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病情突然恶化?多器官衰竭?”

赵启明那仿佛带着沉痛实则暗藏锋芒的话语,像一块巨石砸入本已不平静的湖面,在第三会议室内激起千层浪。

所有委员的脸色都变了。刚刚才被林默一番有理有据的陈述稍稍扭转的气氛,瞬间荡然无存。质疑、震惊、难以置信的目光再次如利箭般射向林默。如果患者真的在术后出现如此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那么之前所有关于“程序”和“风险”的辩论都将失去意义,林默很可能被立刻坐实“技术不稳”、“草菅人命”的罪名!

高远在角落里几乎要控制不住脸上的喜色。

赵启明紧紧盯着林默,试图从他脸上找到一丝惊慌或恐惧。他甚至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的说辞,如何顺势要求委员会立即做出严厉处理。

然而,他失望了。

林默在听到消息的瞬间,瞳孔微微收缩,但脸上那惊人的冷静几乎没有出现裂痕。他没有像普通人那样急于辩解或追问细节,反而像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着高速的思考复盘。

【苍生医典】的能力让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患者所有的术前指标、术中细节、术后监护数据,以及dIhS处理后的各项参数。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不符合dIhS逆转后的正常病理生理发展过程!除非……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如手术刀,直接看向那个前来报信的医务科人员,声音沉稳得不像正被指控的人:“具体什么情况?哪个指标最先异常?尿量多少?最新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检查结果是什么?有没有新的感染指标?”

他一连串抛出极其专业且关键的问题,语气是纯粹的医学探讨,而非被指控者的慌乱失措。

那工作人员被问得一懵,他显然只带来了一个结论性的消息,并未掌握如此细致的参数:“呃……就是IcU刚报过来的,说情况危急,家属在外面闹……”

“情况危急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林默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是多巴胺剂量上调了还是上了cRRt?是呼吸机参数需要进一步增加还是出现了dIc?不同的情况对应完全不同的病因和处理方式!我要看具体数据!”

他的冷静和追问,反而让原本倾向赵启明的委员们产生了一丝疑虑。真正的医生,在听到患者危急时,第一反应应该是追问病情细节以判断原因,而不是像赵启明那样急于归咎责任。

苏院长眉头紧锁,沉声开口:“立刻联系IcU,开通视频连线,我们要实时了解患者情况!同时,把最新的所有监测数据和化验结果立刻传过来!”

赵启明没想到林默如此镇定,更没想到苏院长会直接要求实时连线,这打乱了他趁机施压的节奏,脸色不由更加难看。

很快,会议室的投影屏亮起,连接到了IcU病房的实时监控画面。可以看到医护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各种仪器环绕着病床。同时,电脑上也接收到了刚刚传过来的最新化验单。

林默根本顾不上其他人的目光,一个箭步冲到电脑前,目光如电般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

委员们也不由自主地围拢过来。

“肌酐升高,但尿量尚可,不符合典型急性肾衰……”

“转氨酶轻度升高,但凝血酶原时间仅略微延长……”

“血象白细胞不高,降钙素原仅轻度异常……”

“d-二聚体显着升高!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林默的手指快速划过屏幕上的关键指标,大脑飞速运转,【苍生医典】的知识疯狂匹配着各种可能性。

“不是经典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林默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是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脱落引起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pE)!”

他猛地抬头,看向视频画面:“快!立刻床旁心脏彩超!重点看右心负荷、肺动脉压力!查血气分析!立刻准备溶栓或取栓!”

他的判断如此迅速而肯定,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确定性。

视频那头,IcU的医生听到林默通过麦克风传来的声音,先是一愣,随即也反应过来,立刻喊道:“快!推床旁超声机过来!”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所有委员都屏息看着眼前的一幕。

很快,床旁心脏彩超的初步结果通过视频传回:右心明显扩大,室间隔左移,肺动脉压力显着增高——典型急性肺栓塞的超声表现!

林默的判断完全正确!

患者并非手术失败或技术原因导致的多器官衰竭,而是术后卧床、高凝状态引发的致命并发症——肺栓塞!这是一种理论上与手术操作本身无直接关联,但却是重大手术后需要严密防范的风险!

真相大白!

赵启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本想借机发难,却反而让林默在学术委员会面前,上演了一场精准至极的远程诊断!

高远也傻眼了,呆若木鸡地站在角落。

几位老委员看向林默的眼神,已经从赞赏变成了惊叹。在如此巨大的压力和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下,不仅能保持极度冷静,还能在短短一两分钟内通过有限的数据精准判断出隐藏在背后的真正元凶,这需要何等的专业素养、临床经验和心理素质!

苏院长看着屏幕那头IcU医生已经开始紧急溶栓治疗,缓缓松了一口气,再看向林默时,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意味。这个年轻人,一次又一次地超出了他的预期。

“赵副院长,”苏院长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冷意,“看来,情况并非如最初传达的那样。患者的意外,与林医生的手术技术并无直接关联,而是术后并发症的防范和监测环节出现了疏漏。这件事,医务科和IcU需要好好总结一下。”

赵启明额头渗出了冷汗,艰难地应道:“是……是,院长。”

苏院长又将目光转向林默,语气缓和了许多:“林医生,你的临场判断很准确,为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你先去IcU协助处理吧,这里的问询暂时到此为止。”

林默点了点头,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转身快步离开了会议室,直奔IcU而去。对他而言,追究责任远不如抢救生命重要。

会议室内,留下一群神色各异的委员和面如死灰的赵启明。

学术委员会的问询,以这样一种谁也没料到的方式戛然而止。

林默用他无可挑剔的技术和堪称恐怖的临场诊断能力,不仅化解了这次致命的指控,更是在一众学术权威面前,树立起了一座难以撼动的技术丰碑。

经此一役,院内那些关于他的流言蜚语,恐怕要消散大半了。

然而,站在走廊尽头阴影里的刘天雄派来的眼线,默默收起了手机,发送了一条信息:

“目标化解危机。计划A失败。启动计划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