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仁心堂”医馆的晨光总是伴着药香,许月身着淡青色医袍,正坐在诊台前为患者把脉。她指尖轻搭在患者腕间,眉头微蹙,眼神专注,时而询问症状,时而提笔记录,动作娴熟而沉稳,全然不见往日的青涩。
自跟着余晚星学医以来,许月便展现出极高的天赋与耐心。她不仅熟记《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籍,更在余晚星的指导下,潜心钻研针灸、汤药配伍,每日跟着师父坐诊、抓药、炮制药材,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余晚星深知“医者仁心,需知行合一”,从不吝啬传授毕生所学,从辨证论治到用药禁忌,从急救技巧到医患沟通,无一不倾囊相授。
三年前,许月开始独立接诊轻症患者。起初,她还有些紧张,遇到复杂症状便会向余晚星请教。但随着接诊次数增多,她的医术愈发精湛,逐渐能够独当一面。如今,“仁心堂”每日前来找许月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都对这位年轻的女大夫十分信赖。
这日,一位中年妇人抱着一个面色蜡黄的孩童匆匆赶来,一进门便跪地哀求:“许大夫,求您救救我的孩子!他已经腹泻了半个月,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人都快瘦脱形了!”
许月连忙扶起妇人,让她将孩子放在诊床上。她仔细观察孩童的神色,只见孩子双眼凹陷,嘴唇干裂,气息微弱。她伸出手指,轻轻按压孩子的腹部,孩子立刻哭闹起来。随后,她又为孩子把脉,脉象细弱而数,再结合妇人所述的症状,心中已有了判断。
“夫人莫急,孩子这是脾虚湿盛、运化失常所致的慢性腹泻。”许月轻声安慰道,“长期腹泻导致脱水、体虚,需先补液止泻,再健脾祛湿,慢慢调理。”
她提笔开方,选用炒白术、茯苓、山药等健脾祛湿的药材,搭配乌梅、石榴皮收敛止泻,又特意加入少量生姜、大枣调和药性。写完药方后,她又耐心叮嘱妇人:“这药每日一剂,煎服两次,服药期间不要给孩子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喝温水。我再给你开一瓶止泻药膏,涂抹在孩子的肚脐上,内外同治,效果更好。”
妇人接过药方与药膏,千恩万谢地离去。三日后,妇人带着孩子再次来到医馆,孩子的面色已红润了许多,精神也好了不少。“许大夫,您真是神医!孩子吃了您的药,第二天就不腹泻了,现在能吃饭了!”妇人激动地说道。
许月笑着为孩子复诊,调整了药方,让他继续巩固调理。这样的场景,在“仁心堂”早已屡见不鲜。许月不仅擅长治疗儿科、妇科、脾胃科等常见病症,还在余晚星的影响下,钻研毒理,能够处理一些因中毒引起的疑难杂症。
一次,一位农夫被毒蛇咬伤,伤口红肿发黑,毒液已顺着经脉蔓延,浑身抽搐,呼吸困难。送到医馆时,已是奄奄一息。当时余晚星正在宫中为太后调理身体,医馆的其他弟子都束手无策。许月见状,立刻冷静下来,按照师父传授的急救方法,先用布条紧紧捆住农夫的上臂,阻止毒液扩散,再用消毒后的银针刺破伤口,挤出黑色的毒血。
随后,她取来医馆珍藏的蛇药,用酒调和后敷在伤口上,又为农夫针灸曲池、足三里等穴位,缓解他的抽搐症状。同时,她让人火速去宫中禀报余晚星,并按照师父留下的解毒药方,抓取药材熬制汤药。经过两个时辰的紧急救治,农夫的呼吸渐渐平稳,抽搐症状也得到了控制。
余晚星赶回医馆时,看到农夫已脱离危险,欣慰地对许月说道:“月儿,你做得很好!临危不乱,处置得当,已经具备了一名合格医者的素养。”
许月的医术不仅得到了师父的认可,更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不少患者都说:“许大夫年纪轻轻,医术却这么高明,而且态度温和,耐心细致,比许多老大夫都强!”还有一些外地患者,特意千里迢迢赶来京城,只为找许月就诊。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许月在余晚星的支持下,开设了“妇科专科”与“儿科专科”,专门为妇女儿童诊治疾病。她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整理出一套针对常见病症的简易疗法与食疗方,编写成小册子分发给患者,让他们在家中也能进行调理。
这日,许月正在为一位患有痛经多年的女子诊治。女子说:“许大夫,我每个月都要受这份罪,吃了好多药都没用,您能帮帮我吗?”
许月为她把脉后,说道:“你这是宫寒血瘀所致。我给你开一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药方,同时教你一个艾灸的方法,每月月经前一周开始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坚持下去,定会有效果。”
她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穴位的位置,详细讲解艾灸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女子感动地说:“许大夫,您真是太细心了!以前的大夫只给我开药,从没人像您这样耐心教我调理方法。”
许月笑着说道:“治病不仅要靠药物,还要靠日常调理。只有内外兼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许月成为了“仁心堂”的核心力量,每日坐诊、带教弟子、整理医案,忙得不可开交。但她始终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对待每一位患者都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她常说:“师父教导我,医者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无论患者贫富贵贱,都要全力以赴。”
这日,许月正在整理医案,一位弟子匆匆来报:“师姐,外面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说是浑身瘙痒,起了很多红斑,吃了很多药都没用,而且身份似乎不一般。”
许月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华服的女子站在医馆门口,面色憔悴,双手不停地抓挠手臂,手臂上布满了红色的斑丘疹。女子看到许月,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快步走上前:“许大夫,我听说您医术高明,求您救救我!我这病已经折磨我一个多月了,宫里的太医都束手无策。”
许月连忙让女子坐下,仔细为她诊治。她发现女子的症状十分奇怪,红斑此起彼伏,瘙痒难忍,且伴有轻微的发热与头晕。她询问女子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得知女子近期一直在服用一种宫廷秘制的滋补丹药。
许月心中一动,取来丹药的样本,仔细闻了闻,又用银针蘸取少量丹药,与药材进行反应测试。最终,她确定女子是因为服用了含有朱砂成分的丹药,导致慢性中毒,引发了皮肤过敏与内脏损伤。
“夫人,您这不是普通的皮肤病,而是丹药中毒所致。”许月严肃地说道,“这种丹药含有朱砂,长期服用会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损伤肝肾功能。若再继续服用,后果不堪设想。”
女子闻言,脸色大变:“这可如何是好?太医都说这丹药是滋补佳品,让我长期服用。”
“您先不要慌张。”许月安慰道,“我给您开一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药方,帮助您排出体内的毒素,同时为您针灸,缓解瘙痒与不适。另外,您必须立刻停止服用这种丹药。”
然而,许月并不知道,这位女子是宫中的贵妃,而她服用的丹药,正是“幽灵”勾结宫中太监秘制的。“幽灵”在丹药中加入朱砂与其他慢性毒素,想要通过贵妃影响皇帝的健康,同时嫁祸给“仁心堂”,若贵妃出现意外,便可以“医术不精、毒害贵妃”为由,查封医馆,打击护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