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 第125章 日记里的隐喻,代号“黑水”的秘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日记里的隐喻,代号“黑水”的秘密!

###

日记本的封皮是深蓝色的硬壳,像是八九十年代最常见的那种工作手册。苏晨翻开第一页,一股陈旧纸张特有的、混合着墨水与时光的干燥气息扑面而来。

扉页上,是一行用钢笔写下的、隽秀而有力的字迹: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字如其人。仅从这一行字,苏晨就能勾勒出一个严谨、自律、甚至有些刻板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与林晓君口中那个“无趣的父亲”完美契合。

客厅里安静得只剩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以及母女二人几乎凝滞的呼吸声。她们的目光,像两盏探照灯,一瞬不瞬地聚焦在苏晨的手指和那本泛黄的日记上。三十年的等待,此刻都浓缩在了这薄薄的百十页纸里。

苏晨没有急于寻找所谓的“线索”,他只是从第一篇日记开始,一页一页,缓慢而仔细地阅读。

“一九八九年,三月五日,晴。今日带晓君去新华书店,她看中一套《我们爱科学》,不肯走。小丫头,志向不小。”

“三月十二日,阴。单位组织学习,枯坐半日,所得甚少。理论脱离实践,犹如空中楼阁。”

“三月二十九日,晴。妻今日炖汤,言邻家分得福利房,颇有艳羡之意。吾劝之,非分之福,勿图一晌之安。”

……

日记的内容琐碎而平淡,充满了那个年代特有的质朴与严谨。字里行间,是一个不善言辞却内心温柔的丈夫,一个不苟言笑却寄予厚望的父亲,一个对技术痴迷、对人情世故略显迟钝的工程师。

林晓君和王秀兰的神情,随着苏晨翻动的书页,从最初的紧张期盼,渐渐变得有些黯然。这些内容,她们早已翻看过无数遍,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除了勾起一些温暖又酸涩的回忆,再无他用。这个年轻人,似乎也和她们一样,陷入了这片由日常琐事构成的迷雾。

苏晨的表情始终平静,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系统视野里,日记本上空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灰色气运,这是属于“记录”与“日常”的平稳气场。然而,在那片灰色之中,却有几处地方,像是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漩涡,萦绕着一丝丝极不协调的、黑色的“不安”与“恐惧”的气息。

这些“漩涡”出现得毫无规律,往往夹杂在最不起眼的段落里。

他继续往后翻,时间来到了七月份。

“七月八日,雷阵雨。项目组开会,议定初步方案。有不同意见,然人微言轻,姑且记之。”

这一段看起来很正常,是工作中常见的牢骚。但苏晨的系统视野里,这段文字上空,那股黑色的“不安”气运,明显浓了一分。

“七月十五日,晴。晚饭后散步,路遇一洼积水,黑不见底,腥臭难闻。不知何处所来,竟无人清理。绕行避之。”

林晓君看到这里,忍不住低声说:“这一段我记得。当时我还问过我爸,他说就是路边一个臭水坑。”

一个普通的臭水坑,值得一个总工程师在日记里特意记上一笔吗?苏晨不动声色,手指轻轻拂过那行字。

【叮!检测到微弱的“恐惧”气运附着……】

系统提示一闪而过。苏晨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抬起头,目光在林晓君和王秀兰脸上扫过,看到的是与她们记忆相符的、理所当然的表情。她们显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

加密,就是将秘密隐藏在最合乎情理的日常之中。

苏晨继续翻页,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几乎是逐字逐句地审视。很快,他又找到了一个“漩涡”。

“八月三日,多云。夜不能寐,读《聊斋》,见罗刹海市一篇,光怪陆离,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不胜唏嘘。合卷长叹,方知古今一理。”

“八月二十日,晴。与妻争吵,非我所愿。心中烦闷,如坠深潭。今日黑水又涨,恐将没顶。”

“黑水?”苏晨下意识地轻声念了出来。

“什么?”林晓君立刻追问,身体微微前倾。

“没什么。”苏晨摇了摇头,目光却没有离开日记,“晓君姐,你父亲喜欢看神话故事吗?”

林晓君愣了一下,回忆道:“不喜欢。他总说那些是封建迷信,他只看技术类的书和一些历史传记。”

一个只看技术和历史的人,却突然开始读《聊斋》,还发出“古今一理”的感叹。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却写下“黑水又涨,恐将没顶”这样充满末日感的句子。

这太不正常了。

苏晨的指尖,点在了“黑水”两个字上。这一次,系统视野里的反应,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一股浓重的、混杂着“恐惧”、“厌恶”与“绝望”的黑色气运,如同墨汁滴入清水,瞬间从那两个字上晕染开来!

【叮!检测到高浓度复合型负面气运!】

【核心关键词锁定:黑水。】

【警告:该关键词为强烈精神刺激源,与作者失踪有直接关联!】

找到了!

苏晨强压住内心的激动,他几乎可以确定,“黑水”绝不是指什么真正的水,而是一个代号!一个让他父亲感到极度恐惧与不安的秘密代号!

他迅速往后翻,专门寻找与“黑水”相关的记录。

“九月一日,阴。今日又见黑水来客,言语间如沐春风,然其身后阴影,挥之不去。赠礼,未敢受。”

“九月十八日,晴。晓君成绩优异,心中甚慰。若能远离黑水,一生平安顺遂,足矣。”

“十月三日,小雨。终究无法逃避。他们说,黑水之下,才是真正的根基。我只看到腐烂与腥臭。吾道穷矣。”

……

日记的记录到这里,戛然而止。最后一篇的日期,距离林永年失踪,只剩下不到一周。

每一条提到“黑水”的记录,都像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充满了无力与挣扎。从最初的“绕行避之”,到“如坠深潭”,再到最后的“吾道穷矣”,苏晨能清晰地感受到,林永年的精神是如何被这个名为“黑水”的怪物,一步步拖入深渊的。

客厅里死一般的寂静。

林晓君和王秀兰看着苏晨越来越凝重的脸色,她们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她们虽然不知道苏晨发现了什么,但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却让她们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苏晨同志……”林晓君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你是不是……看出了什么?”

苏晨合上日记本,抬起头。他的目光扫过这对被折磨了三十年的母女,她们的脸上写满了忐忑与渴望。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晓君姐,阿姨,在林工失踪前那段时间,你们家附近,或者他工作的地方,有没有出现过什么和‘黑水’有关的怪事?比如,黑色的河水,黑色的污水排放?”

林晓君和王秀兰对视一眼,都用力地摇了摇头。

“没有。”林晓君肯定地说道,“我们家住的这片,一直都是这样。他单位在市中心,更不可能有这种事。我爸日记里写的那个臭水坑,后来很快就被填上了。”

这就对了。

如果“黑水”是现实中能看到的东西,林永年根本不需要用这种隐晦的方式记录。正因为它是一个看不见的、秘密的存在,他才只能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留下一丝挣扎过的痕迹。

苏晨看着母女俩,沉声说道:“‘黑水’,不是水。”

“不是水?”林晓君一脸困惑。

“它是一个代号。”苏晨一字一顿,声音清晰而有力,“一个工程项目,或者一个秘密组织的代号。林工的失踪,和他最后在日记里写下的‘吾道穷矣’,都和这个‘黑水’有直接关系。”

“轰!”

这个结论,像一颗炸弹,在母女俩的脑海里轰然引爆。

代号!

这个只在电影和小说里听过的词,竟然与她们的家庭发生了如此残酷的联系。三十年来所有的困惑、不解、自我怀疑,在这一刻,似乎都有了一个突破口。

“代号……”王秀兰喃喃自语,她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迸发出一丝骇人的亮光,“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永年不是那种人!他是被人害了!是被那个……那个叫‘黑水’的东西害了!”

老人的情绪瞬间激动起来,她挣扎着想站起来,被林晓君死死按住。

“妈!您别激动!”林晓君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但这一次,泪水里却夹杂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快意。她扭过头,用一种近乎祈求的目光看着苏晨,“那……那这个‘黑水’,到底是什么?是一个什么工程?”

苏晨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他坦诚地说道,“日记里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林工的加密方式非常巧妙,他只留下了这个代号,却没有留下任何指向性的线索。”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似乎又被浇了一盆冷水。林晓君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去。

“不过……”苏晨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然不知道它具体是什么,但从林工的记录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几个特性。”

他伸出一根手指:“第一,它具有高度的机密性。知情者范围很小,而且有强大的力量在掩盖它的存在。”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林工用‘腐烂’和‘腥臭’来形容它,说明这个项目可能存在严重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或者工程质量上的致命缺陷。”

最后,他伸出第三根手指,语气变得格外凝重:“第三,它背后有一个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能让一个总工程师人间蒸发,能让相关的档案资料被全部收走,还能让这件事在三十年里,无人敢再提起。日记里提到的‘黑水来客’,很可能就是这个集团的代言人。”

苏晨的分析,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将包裹在真相之外的层层迷雾,精准地剖开。每一个推论,都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林晓君听得目瞪口呆,她第一次感觉到,那个被掩埋了三十年的真相,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影,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被分析、被追溯的实体目标。

她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了近十岁的年轻人,他沉稳、冷静,身上有一种让人不由自主信服的力量。

“那……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林晓君下意识地将苏晨当成了主心骨,“我们只有这一个代号,要去哪里查?”

苏晨的目光,落在了窗户的方向。厚重的窗帘,挡住了外面的世界。

“林工是工程师,他参与的项目,离不开图纸。”苏晨缓缓说道,“三十年前的批文还在,三十年前的图纸,也一定有存档。我要去查一查,一九八九年,江州市所有上马的、尤其是与‘防汛-07’项目在地理位置上有关联的地下工程,看看有没有哪个项目,符合‘黑水’的这些特征。”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虽然幕后黑手抹去了一切,但只要做过,就一定会留下痕迹。而他,就要做那个把痕迹从尘封的档案里,重新翻出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