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于晨曦星辉处等你 > 第91章 来自巴黎的邀请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城的盛夏,在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中愈发燥热。范俊武的生活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尽的循环:训练、吃饭、睡觉,偶尔在邵峰的半强迫下参加一些无法推脱的集体活动,灵魂却像缺了一角,对周遭的一切都隔着一层模糊的玻璃。

这天,他训练完,正拧开水瓶大口灌水,邵峰拿着手机咋咋呼呼地跑过来,脸上是罕见的严肃而非戏谑。

“武哥!武哥!重大发现!”邵峰把手机屏幕几乎要怼到范俊武脸上。

范俊武不耐地皱眉,推开他的手:“又怎么了?”

“是江诗韵!我知道她去哪了!”邵峰压低了声音,却难掩激动。

范俊武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要跳出胸腔。他一把夺过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南城大学艺术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不久前发布的一则消息——

【喜报】我院江诗韵同学入选巴黎国际青年舞蹈家工作坊,赴法进行为期三个月交流学习!】

标题下方是详细的报道:为促进国际艺术交流,培养顶尖舞蹈人才,由法国着名舞蹈中心主办的本次工作坊面向全球选拔优秀青年舞者。我校江诗韵同学以其出色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艺术感悟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经林岚教授极力推荐,成功获得此次珍贵的学习机会。报道中还附带了江诗韵的舞蹈剧照和一段简短的、关于期待接触不同舞蹈文化的官方感言,发表时间正好是她“消失”后不久。

范俊武死死地盯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字,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巴黎……工作坊……三个月……林岚教授推荐……

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合理的解释。她不是负气出走,不是躲着他,而是去追求一个无数舞者梦寐以求的、光明的、正当的职业发展机会!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释然、羞愧和更深刻痛楚的情绪席卷了他。释然是因为她安然无恙,并且在更好的地方深造;羞愧是因为自己曾用最龌龊的心思揣测她的“消失”;痛楚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从一座中国城市,变成了整个欧亚大陆。她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而他却还困在原地,困在自怨自艾的泥沼里。

“原来……是这样……”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他一直以为自己是那个被抛弃、被背叛的受害者,却没想到,她是在走向一条更高更远的道路,而自己差一点就成了那块绊脚石。

邵峰观察着他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武哥,这是好事啊!说明江同学厉害着呢!而且……这说明她之前跟你……那啥,可能真的不是因为你想象的那些原因。”

范俊武没有说话,只是把手机还给邵峰,转身走向淋浴间。冰冷的水柱冲刷着他的身体,却无法浇灭内心翻腾的火焰。他想起庆功宴上自己的混账行为,想起那个粗暴的吻,想起她当时绝望而厌恶的眼神……在她人生即将开启新篇章的重要时刻,他给予她的,却是最不堪的羞辱。

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击中了他:他配不上她。至少,现在的他,这个被愤怒、悔恨和幼稚充斥着的他,远远配不上那个在国际舞台上闪耀的她。

与此同时,在巴黎(闪回\/穿插叙述):

江诗韵的确在巴黎。她住在塞纳河左岸一间小小的公寓里,窗外能看到古老的教堂尖顶。工作坊的强度极大,每天都要接受不同风格大师的指导,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舞者交流、碰撞。她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养分,语言不通就用肢体交流,汗水常常浸透练功服。

这里的氛围纯粹而激烈,每个人都为舞蹈痴狂。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她渐渐从南城的阴影中挣脱出来。那些情爱纠葛、家族恩怨,在更宏大的艺术追求面前,似乎变得渺小了。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舞蹈对自己的意义。

夜晚,她独自走在巴黎的街头,看着异国他乡的灯火,也会想起南城,想起那个人。但不再是撕心裂肺的痛,而是一种淡淡的、复杂的惆怅。她偶尔会登录很久不用的国内社交软件小号,看看学校的新闻,也看到了那篇关于自己的报道。她不知道范俊武是否看到了,看到了又会怎么想。但这些,似乎都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事了。她的人生,有了新的重心。

回到南城:

知道了真相的范俊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封闭自己,训练依旧刻苦,但眼神里多了一丝沉静,少了一些暴戾。他不再去打听任何关于江诗韵的消息,仿佛接受了这个事实。但他开始默默地做一些事情:

他找到了那家曾经刊登过质疑江诗韵靠炒作上位帖子的校园媒体,以匿名方式提供了一份详细说明,澄清了当时艺术节合作的前因后果,并强调了江诗韵纯粹的艺术追求和专业能力(这份说明后来被悄悄发布,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他偶尔会去图书馆,翻看一些以前从不感兴趣的、关于法国文化和艺术史的书籍。

他甚至开始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文化课,尤其是英语。

这些改变细微而沉默,连邵峰都没有完全察觉。但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笨拙的“赎罪”和“靠近”的方式。他无法企及她的世界,那么至少,他不能成为她世界里的污点,并且,他想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哪怕只是为了……将来某一天,如果还能偶然听到她的消息时,自己能配得上那句“我曾认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