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地球之重启 > 第15章 死寂中的脉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宗门传来的第二次紧急警告,如同一盆冰水,将“巡天”号内因“扰断符”取得进展而产生的些微振奋彻底浇灭。

“小心共鸣”!

四个字,却蕴含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含义。他们之前激活信息包的行为,无异于在黑暗森林中点燃了一簇微小的篝火,不仅可能引来了原本的猎手“肃正”,更可能吸引了其他游荡在黑暗中的、未知的掠食者。

穆成立刻下令,终止一切与“肃正”力量波动相关的主动模拟和研究,包括对信息包结构的进一步深度刺激。所有探查手段回归最原始、最被动的监听和记录模式,如同将自己彻底封闭在一个隔绝一切信息交互的茧中。

“巡天”号的隐匿等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除了维持基本生命支持和核心阵法运转所必需的能量外,所有非关键系统全部进入休眠状态。舰体外层的“太虚归尘”符阵被激发到极致,使得巨舰在物质和能量层面都近乎与周围的小行星碎片融为一体,连一丝热辐射和引力波动都极力抹平。

内部,弟子们的半闭关状态转为近乎绝对的静默。神念交流被限制在最小范围,连日常的真元运转都刻意放缓了节奏,生怕一丝细微的能量涟漪穿透层层防护,被外界的“耳朵”捕捉到。

时间在一种近乎凝固的死寂中缓慢流淌。每一刻都像是在悬崖边缘屏住呼吸,等待着不知会从何方而来的审判。

在这种极致的压抑下,对现有数据的再分析成了唯一被允许的“主动”活动。首席分析修士带领着他的团队,将之前捕获的所有信息——从信息包的结构细节,到“肃正”网络的信号特征,再到“金牛座异常回波”中的掠夺意念,甚至包括宗门传来的、关于“逐星者”和古器警示的碎片信息——全部输入“巡天”号的核心推演法阵,进行不带任何能量外泄的纯逻辑推演和交叉比对。

他们试图在这些破碎的拼图中,找到某种内在的联系,某种能够解释这多重威胁并存格局的潜在模式。

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推演后,一个模糊但令人震惊的模型逐渐在法阵中央成形。

那是一个……以“文明”为节点的、动态的星图模型。不同的文明根据其发展模式(科技侧、灵能侧、或其他未知形态)和能级水平,分布在不同的坐标上。

而“肃正协议”,像是一个无形的、覆盖绝大部分星域的过滤器,其触发条件被设定为某个特定的“发展阈值”(如第七智慧阈值),一旦有文明触及,无论其形态如何,都会引来清理。其目的是“归零”,是维持某种宇宙层面的“静态平衡”。

但模型显示,在这个过滤器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动态”。代表“阴影吞噬者”(根据“逐星者”描述和金牛座回波特征命名)的光点,在星图中呈现出一种随机的、跳跃式的移动轨迹,其行为模式更倾向于“掠夺”和“吞噬”高价值文明资源或“火种”,而非全面清理,像是一种宇宙层面的“掠食者”。

而最让穆成在意的是,模型根据古器警示和“逐星者”最后那句“观察者……记录……等待”,推演出了一种更加隐晦的、几乎不与其他节点发生直接交互的存在模式——被称为“观察者”。它们似乎只是静静地记录着一切,包括“肃正”的清理和“吞噬者”的掠夺,其目的完全未知,充满了神秘和不确定性。

“所以,‘肃正’是园丁,负责修剪过于茂盛的‘枝条’;‘吞噬者’是野兽,随机捕食路过的‘猎物’;而‘观察者’……则是躲在暗处的……记录员?”秦岳看着那复杂的模型,声音干涩。

“或许不止是记录员。”穆成目光深邃地注视着代表“观察者”的那片模糊区域,“‘等待’这个词,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意味。它们在等待什么?等待某个特定的时机?还是等待……某个符合它们标准的‘变量’出现?”

他忽然想到了一种可怕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修真文明,因为其独特性,暂时未被‘肃正’立即清理,那么,我们是否也落入了这些‘观察者’的视野?它们记录我们的挣扎,我们的探寻,是否也是在……‘等待’我们成长到某个阶段,或者做出某个特定的选择?”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不寒而栗。他们不仅要在猎枪和野兽的夹缝中求生,还可能从一开始就处于另一个更高级别存在的“实验观察”之下!

就在这时,负责监控核心推演法阵稳定性的弟子忽然发出一声低呼:“长老!推演模型出现异常波动!非计算错误,是……是外部信息注入!”

只见法阵中央的星图模型中,那个代表太阳系、代表地球的光点,毫无征兆地、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不是能量反应,不是物质信号,而是一种更加本源的、类似于……“时空曲率”的极其细微的脉动!这脉动与“肃正”网络的冰冷、与“吞噬者”的暴戾、与任何已知的威胁模式都截然不同,它更古老,更深沉,仿佛一颗早已停止跳动的心脏,在无尽的死亡之后,于最深处传来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悸动!

“来源?!”穆成瞬间来到法阵前,神识死死锁定那微弱的脉动。

“无法精确锁定!脉动似乎源于地球内部……但又仿佛弥漫于整个太阳系的时空结构本身!强度低于任何已知探测阈值,若非推演模型高度敏感,根本不可能被发现!”首席修士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地球……古星……在“归零”了一百三十七万年后,它的“尸体”内部,竟然还有着如此隐秘的“脉搏”?

这脉动意味着什么?是“肃正”清理后残留的某种未知效应?是古星人类文明最后时刻留下的、不为人知的隐秘后手?还是……某种与“肃正”、“吞噬者”、“观察者”都截然不同的、更加古老而强大的存在,所留下的……印记?

穆成感到自己的道心,因这死寂中突然出现的、微不可查的脉搏,而剧烈地震动起来。

危险依旧密布,但这丝脉动,或许是他们在这片绝对黑暗的绝望中,看到的第一缕……真正属于“未知希望”的微光。

尽管这微光,可能通向更深不可测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