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简报室的灯光调暗了几分,会议模式自动切换。

墙上的投影屏亮起,显示出帝都瓦尔滕尼亚的地图与外交联络时程。陈彦达坐在主位,神情专注地翻阅终端上同步的文件。

吕明半靠在椅背上,时不时瞥一眼屏幕。

“婚礼定在下个月十五日,地点是帝都中央礼堂。”

陈彦达一边说,一边在屏幕上标出坐标点,“出席者基本上都是帝国高层。”

“按出席人员来看,”吕明接过话头,“这基本上相当于帝国内部会议。”

“没错。”陈彦达点了点头,“所以我们得谨慎挑人。”

他在终端上调出名单模板,开始逐条输入。

“首先是黄佳铭院士,他是这次魔法编程化项目的主要对接人,必须出席。”

“没问题,他代表科研层。”吕明点头。

“第二,伊希拉——她与帝国学术界关系良好,而且她本人也一直想去。”

吕明笑了笑:“她那张脸出现在镜头里,宣传部门肯定会满意。”

“程总指挥肯定走不开,樱花岛的两个小家伙最近也申请了调岗…”陈彦达没理他,“外交处就由我本人前往,负责与皇帝方面的正式接触。”

“那就由让我带两个人负责外围的安保与情报收集。”吕明在终端上打下一行字,“包括帝都的信号监测与会场周边布局,最近弥林星这边和平的很,都快闲出病来了。”

“另外,工程系统组的代表我们也要带上。帝国的工程部在未来几年会成为关键接口。”

“我记得刘梓宁在上个项目中和帝国那边有往来,就让他去。”

陈彦达点头,在名单旁边加注“技术代表”。

“新闻与文化交流方面,派通讯中心的陈筠和一名摄影师。”

吕明抬眼看着那份逐渐增长的名单,低声念了一遍名字。

“黄佳铭、伊希拉、陈彦达、刘梓宁、陈筠,还有我带的两人。”

“七个名额,差不多。”陈彦达合上终端。

“那就这样定。”

“确定好名额后,那边的请柬应该不日就会送来。”

吕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等正式邀请函到了,我再安排一趟提前的安全考察。”

“帝国那边的礼仪你得留意。”

“放心,”吕明笑了笑,“我会带最得体的外套——平时都舍不得穿的那一件。”

————————————

一个月后。

厚重的金色请柬顺着外交联络线送到了新星基地。封蜡上印着瓦尔滕皇室的百合花徽章。

清晨,车队在新星基地的外港集结。

灰白色的特制大巴车与礼宾车辆首尾相连,空气中弥漫着轻微的金属味。

伊希拉坐在第二辆车里,手里还拿着那份请柬,看着窗外的地平线一点点被晨雾淹没。

“真没想到我们会受邀参加这种场合。”刘梓宁坐在她对面,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帝国人的婚礼……听说规模和军典差不多?”

黄佳铭合上终端,神情平静:“这不只是婚礼。帝国的皇帝要让它成为一次‘展示’,展示帝国新政的成果。”

车队很快驶入帝国新修的干线公路。

路面平整得出奇,青灰色的石砖间看不出缝隙。

两侧是新建的路标和石制界碑,间或还能看到休息站与补给点。

“这就是艾蕾娜提到的‘硬化路网’,也是帝国新政的一部分。”陈彦达望着窗外,“据说是皇帝亲自批准的工程——连接主要行省的硬化路面,全长近三万里。”

“看来他们的中央集权正在成形,”吕明插话道,“那些地方的小贵族连路都修不起,现在全都要服从帝都的规划。”

车速保持稳定,窗外的景色逐渐从丘陵地带过渡到广阔的平原。沿途的村庄大多已经翻修,房顶覆着新型防雨瓦,街角能看到魔能路灯。几个孩子追着车辆跑,挥着手喊着他们听不懂的方言。

“这些基础设施变化得真快。”陈彦达看着窗外,有些出神,“上次我来,这些地方还都是碎石路。”

“帝国的动员力在提升。”吕明淡淡说道,“公路一修通,部队、物资、贸易都能统一调度。”

“调度方便了,控制力也就更强。”

天色渐暗,地平线尽头出现了一抹银白色的光。

那是瓦尔滕尼亚的银色砖瓦在夜色中反射出的微光,如同一层薄雾。

车内的通讯器亮起,前方传来通报:“预计两小时后抵达帝都边境,请各位整理证件,准备入境检核。”

“终于要到了。”吕明收起文件袋,半开玩笑地说,“希望这次帝国人准备的欢迎晚宴别太正式,我可不想穿那身硬得像铁皮的礼服太久。”

“带都带了,还抱怨什么。”

一时间,大巴车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车队缓缓驶入瓦尔滕尼亚的外围。

车窗外的景象让所有人一时间都安静下来。

帝国的皇都已经与他们记忆中的模样截然不同。

上次东协使团来访时——那时带队的还是梁绍恒和千早爱音这两位年轻人,瓦尔滕尼亚还保留着典型的魔法中世纪风格——高塔林立,街巷狭窄,照明依靠油灯。

而如今,这些景象似乎正被新秩序一点点取代。

宽阔的环城大道铺上了崭新的硬化石板,分开了车道和人行道的路面被打磨得平滑发亮,道路两侧种满了整齐的行道树,树下嵌着魔能路灯,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配电箱样的魔力节点。

车轮压过地面,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道路两侧,新建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外墙嵌着银色符文管道。

“这……已经有点现代城市的感觉了。”陈筠举起摄像机,拍下些许照片,轻声感叹。

街边的房屋也都翻修过,原本尖顶的哥特式建筑被改造成了平顶结构,窗户更大,甚至安装了玻璃幕墙。

行人穿着混合式服装——上身依旧是传统长袍的样式,下半身却是裁剪合体的裤装和靴子。

畜力车仍然存在,但多数都安装了魔能驱动的辅助装置。

“帝国从我们的城市规划中汲取了灵感。”吕明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点思索,“而且他们将这些灵感运用的很成功,结合了本地的具体情况,而非生搬硬套。”

道路两侧出现了高耸的建筑群,那是帝国新修的行政区。

建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的合金板,上方有一圈环形魔力轨道不断运作,像是维持温度与通风的系统。

城市总体规划是环形扩展模式,外围为工业与居住区,内环则是行政与学术区。

显然他们参考了地球的城市分区理念。

“说明帝国的皇帝确实在推行现代化、城镇化。要在短短几年内完成这种改造,不只是工程能力的问题,更是体制的转变。”

车队经过一座横跨河面的桥梁。

桥身由金属与符文石混合构成,栏杆上镶嵌着淡蓝色的魔能灯。

河面上漂浮着几艘运输艇,船体流线分明,顶部的符文帆不断闪烁。

“这些都是工程部主导的项目吧。”刘梓宁翻看简报。

“是,”陈彦达应道,“据说这条河的防洪与供水系统都已经实现了魔法与机械双重控制。”

车队驶入专供使节的居住区,整洁的街道、排列有序的建筑和身着铠甲的皇家卫队,让整个帝都显得既陌生又熟悉。

“这城市真像是两种文明拼在一起——一半来自古老的魔法,一半来自我们的世界。”

车队内的人无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