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 > 第157章 你皇兄,已经输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瞬间,李修的脑中闪过无数个念头。

承认?还是否认?

父皇刚才那句话,用的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他不是在猜,他是在肯定!

暖阁内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炭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显得格外清晰。

李修没有回答,只是沉默地看着棋盘。

他的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太上皇看着他,浑浊的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有失望,有惋惜,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一枚黑子,扔回了棋盒里,发出一声清脆的碰撞声。

“这盘棋,不用下了。”

太上皇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萧索。

“你皇兄,已经输了。”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李修。

“现在,轮到你和朕,来下了。”

李修的心脏,猛地一跳。

轮到你和朕,来下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看着太上皇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脑子飞速运转。

这老头子,今晚把他叫过来,绝对不只是为了下棋这么简单。

从扳倒忠顺王,到庆功宴上点出赵凌川,再到刚才直接点破自己手握真正的供词。

每一步,似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到底想干什么?

是想借此敲打自己,让自己安分守己?

还是……另有图谋?

李修不敢赌,在没有摸清这老狐狸的真实意图之前,他选择继续装傻。

“父皇,您在说什么?儿臣听不懂。”李修一脸的无辜,

“皇兄乃是天子,这天下就是他最大的棋盘,儿臣只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哪有资格跟您下棋啊。”

“棋子?”太上皇冷笑一声,那笑声里充满了不屑,“李成要是真有本事把你当棋子使,朕今晚也就不必坐在这里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冰冷:

“他但凡有义忠一半的胸襟和头脑,大魏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外强中干,朝堂之上,尽是些只知溜须拍马的废物!”

义忠!

又是义忠亲王!

李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名字。

他心里清楚,这位十八年前死于非命的太子,是太上皇心中永远的痛,也是当今皇帝李成心中最大的一根刺。

太上皇这是……对自己那个好皇兄,已经失望透顶了?

李修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父皇,大哥他……皇兄他已经很努力了。”李修小心翼翼地措辞,试图从太上-皇的口中,套出更多的信息。

“努力?”太上皇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努力地猜忌兄弟,努力地提防功臣,努力地把所有能干事的人,都逼到你的对立面去吗?”

“朕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选他!”

太上皇的声音里,充满了悔恨和愤怒。

李修的心,怦怦直跳。

他感觉自己,似乎正在接近一个惊天的秘密。

太上皇对皇帝的不满,已经毫不掩饰了。

这对自己来说,是机会,还是陷阱?

“父皇,您息怒,气大伤身。”李修站起身,走到太上皇身后,伸出手,轻轻地为他捶着背,一副孝子贤孙的模样。

“行了,别在这假惺惺的。”太上皇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但也没有推开他,“你那点心思,朕还不知道?无非就是想看看,朕对李成,到底有多不满。”

被当面戳穿了心思,李修也不尴尬,嘿嘿一笑,手上的力道却是不减。

“父皇明鉴。”

“哼。”太上皇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朕对他,很失望。非常失望!”

他转过头,死死地盯着李修:“现在,你可以把那份东西,拿出来给朕看了吧?”

李修知道,他指的是张佑的那份,真正记录了当年真相的供词。

这是他手中最大的一张王牌,一张足以让当今皇帝万劫不复的催命符。

就这么交出去?

结果会是什么?

要是不交,今天怕是走不出这畅春园了。

他看着太上皇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心中权衡着利弊。

交,还是不交?

这是一个问题。

李修捶背的动作,慢了下来。

暖阁里,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许久,李修才停下了手,重新坐回了太上皇的对面。

他没有说话,只是从怀中,慢慢地掏出了一份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供状。

正是张佑亲笔画押的那一份。

他没有立刻递过去,而是将供状放在了棋盘的中央,然后用手指,轻轻地将它推到了太上皇的面前。

这个动作,充满了试探和博弈的意味。

太上皇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

然后,他伸出那只布满老年斑,却依旧有力的手,拿起了那份薄薄的,却重如泰山的供状。

.......

太上皇打开供状的手,有些微微的颤抖。

他看得极其缓慢,极其仔细,仿佛要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刻进脑子里。

暖阁内,静得可怕。

李修能听见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

他死死地盯着太上皇的脸,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然而,太上皇的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那张苍老的脸,就像是一座万年不化的冰山,古井无波。

只有那越来越紧锁的眉头,和越来越用力的、捏着供状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当他看到供状最后,提到赵凌川奉了当时还是秦王的李成之命,销毁了太子马鞍上的手脚痕迹时,他的身体,猛地一僵。

虽然早已猜到,但当血淋淋的真相,以白纸黑字的形式,摆在面前时,那种冲击力,依旧让他这个经历了一辈子风浪的老人,感到一阵窒息。

“呵呵……呵呵呵呵……”

许久,太上皇的喉咙里,发出了一阵干涩而古怪的笑声。

那笑声,充满了悲凉、失望,和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

“好……好一个兄友弟恭!”

“好一个朕的好儿子!”

太上皇猛地将手中的供状,拍在了棋盘上,发出一声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