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茵跟着塞琳娜来到了酒店第五层餐厅的一个包间。

点了几道菜后,塞琳娜把菜单递给顾茵,“有什么想点的吗?”

顾茵接过菜单,随意扫了几眼,然后递了回去,“这些就够了。”

塞琳娜也不在意,反正重点也不是吃饭。

两人相对而坐,塞琳娜斜倚在椅子上,手肘撑着桌面,标志性的金色卷发带着自然的弧度垂落在肩头。

她漫不经心翻了翻菜单,似是随意般问道:“我记得,你好像还没有公司吧?”

顾茵隐约猜到了对方的意思,虽然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自作多情了,但她还是直戳了当道:“没有公司,也不打算加入公司,自己一个人单干挺好的。”

塞琳娜听到第一句话还没来得及欣喜,高昂的心情转瞬就被顾茵第二句话打入了地底。

明确知道顾茵的态度,可是塞琳娜还是不想放弃。

她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的野心和真诚清晰可见。

金色卷发滑下一缕,被她随手别到耳后,塞琳娜语气急切:“不是加入光环,是成立自己的编剧工作室,我们自己的!”

顾茵不为所动,“但是我自己一个人干挺好的,我喜欢自由创作,没有和别人合作的想法。”

“而且……”顾茵问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今天才第一次见面,你为什么非要邀请我?我们之间应该没有额外的交集吧?”

如果是替光环来问的,顾茵姑且能够理解,替公司办事嘛。

但如果是为了自己的事业问的,那顾茵就不解了,创业这件事,不是应该找熟悉的人吗?

找个今天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算什么?

塞琳娜闻言,脸上的热切淡了几分,金色的卷发似乎也失去了光泽。

“因为……没有人支持我。朋友,亲人他们都不支持我离开光环。”

“光环给不了我想要的创作环境。我想写自己想说的故事,想写暂时不会被太多人看到的故事,它们太私人了,不适合大规模公司的运作模式。“

“你从一开始,就是独立编剧,没有接受任何额外投资,写的也是不被市场接受的题材,但是你就是有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写出的剧本本本爆火。你从不跟随潮流,你创造了潮流!”

塞琳娜情绪激动,声音越说越大,最后却陡然低落了起来。

“我以为我们是一样的,我以为你能够理解我的。”

顾茵对此保持沉默,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她做独立编剧,是因为不想连累别人,真实理由和塞琳娜脑补的完全不一样。

见顾茵没有开口,塞琳娜以为她在思考。

想到自己这些年来的苦闷,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倾诉对象,塞琳娜忍不住了:“我晋升金牌编剧已经有十年了,但写出的剧本越来越平庸。这些年来,外界都说我写不出好本子了,我想说我能写得出来,但事实证明,我真的写不出来。”

说到这里,塞琳娜苦笑了一声,“《吻别》是我创作了五年的剧本,但在这期间我也写过很多其他的剧本,结果,只有《吻别》拿到了投资。”

“光环一直在否认我的创作,他们需要被市场高度认可的作品。可是我的失感症越来越严重了,在失去情感失去创作能力的最后阶段,我想回归私人创作,写一写我真正想写的剧本。”

“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工作室,编剧不多,都是有共同理想的伙伴,那将是我梦想中的创作环境。”

塞琳娜顿了顿,“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是工作室的总负责人。薪资、分红,还有专属的创作团队,业内最好的待遇我都能给你。我手上还有几千万,都可以……”

顾茵抬起头,忽然笑了笑,“很感谢你的看重,但是人各有志。”

“你其实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开一家工作室的,不必非要找人合作。”

塞琳娜微微一愣,随即释然地笑了笑,她抬手理了理自己的卷发,动作洒脱优雅,“我懂了。”

“这次拒绝了没关系,我的邀请永远有效。”

“或者你什么时候开了工作室,也可以邀请我。我绝对会第一个来找你。”

听到这句话,顾茵想,可能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

谈得差不多了,也该离开了。

顾茵站起身,伸出手:“谢谢你的认可,塞琳娜。祝你一切顺利。”

两人轻轻握了握手,顾茵转身离开。

……

这两天遇见一个叫西什么的人和塞琳娜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顾茵回到学校,就将其抛之脑后。

直到光脑上传来一些相关消息,顾茵才会想起来自己和他们有过一段交集。

丰碑电影节之后,《流光》的票房有了一波新的增长突破。

但《流光》票房增长的同时,也受到了零点影院规模的限制。

尽管零点影院的老板已经很努力的扩增影院,期待延长电影的放映时间,但一直等到《流光》下映收官时,他的期待也没有实现。

《流光》最终拿下了23亿的票房,成为了电影协会新出的电影排行榜——黑白电影排行榜的票房第一。

额……也是倒数第一。

因为目前为止,正式上映的黑白电影,只有一部《流光》。

借助《流光》,顾茵和藏希音分别获得了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的奖杯,同时也代表着官方对这种复古的电影形式的认可与支持。

《流光》开创了一种新类型的电影,让人大开眼界。

虽然严格意义上,黑白电影不算是她们开创的,但是《流光》确实是联邦新世纪的第一部黑白电影,融合了星际的特色,让电影人们见识到了电影的更多可能。

贡献匪浅。

丰碑电影节结束后,顾茵的名气又一次大涨。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邀请她谈话的媒体和相关综艺节目更多了,以及她的星博账号【编剧顾音】上的粉丝,比之前翻了三四倍。

顾茵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不想在公众面前引起太多注意,便通通婉拒了这些邀约。

拒绝的时候,在这一大堆邀请中,顾茵甚至看到了母校联邦第一大学的导演系和编剧系的邀请谈话,请她前往学校发表一个讲座,和学生们聊一聊关于黑白电影的创作方向。

顾茵都不敢想自己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向导演系和编剧系的学长学姐讲述电影,是怎样一个尴尬的场面。

不过,她虽然自己来不了,但是和藏希音说一嘴,推荐推荐,还是可以的。

某种程度上,藏希音比她更适合这个讲座。

毕竟刚开始她还坚信黑白电影会扑,《流光》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藏希音功不可没。

《流光》现在票房不高,但也绝对称不上扑街。

藏希音对黑白电影的理解绝对比自己深刻。

和藏希音说过后,她很快给出肯定的回复:【学校也给我发了邀请,去交流交流也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