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127章 因为希望 就藏在这些冬天的管护里 藏在我们的努力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因为希望 就藏在这些冬天的管护里 藏在我们的努力里

她讲得细致,示范得清楚,农户们听得连连点头,不时有人提问。

“姜组长,这浇水有啥说法不?”

“越冬前,也就是上大冻之前,一定要浇一次透水,这叫‘封冻水’,能提高土壤的热容量,防止根系受冻。但是一旦地冻上了,就尽量不要浇了。”

“那施肥呢?”

“现在不能施速效肥了,容易引发晚秋梢,反而受冻。可以结合培土,施一些腐熟的有机肥做底肥,为明年春天生长储备养分。”

曾欢在一旁负责分发图文并茂的《油用牡丹冬季管护技术要点》手册,并大声重复着关键步骤。徐子航和王勇则带着其他技术员,分散到不同地块,手把手地指导农户进行操作,确保每个人都真正掌握。

寒风凛冽,姜南星的脸颊和鼻尖都冻得通红,哈出的气在空中结成白雾,但她的眼神始终明亮而专注,声音也因为反复讲解而略带沙哑。看着农户们从最初的担忧迷茫,到后来的恍然大悟和熟练操作,看着一片片牡丹田里,人们忙碌着培土、搭障、覆盖,她的心中充满了踏实感。

在河谷镇连续奔波指导了三天,确保主要技术要点都已普及到位后,姜南星记挂着东河村的茶园冬管,又带着曾欢马不停蹄地赶往东河村。

东河村的茶园,是她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地方。从去年的低产改造,到推广科学的“冬管法子”,再到今年春茶提前开采、品质显着提升,并被列为“一村一品”示范村,每一步都凝聚着她的智慧和汗水。这里的茶树,就像是她的另一个孩子,需要精心呵护。

车子在熟悉的村道上行驶,窗外是修剪整齐、已然进入休眠期的连绵茶山。比起其他地方,东河村的茶园显得格外规整,显然是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了秋季深翻、施肥和修剪。

村支书郑正国早已等在村口,见到姜南星,脸上笑开了花:“姜组长!可把您盼来了!咱们这可都是按您之前定的规矩来的,一点没敢偷懒!”

“郑支书,辛苦你们了!”姜南星笑着与他握手,“走,咱们去茶园看看。”

一行人沿着修缮一新的茶园步道往山上走。只见不少村民正在茶园里进行最后的清园工作,清除杂草,修补田埂,一派井然有序的冬忙景象。

“姜科长!”有眼尖的村民认出她,热情地打招呼,“您又来指导工作啦!”

“来看看大家做得怎么样!”姜南星笑着回应,“今年冬管做得扎实,明年春茶的收成和品质肯定更上一层楼!”

正说着,前面茶亭里走出几个人,为首的正是叶天。他穿着一件深色的羽绒服,身形清瘦,气质温润,正和公司的技术员交代着什么。听到这边的动静,他抬起头,目光与姜南星相遇,先是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南星,曾欢,你们来了。”叶天走上前,语气熟稔而自然,带着老友重逢的喜悦。

“叶天!”姜南星也有些惊喜,“你也在这边?我还以为你在公司总部忙呢。”

“茶园进入冬季管护关键期,我不放心,过来盯着点。”叶天解释道,目光落在姜南星身上,敏锐地注意到了她左手无名指上那枚设计简洁却意义非凡的铂金戒指。他的眼神几不可查地闪烁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静,笑容愈发真诚,“好久不见,看你气色很好。上次农博会匆匆一别,也没来得及好好聊聊。”

曾欢在一旁笑嘻嘻地插话:“叶总,我们姜组现在可是大忙人,不仅要管中心一大摊子事,还要操心周县长的饮食起居,气色能不好嘛!”

姜南星嗔怪地拍了曾欢一下:“就你话多!”

叶天闻言,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带着由衷的祝福:“看来是真的。南星,恭喜你。”他的目光再次扫过那枚戒指,语气温和而郑重,“周县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你们……很般配。真心为你高兴。”

听到叶天如此坦诚而真挚的祝福,姜南星心中最后一丝因过去微妙情愫而产生的尴尬也烟消云散。她坦然接受,笑容明媚:“谢谢你,叶天。”

曾欢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机灵地转移了话题:“叶总,你们今年这茶园冬管做得可真细致!看来明年春茶,我们又得准备迎接一个大丰收了!”

叶天也顺势将话题引回工作:“是啊,多亏了南星之前打下的基础和持续的技术指导。我们严格按照‘科学法子’来,不敢有丝毫懈怠。明年,我们计划在高端绿茶的基础上,尝试开发一些红茶和乌龙茶,丰富产品线。”

“这个想法很好!”姜南星立刻被吸引了,“到时候需要我们中心提供什么支持,尽管开口。”

“一定。”叶天点头,两人之间又恢复了那种纯粹的工作伙伴关系,交流着对茶园未来发展的看法,气氛融洽而自然。

在茶山上巡视了一圈,确认东河村的冬管工作确实落实到位后,姜南星和曾欢便告辞离开。叶天将她们送到村口。

“路上小心。”叶天站在车窗外,温和地道别。

“你也是,忙完早点回县里。”姜南星挥挥手。

车子启动,驶离东河村。后视镜里,叶天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茶山环绕的村道尽头。姜南星轻轻舒了口气,心中一片澄澈安宁。故友的理解与祝福,让她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

十二月的夜晚来得格外早。当姜南星和曾欢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县委大院时,天色早已漆黑,只有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

促进中心的办公室还亮着几盏灯,徐子航和王勇显然还在加班处理数据。姜南星让曾欢先回去休息,自己则上了楼,走向县长办公室。

果然,周惟清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她轻轻推开门,只见他正坐在办公桌后,眉头微蹙地看着一份文件,手边还堆着不少待处理的材料。听到开门声,他抬起头,看到是她,紧蹙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冷峻的眉眼间染上显而易见的柔和。

“回来了?”他放下文件,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显温和,“河谷镇和东河村那边怎么样?”

姜南星走到他办公桌对面坐下,开始详细汇报今天的情况:“河谷镇大部分农户都已经掌握了防寒要点,正在抓紧施工,预计再有两天就能全部完成。东河村的茶园冬管很到位,叶天他们也很用心……”

她事无巨细地说着,周惟清专注地听着,不时问一两个细节。

等她说完,周惟清才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心疼:“跑了一天,累坏了吧?以后这种下乡,让子航他们多跑跑,你坐镇指挥就好。”

姜南星摇摇头,笑道:“我不累,在现场看着才放心。倒是你,每天都这么晚,文件是看不完的,要注意休息。”她注意到他手边的茶杯空了,自然地起身拿起杯子,去给他续了热水。

“谢谢。”周惟清接过杯子,温热的水汽氤氲了他略显疲惫的脸庞。他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底柔软一片。这种被人惦记、被人关怀的感觉,是他过去八年里从未奢望过的温暖。

“饿不饿?我们回家吧?我昨天包了些馄饨冻在冰箱里,回去煮一下很快。”姜南星提议道。

“好。”周惟清没有任何犹豫,开始动手整理桌上的文件,“回家。”

这样的场景,在十二月的夜晚频频上演。很多时候,姜南星回到大院时,周惟清还在开会或者与人谈话,她便会先回中心办公室,处理一些自己的工作,耐心等待。有时,周惟清结束得早,便会下楼来,靠在中心办公室的门框上,安静地看着她工作的侧影,直到她发现他,相视一笑,然后一起下班。

他们并肩走在冬夜清冷而安静的大院里,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会自然地牵起她有些冰凉的手,揣进自己温暖的大衣口袋里。

“今天顺利吗?”

“还行,就是有个数据需要再核对一下。你呢?那个协调会开得怎么样?”

“有点波折,不过总算达成了共识。”

“那就好……”

回到宿舍家,推开门,温暖的空气夹杂着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是姜南星早上出门前设定好电饭煲煲的汤和饭。

“快去洗手,再炒个青菜就能吃饭了。”姜南星一边换鞋一边说。

“我来炒菜吧。”周惟清挽起袖子,“你歇会儿。”

“不用,很快的。”姜南星把他按在沙发上,“你看会儿新闻,十分钟就好。”

果然,没多久,简单的两菜一汤就上了桌。热腾腾的饭菜下肚,驱散了满身的寒意和疲惫。

吃饭时,姜南星想起白天的事,随口道:“今天在东河村碰到叶天了。”

周惟清夹菜的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向她,眼神平静无波:“哦?他还在村里?”

“嗯,盯着冬管呢。”姜南星语气自然,“他看到我戒指了,还恭喜我们来着。”

周惟清闻言,眼神柔和下来,给她夹了块排骨:“他是个明白人。”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但紧抿的唇角似乎放松了些。

姜南星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甜蜜,故意逗他:“周县长,您这是……放心了?”

周惟清被她戳穿,耳根微红,轻咳一声,板起脸:“吃饭。菜要凉了。”

姜南星忍不住笑出声来,也不再逗他,转而说起牡丹防寒布发放的具体安排。

饭后,两人照例一起收拾。然后偎依在沙发上,姜南星靠在他怀里,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新闻,手指无意识地把玩着他毛衣的扣子。

“惟清,”她轻声说,“虽然冬天很冷,也很忙,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觉得很踏实,很有盼头。”

周惟清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手臂收紧:“嗯。因为希望,就藏在这些冬天的管护里,藏在我们的努力里。”他顿了顿,声音更低沉了些,“也藏在这里。”他握着她的手,按在自己胸口,那里,心跳沉稳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