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 第62章 市府办的新同事,笑里藏刀的“精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章 市府办的新同事,笑里藏刀的“精英”!

###

清晨的阳光,穿过廉价的出租屋窗帘缝隙,在书桌上投下一道狭长而明亮的光斑。

苏晨一夜未眠。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张父亲的旧照片,连同那份写满了“阳光政务”构想的草案,一起收进了抽屉的最深处,用一本厚厚的《政策法规汇编》压住。仿佛这样,就能将那份足以掀翻江城的仇恨与野心,暂时封存起来。

“蓝河档案室”。

这五个字,像一枚深埋在脑海里的定时炸弹,他知道,在没有足够的力量之前,绝不能轻易触碰。

昨夜的惊涛骇浪,并未让他迷失。恰恰相反,当滔天的情绪退潮后,留下的,是前所未有的冷静与清晰。复仇的道路,不再是黑暗中模糊的摸索,而是一条需要精心铺设、步步为营的漫长轨道。

而那份“阳光政务”计划,就是他摆上轨道的第一颗,也是最重要的一颗道钉。

洗漱,换上干净的白衬衫,镜中的年轻人眼神平静,与每一个奔赴工作岗位的普通公务员,并无二致。只是那平静的眼底深处,藏着一座正在苏醒的火山。

……

市政府办公厅,秘书一科。

早晨的办公室,总有一种独特的、属于体制内的味道。是打印机预热的墨粉味,是保温杯里泡开的茶叶味,也是人与人之间,那份心照不宣的、微妙的气场混合。

“小苏,早啊。”

“早,刘姐。”

苏晨微笑着和几位同事打过招呼,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切如常。之前那份关于违建项目的调研报告,为他赢得了科长赵林的赏识,也让他在科室里彻底站稳了脚跟。那些若有若无的排挤和轻视,早已烟消云散。

他刚坐下,就注意到办公室里多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氛。几个女同事的目光,总是不经意地飘向角落里的一个位置。

苏晨顺着她们的视线看过去。

那是一个他之前没怎么留意的年轻人,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手腕上露出一截银色的名表。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忙着打水、擦桌子,而是坐姿笔挺,手里捧着一本封面是外文的精装书,看得十分专注。

那个人,似乎察觉到了苏晨的目光,抬起头,隔着几张办公桌,对他礼貌性地点了点头。他的笑容很标准,像是用尺子量过,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审视,仿佛在打量一件物品,而不是一个同事。

【目标:吴宇。】

【气运状态:青中带金(官运顺遂,得贵人扶持)。】

【关联言灵:优越感光环(被动)。】

系统面板在苏晨眼前一闪而过。

吴宇。苏晨想起来了,是前两周刚从下面区县的招商局调上来的,据说笔杆子很硬,是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的秘书一科。

正想着,科里的老大哥张远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说:“小苏,看见没,吴宇。咱们科室新来的‘状元郎’。”

“状元郎?”

“可不是嘛。”张远撇撇嘴,语气里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人家可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回来就进了区里,他舅舅,是王振华副市长。”

王振华。

这三个字像一根针,轻轻刺了苏晨一下。他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掩饰住眼神里一闪而过的寒意。

“听说他在区招商局的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好几个大项目,报告写得连市长都夸过。”张远继续“科普”道,“来咱们这儿,估计就是镀个金,下一步不是副科就是外放当个实权部门的副职了。跟咱们不是一个赛道的。”

苏晨点点头,表示了解。他能听出张远话里的意思,这是在提醒他,吴宇背景深厚,能力出众,是科室里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让他心里有个数。

苏晨的目光再次投向吴宇。对方已经放下了书,正跟旁边一位同事说话。他语速不快,但字里行间总会夹杂一两个英文单词,比如“这个case的top-level design”或者“我们要考虑它的synergy effect”,显得既专业,又……刻意。

这就是“优越感光环”吗?苏晨觉得有些好笑。这是一种被动的言灵,不断向周围散发着“我很牛,你们不行”的信号,试图在无形中确立自己的领袖地位。

可惜,这种东西对苏晨无效。他现在的心思,全在那份即将呈给赵林的计划书上。

上午九点半,苏晨看准时机,拿着自己通宵完善好的方案,敲开了科长赵林的办公室门。

“科长,关于那个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方案,我有点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汇报一下。”

赵林正在批阅文件,闻言抬起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下说。你那个违建报告搞得不错,思路很活,我正想听听你对这个‘一号工程’有什么新点子。”

苏晨将那份薄薄的、却字字千钧的方案递了过去。

“我给它取名叫‘阳光政务’全媒体监督平台……”

赵林一开始还带着些随意的神情,可当他的目光扫过“全媒体监督”、“在线投诉”、“红黑榜公示”、“领导信箱直播”这些字眼时,他的腰背,不自觉地挺直了。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苏晨平稳的、不疾不徐的讲解声,和赵林越来越重的呼吸声。

当苏晨讲到,建议平台每周评选“十大群众最不满意问题”,并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走进电视台直播间,接受市民代表当面问政时,赵林手里的那支笔,“啪”的一声,掉在了桌上。

他没有去捡,而是死死地盯着那份方案,眼神里是难以置信的震惊,随即,那震惊化为了浓烈的、几乎要溢出来的兴奋与赞赏。

“好……好一个‘阳光政务’!好一个‘当面问政’!”赵林一拍大腿,脸上的肌肉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这已经不是什么宣传方案了,这是一把刀!一把逼着所有部门转变作风、提升效率的利刃!”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平静得有些过分的年轻人,目光灼灼:“小苏,你知不知道,你这个方案要是能落地,会捅多大的马蜂窝?又会立下多大的功劳?”

“我只知道,这是真正能为老百姓和企业解决问题的方法。”苏晨回答得滴水不漏。

赵林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神里的欣赏几乎不加掩饰。他拿起方案,像是在看一件稀世珍宝,来回踱步。

“不行,这个方案太重要了,不能只在咱们科室里打转。我要立刻向办公厅主任汇报!不,我要建议主任,直接在市长办公会上提出来!”赵林显得有些亢奋,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政绩,一个能让整个市政府办公厅都在市委面前挣足脸面的机会。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对苏晨说:“你把方案再细化一下,特别是那个‘特邀监督员’的聘请标准和权责范围,写得更具体些。这几天你就专心弄这个,其他事都先放一放。”

“好的,科长。”

从赵林办公室出来,苏晨的心情却不像表面那么平静。他知道,鱼饵已经抛下,就看鱼什么时候上钩了。

他刚回到座位,就感觉一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是吴宇。

他不知何时站到了饮水机旁,手里端着一个印着哈佛校徽的马克杯,正微笑着看着他。

“苏晨,刚才听赵科长在里面发那么大火,你又提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建议?”吴宇走过来,很自然地靠在了苏晨的办公桌旁,姿态显得亲近,但语气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没什么,就是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被科长批评了。”苏晨谦虚地笑了笑。

“是吗?”吴宇的目光扫过苏晨桌面上还没来得及收起来的草稿纸,上面“直播”、“问政”几个字眼依稀可见。他眼底闪过一丝异色,随即笑道:“我倒觉得,你的思路有时候很……interesting。上次那个违建报告,虽然在理论框架上有些单薄,但切入点很刁钻,有种……怎么说呢,有种草根的智慧。”

他嘴上说着夸奖的话,但“理论框架单薄”、“草根的智慧”这些词,却像软刀子一样,在不动声色地贬低着苏晨。

苏晨心中了然,这就是“优越感诅咒”的主动攻击形态了。通过看似专业的点评,来瓦解对方的自信心。

“吴哥你过奖了,我就是瞎琢磨。”苏晨露出一副憨厚的表情,“不像吴哥你,哈佛回来的高材生,站位高,看问题都是从宏观战略层面出发。以后还得请你多指点。”

吴宇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更盛,眼中的那份优越感也愈发浓厚。他拍了拍苏晨的肩膀:“好说,大家都是同事,互相学习。对了,晚上有没有空?我约了几个发改委和财政局的朋友吃饭,都是些海归,大家一起聊聊,可以做一些information exchange。”

这是一种邀请,也是一种炫耀和施压。他在告诉苏晨,我的人脉圈子,是你接触不到的层级。

苏晨还没来得及回答,赵林就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苏晨那份方案的初稿,对科室里的几个人说:“大家手头工作停一下,我说个事。”

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

赵林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苏晨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刚才,苏晨同志提出了一个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的创新性构想,我认为价值非常高,准备作为我们秘书一科的重点提案,正式上报办公厅。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超前,后续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来完善。”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苏晨身上,惊讶、羡慕、嫉妒,不一而足。

苏晨低着头,像个不好意思的学生。

就在这时,吴宇往前站了一步,脸上带着热情洋溢、恰到好处的笑容,对赵林说:“科长,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苏晨这个idea确实非常brilliant!不过,这么宏大的一个系统工程,光有创意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大的政策理论支撑和跨部门的资源整合能力。”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苏晨,显得诚恳无比:“苏晨,我不是怀疑你的能力。只是我觉得,或许我可以帮你分担一点。我舅舅……呃,王副市长他正好分管城建和招商这一块,对于营商环境的堵点和痛点,我可能比别人多一些理解。我愿意全力协助你,我们一起,把这个方案打磨成一份完美的、无可挑剔的艺术品,您看怎么样,科长?”

整个办公室,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听出了吴宇话里的意思。他这是要……抢功劳了。而且是用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冠冕堂皇的方式。

赵林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苏晨抬起头,迎上吴宇那“真诚”的目光,心中一片雪亮。

鱼,上钩了。而且是一条自作聪明、迫不及待的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