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 > 第84章 陶换牲畜,远交获珍,利归联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章 陶换牲畜,远交获珍,利归联盟

夏末的风带着谷物的清香,吹过联盟部落的交易准备区——这里堆着小山似的陶器,都是羽尾长老带领妇女们近一个月赶制的:粗陶锅(深腹、厚壁,耐烧不裂,适合煮肉熬汤)堆了五十多个,陶碗(浅口、光滑,方便盛饭)摆了两百多只,陶汤勺(长柄、圆头,舀汤不撒)放了一百多把,还有二十多个陶瓮(小口、大肚子,专门用来装东西),每一件陶器都经过仔细打磨,内壁光滑,外壁还刻着简单的花纹(既美观又防滑)。

外部交易长老山牙正蹲在陶器堆旁,用布巾擦拭着一个陶锅的边缘,时不时用手指敲敲锅壁——“砰砰”的清脆声响,证明陶器烧制得足够结实。他身边的三个青壮,正将陶器分类装进藤筐,每个藤筐垫上干草,防止运输时磕碰;护卫队的五名队员则检查着青铜矛和藤盾,这次要去的两个大部落离联盟很远,路上可能遇到野兽或小部落的劫掠,必须做好防备。

“山牙长老,陶器都装好了!三十个藤筐,陶锅、陶碗、汤勺、陶瓮都按您说的比例装的!”青壮阿木擦了擦额头的汗,大声汇报。

山牙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目光扫过堆得整齐的藤筐:“再检查一遍,陶锅要放在最下面,陶碗和汤勺放中间,陶瓮放上面,别压坏了。这次去黑石部落和青林部落,能不能换回黄牛和驴,就靠这些陶器了。”

旁边的护卫队小队长阿崖好奇地问:“山牙长老,这两个部落离咱们这么远(黑石部落要走五天,青林部落还要再往南走两天),咱们之前只跟他们换过几次草药和兽皮,这次直接换黄牛和驴,他们会同意吗?”

“会的。”山牙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块磨损的陶片——这是上次跟黑石部落交易时,对方首领黑岩特意说过,“他们部落缺好用的陶器,之前用的是石锅,碗是木碗,咱们的陶器耐用又实用,他们早就想要了。这次咱们抓住他们的需求,用最少的陶器,换最多的牲畜,这才是交易的门道。”

张轩这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兽皮地图,上面标注着去两个部落的路线:“路上注意安全,遇到野兽让护卫队处理,遇到小部落别起冲突,实在不行就绕路。黄牛能拉犁,驴能驮货,换回来对部落的耕种和运输帮助很大,辛苦你了。”

“神尊放心!”山牙接过地图,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我跟这两个部落打交道快半年了,知道他们的脾气,肯定能把事办成,还能给部落省不少陶器!”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山牙就带着三个青壮、五名护卫队员,赶着两辆用蛮牛牵引的藤筐车(车上装着三十筐陶器),朝着黑石部落的方向出发。路途比想象中更难走:前三天要穿过茂密的山林,树木遮天蔽日,需要用青铜斧砍断挡路的藤蔓;第四天要渡过一条湍急的溪流,队员们只能牵着蛮牛,推着藤筐车,小心翼翼地从浅滩走过,水没过膝盖,凉得刺骨;第五天还要翻过一座矮山,山路陡峭,藤筐车好几次差点滑下去,多亏护卫队员及时扶住。

“歇会儿吧,让蛮牛也喘口气。”第五天中午,山牙看着疲惫的队员和喘着粗气的蛮牛,下令在山脚下的空地上休息。青壮阿木拿出随身携带的熏肉干和野菜干,分给大家:“还有半个时辰就能到黑石部落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在部落门口等咱们。”

山牙喝了口井水,笑着说:“肯定会。上次我跟黑岩说过,这次带他们急需的陶锅来,他肯定盼着咱们呢。不过,咱们也不能太急,得让他们先开口要,这样咱们谈判才有主动权。”

果然,半个时辰后,当队伍出现在黑石部落的山口时,就看到部落首领黑岩带着几个族人,站在门口等候。黑岩身材高大,脸上带着一道疤痕,手里握着一把石斧,看到藤筐车上的陶器,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快步迎上来:“山牙长老,可算把你盼来了!陶锅带来了吗?”

山牙放慢脚步,笑着拱手:“黑岩首领,一路辛苦,咱们先到部落里歇会儿,喝碗热汤,再谈陶器的事不迟。”他心里清楚,黑岩越急,他手里的筹码就越重。

黑石部落的会客室里,山牙被请坐在主位,黑岩坐在对面,目光时不时瞟向门口的藤筐车,脸上满是急切。部落的妇女们端上热汤和烤肉,用的却是粗糙的木碗,热汤洒了不少,木碗烫得妇女们直甩手。

山牙看在眼里,却没提,而是慢悠悠地喝着汤,跟黑岩聊起天:“黑岩首领,最近部落里新添了不少小牛啊!”

黑岩心不在焉地应着:“还行,最近有些苦恼,就是煮食不方便,你看我们这石锅,木碗,族人们都抱怨。山牙长老,你带来的陶锅,能不能先让我们看看?”

“当然可以。”山牙终于点头,让青壮阿木抱进来一个陶锅,放在桌上,“你看这陶锅,壁厚,用的是咱们联盟特有的陶土,再加上羽尾长老的烧制法子,非常结实。”他说着,让部落妇女往陶锅里加水,放在火上煮——水很快烧开,陶锅稳稳当当,没有丝毫开裂的迹象,内壁的水也没有渗漏。

“好锅!”黑岩忍不住拍手,伸手摸了摸陶锅外壁,光滑不烫手,“这陶锅怎么换?我用兽皮跟你换!”

“黑岩首领,咱们都是老熟人了,我也不跟你绕弯子。”山牙身体前倾,语气诚恳,“你们部落缺陶锅,我们联盟想换些黄牛去吃肉,。我看这样,1个陶锅,换1头成年黄牛,怎么样?”

黑岩皱起眉:“1个陶锅换1头黄牛?太少了!你再加一个勺子和五个碗换1头黄牛!”

山牙早有准备,指了指桌上的陶锅:“黑岩首领,你也看到了,我们的陶锅有多好。这样1个陶锅+2个陶碗+1个汤勺换1头黄牛,你看怎么样?”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咱们合作这么久,我还能骗你?以后你要是还需要陶器,我给你优先留,价格也不变。要是你不同意,我只能带着陶器去青林部落了,他们之前也跟我要过陶锅。”

黑岩犹豫了——他知道联盟的陶锅确实好,而且青林部落是黑石部落的竞争对手,要是让青林部落换走了,自己部落就更吃亏了。他想了想,咬牙点头:“好!就按你说的来!我给你12头成年黄牛,4头公牛,8头母牛怎么样?”

山牙心里一算,比预期的付出少了近三分之一,脸上却不动声色,笑着点头:“成交!黑岩首领果然爽快,以后咱们的交易会更顺利!”

当天下午,黑岩就让族人把12头黄牛牵了过来——黄牛体格健壮,毛发油亮,精神十足。山牙让青壮们用汉麻绳将黄牛拴在藤筐车旁,仔细检查了黄牛的牙齿和四肢,确认没有伤病,才放心地跟黑岩告别,朝着青林部落的方向出发。

从黑石部落到青林部落,还要走两天,路上需要穿过一片沼泽地。山牙让队员们用青铜斧砍了些粗树枝,铺在沼泽里,牵着黄牛,虽然走得慢,却没出意外。

第七天傍晚,队伍终于抵达青林部落。青林部落比黑石部落小一些,却更注重生活细节——部落的房屋用藤蔓装饰,妇女们穿着绣着花纹的兽皮裙,只是她们用的器具更简陋:装汤用的是掏空的葫芦,分汤时只能用手捧着葫芦倒,洒得满身都是。

青林部落的首领青木是个中年男人,性格温和,看到山牙带来的陶器,眼睛亮了起来:“山牙长老,你上次说的陶碗和陶汤勺,真的带来了?我们部落的妇女们早就盼着了,用葫芦装汤太不方便了。”

山牙笑着点头,让阿木拿出一套陶碗和陶汤勺,递给青木:“你看这陶碗,浅口,边缘光滑,装热汤不烫手;这陶汤勺,长柄,圆头,舀汤不撒,比葫芦好用多了。”

青木让妇女们当场试用——妇女们用陶碗盛汤,用陶汤勺舀着喝,再也不用洒得满身都是,纷纷笑着说:“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怕烫到手了!”

青木放下心来,看着山牙:“山牙长老,这陶碗和陶汤勺怎么换?我们部落有几头驴,能驮货,不知道你要不要?”

山牙心里一喜——驴比蛮牛更灵活,适合在山林里驮运矿石和粮食,正是联盟需要的。他不动声色地问:“青木首领,你们有几头驴?都是成年的吗?”

“有6头成年驴,3头半大驴,都很壮实。”青木如实回答,“我想用1头驴,换你多少陶碗和陶汤勺?”

山牙想了想,说道:“我看这样都按成年驴的标准换,15个陶碗+1个陶汤勺,换1头成年驴;另外,我再额外给你3个陶锅,换9头驴,你看怎么样?”

他解释道:“陶瓮能装粮食,不容易受潮,比你们现在用的兽皮袋好用。9头驴换135个陶碗+9个陶汤勺+3个陶锅,你算下来,还能有陶锅煮食物,很划算。”

青木算了算——立刻点头:“好!成交!我这就让族人把驴牵来!”

很快,9头驴被牵了过来——6头成年驴体格健壮,毛发呈灰褐色,3头半大的驴也很精神。山牙检查了驴的蹄子和背部,确认没有问题,才让队员们将驴和黄牛分开拴好,准备第二天回程。

青木看着堆在部落里的陶器,笑着说:“山牙长老,以后你要是还有陶器,一定要先跟我们换,我们部落还需要陶锅,下次你能不能多带几个?”

山牙点头答应:“没问题!下次我多带些陶锅来,咱们还按这次的比例换,保证不让你吃亏!”

回程的路比去时更难——不仅要赶车,还要照看黄牛和驴,它们刚离开熟悉的环境,有些不适应,时不时停下脚步,甚至想往回跑。

走到沼泽地时,一头半大的驴突然受惊,挣脱汉麻绳,朝着沼泽深处跑去。护卫队员阿崖反应快,立刻追上去,用青铜矛轻轻挡住驴的去路,耐心地安抚它,才把驴牵了回来。山牙让队员们在驴的脖子上系上一根彩色布条(从兽皮裙上剪下来的),布条随风飘动,能让驴更安心。

走到山林时,遇到了一群野猪(约莫有十多头),朝着队伍冲过来。护卫队员们立刻摆出盾阵,用青铜矛对着野猪,山牙则让青壮们把黄牛和驴牵到盾阵后面。野猪看到锋利的青铜矛,犹豫了一下,最终转身跑走了,有惊无险。

“大家小心点,还有两天就能到部落了,别出意外。”山牙叮嘱道,让队员们轮流守夜,防止野兽偷袭,还每天给黄牛和驴喂野菜和野果,确保它们不会饿着。

第十天中午,队伍终于出现在联盟部落的山口。守在山口的护卫队员看到黄牛和驴,立刻跑回部落报信。很快,张轩带着木长老、风长老,还有族人们,赶到山口迎接。

“山牙长老,辛苦了!真的换回黄牛和驴了!”张轩看着黄牛和驴,脸上满是笑容。

木长老更是激动地走到黄牛身边,摸了摸黄牛的背:“太好了!有了黄牛,就能拉木犁,十亩大豆地翻地能快三倍!再也不用靠青壮们用锄头翻地了!”

风长老则走到驴身边,检查着驴的蹄子:“驴能驮货,以后运输矿石和粮食,不用再只靠蛮牛了,驴更灵活,能走窄路,太实用了!”

族人们也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黄牛和驴,孩子们更是兴奋地围着它们跑,小声议论:“这就是黄牛吗?好大呀!”“驴的耳朵好长!真可爱!”

回到部落后,山牙向张轩和长老们详细汇报了交易过程,比预期的付出少了近三分之一,还和两个大部落巩固了关系,约定下次继续交易。

“山牙长老做得好!”张轩赞许地说,“以最小的付出换回最大的利益,还为以后的交易打下基础,这才是合格的交易长老。”

傍晚时分,部落的空地上,族人们围着黄牛和驴,脸上满是喜悦。山牙坐在木桌旁,喝着热汤,禾和阿瑶端来刚煮好的野菜鱼汤,用的正是这次交易剩下的陶碗和陶汤勺:“山牙长老,快尝尝,用新陶碗盛汤,就是不一样,不烫手,还不漏。”

鹿溪则在旁边给黄牛和驴检查身体,确保它们没有伤病:“都很健康,就是有点累,休息几天就能恢复了。”

青羽抱着青铜小兔子,蹲在驴身边,轻轻摸了摸驴的耳朵:“驴的耳朵好软呀!以后我能跟它一起玩吗?”

张轩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不过要小心,别吓到它。”

夜色渐深,部落里的灯火渐渐亮起,黄牛和驴被安置在专门的畜栏里(用青铜斧加固过,防止逃跑),风长老还安排了专人守夜。山牙站在畜栏旁,看着熟睡的黄牛和驴,心里满是成就感——这次交易,不仅为部落换回了急需的牲畜,还巩固了和远方部落的关系,以后联盟部落的陶器,会成为更远部落争抢的宝贝。

张轩走到山牙身边,拍了拍他的肩:“下次交易,你可以多带些陶瓮和陶锅,黑石部落和青林部落肯定还需要。另外,你可以问问他们,有没有其他部落需要陶器,我们可以扩大交易范围,换回更多部落需要的东西。”

“神尊放心!我记下了!”山牙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夏末的月光洒在畜栏上,黄牛和驴的呼吸声均匀而安稳,部落里的族人们渐渐进入梦乡,梦里满是黄牛拉犁、驴驮货的场景,满是联盟部落越来越富足的未来。这次用陶器换牲畜的交易,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物资交换,更是联盟部落对外交流的重要一步,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