哭了,那是喜悦的泪水。他们的生活,仿佛终于拨云见日。

然而,就在一切向好之时,新的挑战也不期而至。

一天,王大姐神神秘秘地告诉晓燕,附近巷子口新开了一家“港式饼屋”,装修得挺时髦,卖的点心花样也多,什么“菠萝包”、“蛋挞”,抢走了不少生意。晓燕好奇地去看了看,那家饼屋果然窗明几净,玻璃柜台里摆着各式各样她没见过的西点,香气诱人,穿着统一围裙的服务员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招揽顾客,确实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相比之下,她的“林记”靠着口碑和传统风味,虽然有一些固定客源,但在新潮和花样上,确实落了下风。晓燕感到了压力,但她没有慌乱。她仔细研究了“港式饼屋”的点心,发现大多偏油偏甜,用的是奶油、黄油,和自己的蜂蜜点心是不同路数。她意识到,盲目跟风不是办法,必须发挥自己的长处。

她开始在产品细分上下功夫:给老年人做的,糖度降低,更注重软糯和养生;给茶楼供货的,个头做得更精致,适合搭配茶水;她还根据广州天气湿热的特点,尝试开发了一种带有淡淡陈皮味的蜂蜜凉糕,清热解暑,没想到大受欢迎。

更大的机遇来自轻工局。张工程师通知晓燕,市里要举办“改革开放成果展销会”,鼓励个体经济和新技术新产品参展。轻工局推荐了“林记”真空包装点心作为传统食品创新转化的例子参展!

这可是个面向全市、甚至可能引来外地客商的大平台!晓燕兴奋不已,全力投入准备。她精心设计了展位,不仅摆放点心,还展示了部分原料(如蜂巢蜜)和传统制作工具,突出“手工”和“天然”的特色。她还请王大姐帮忙,用她那极具感染力的东北口音帮忙介绍,成了展位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展销会第一天,“林记”的摊位就吸引了不少目光。真空包装的点心干净卫生,传统风味又勾起很多老广州的回忆。更让晓燕惊喜的是,一位来自深圳特区贸易公司的采购员,对她的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当场下了试订单,并透露深圳那边对外贸食品需求很大,建议她可以去看看。

“深圳特区?”晓燕对这个名字既陌生又向往,那是传说中发展更快、机会更多的地方。

展销会间隙,晓燕推着陈默在会场里参观。他们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自动喷香的电风扇、双缸洗衣机、甚至还有一台庞大的、播放着迈克尔·杰克逊舞蹈的录像机!周围的人们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卡”喇叭裤,戴着茶色太阳镜,谈论着“万元户”、“下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晓燕紧紧握着陈默的手,心潮澎湃。她感觉自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被抛进了改革开放的汹涌大潮中,拼命地吸收着一切新信息、新观念。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机会也太多,她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脚步。

晚上回到招待所,晓燕在昏黄的灯光下,翻看着展销会上收集来的各种产品说明书和名片,又摸了摸那块崭新的“林记”招牌。陈默坐在床边,用新买的那把“王麻子”剪刀,仔细地帮她修剪着因为忙碌而分叉的发梢。

“默哥,”晓燕忽然开口,眼神亮晶晶的,“等你的腿再好一点,我们能去深圳看看吗?”

陈默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她眼中熟悉的光芒——那是渴望探索、渴望改变的光芒。他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好。你想去哪,我都陪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