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首都,国家药监局某间办公室内,一位头发花白、神情肃穆的司长看着屏幕上由韩老和苏衡双重渠道转来的材料,眉头紧锁。他快速浏览着那些内部文件、检测报告和数据模型,越看,脸色越是阴沉。他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沉声道:“情况严重,疑似系统性、故意隐瞒重大缺陷的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建议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级别……要高。”

省城,纪委和卫健委的主要领导同样收到了材料。震惊与愤怒之余,是高度的重视和迅速的行动部署。涉及知名企业、顶尖医院专家举报,证据链如此完整,性质如此恶劣,无人敢怠慢。一道道指令在保密线路中迅速传递,针对康拓医疗及可能涉及的公务人员的调查,在极度保密的状态下悄然启动。

而这一切,身处风暴边缘的龙泉,暂时还感受不到那迫近的雷霆。工作站内,依旧保持着一种忙碌而有序的节奏。

林默刚刚完成一台手术,正在洗手。水流冲刷着他修长而稳定的手指,带走血污,也带走手术带来的精神紧绷。张浩在一旁汇报着术后注意事项。

“林主任,”苏晚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拿着手机,脸上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刚接到陈薇的电话,瑞泰总部已经正式批准了我们的战略合作价格,核心耗材整体降价百分之十八!新的供货协议电子版已经发过来了。”

这是一个关键时刻的强心剂。在即将与康拓彻底撕破脸、国内供应链可能出现短暂波动的时候,与瑞泰合作的深化和价格的降低,确保了“星火计划”技术推广的耗材保障和成本可控性。

“嗯。”林默关掉水龙头,用无菌巾仔细擦干手,“协议你看过,没问题就签。”

“条款很清晰,没有问题。”苏晚晴点头,“另外,盖伦基金会的首笔捐赠资金,已经到账了。”

资金与耗材,两大掣肘因素同时得到缓解,苏晚晴感觉肩上的压力骤然轻了不少。

这时,陆青屿和埃里克也走了过来。陆青屿低声道:“所有证据提交渠道均已确认接收。我们这边,暂时没有发现异常动向。”

埃里克补充道:“英文摘要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按计划发出。”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向着预定轨道行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反而让人心弦绷得更紧。

林默的目光扫过身边的核心团队成员——沉稳的苏晚晴、锐利的陆青屿、可靠的马保国、日渐成熟的张浩、以及值得信赖的国际伙伴埃里克。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康拓的垂死挣扎,更可能牵扯出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压力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手段。

“保持常态。”林默言简意赅地吩咐,“手术照常,病人管理照常。”

他要用绝对的冷静和如常的工作,来应对即将到来的任何风暴。

滨海,康拓医疗总部董事长办公室。

刘天雄莫名地感到一阵心悸。他试图联系几位在省里相关部门的关系,对方的回应要么是含糊其辞,要么是直接拒接电话。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毒蛇般缠绕上他的心头。

“王院长那边怎么说?”他焦躁地问秘书。

“王副院长说……让您最近谨慎点,那边好像……有点不对劲。”秘书小心翼翼地回答。

“不对劲?”刘天雄猛地一拍桌子,“能有什么不对劲?!肯定是林默那伙人又在搞鬼!去,给我查!查他们最近有什么动作!还有,之前让找的、关于他们那个什么狗屁肺重塑手术可能存在的‘未披露风险’或者‘理论缺陷’,找到了没有?”

他试图反击,却像是一只被困在玻璃箱里的野兽,只能徒劳地撞击着看不见的墙壁,感受着氧气逐渐稀薄。

而与此同时,滨海附一院内部,一场围绕“星火计划”中期评审的博弈,也在苏衡与王副院长之间悄然展开。王副院长试图利用评审流程,再次对杂交中心的工作,特别是耗材使用和资金流向提出质疑,意图拖延甚至否定项目的后续推进。

然而,这一次,苏衡的态度异常强硬。

“老王,中期评审是为了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更好地推广技术,不是为了吹毛求疵,更不是为了让某些人逞私欲!”苏衡当着几位院领导的面,毫不客气地敲打着桌面,“林默团队在龙泉的成绩有目共睹,国际认可和捐赠就是最好的证明!谁要是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医院发展和技术进步之上,我第一个不答应!”

王副院长脸色铁青,他从未见过苏衡如此不留情面。他隐隐感觉到,背后的靠山似乎也有些摇摆,不敢再像之前那样明确支持他。风向,真的变了。

风暴的云层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越积越厚,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

龙泉,夜晚。

林默独自一人站在工作站的窗前,看着远处矿区零星闪烁的灯火。那里,有他试图拯救的生命,也有他医学研究的源头。

苏晚晴轻轻走到他身边,将一杯温水递给他。“在想什么?”

林默接过水杯,没有喝。“我在想,技术可以量化,可以优化。但人心,无法计算。”

苏晚晴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在说康拓的贪婪,王副院长的权欲,以及那些在利益面前可能动摇的人心。

“但总有些东西,是计算不了的,也是无法被收买的。”苏晚晴看着他的侧脸,轻声道,“比如矿工们送来的那些带着泥土的土豆,比如张浩他们眼里对技术的渴望,比如……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还坚持站在这里。”

林默沉默了片刻,将杯中的水一饮而尽。

“嗯。”他放下杯子,转身走向临时摆放着患者影像资料的书桌,“明天第一台手术,病人情况复杂,我需要再看一下ct。”

对他而言,无法计算的人心或许复杂,但可以计算的病理和手术方案,必须绝对精确。

在风暴彻底降临之前,他唯一能做的,也是他最擅长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刀”,守护好眼前的每一个病人。

夜色渐深,工作站那扇亮着灯的窗户,如同惊涛骇浪中一座沉默而坚定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