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 > 第237集:砂锅里的新花样与藏不住的暖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7集:砂锅里的新花样与藏不住的暖意

老灶台的砂锅刚熬过三轮骨汤,汤底已经浓得像化不开的奶,炎昭用长勺搅了搅,当归和枸杞在汤里打着旋,香气顺着胡同飘出老远,把卖早点的李叔都勾了过来。“耀小子,给我来两串海带结!”李叔举着刚炸好的油条,“用我这油条换,咱两清!”

炎耀正往竹筐里摆新穿的鱼丸,闻言笑了:“您这油条金贵,换三串都成。”他往碗里盛了串海带,又多添了勺汤,“昨儿小宇哥说您胃不好,多喝点热汤暖暖。”李叔捧着碗蹲在灶台边,油条蘸着骨汤吃,嘴里直咂摸:“这汤熬得真到家,比我那口子炖的排骨汤还鲜,里头肯定放了啥秘方。”

“哪有秘方?”胡东东举着串刚炸好的藕盒跑过来,藕盒里塞着肉馅,油星子溅得他手背上都是,“就是张大爷教的,牛骨猪骨混着熬,加把黄豆提香,小火咕嘟五个钟头,汤能不浓吗?”他往砂锅里扔了两串藕盒,“试试这个!新琢磨的,藕盒吸饱汤,咬着咯吱响,比豆腐泡还带劲!”

正说着,小宇背着书包从学校方向走来,校服后襟沾着点粉笔灰,显然是刚帮老师搬完作业本。“炎耀弟弟,今天的串卖得咋样?”他往摊前凑,鼻尖立刻被藕盒的香勾得动了动,“这是啥?闻着比鱼丸还香。”

“新出的藕盒串!”胡东东往他手里塞了一串,“快尝尝,炎昭弟弟调的肉馅,放了点花椒面,带点麻味。”小宇咬了一口,藕的脆、肉的鲜混着骨汤的浓在嘴里炸开,突然眼睛一亮:“比福利院的炸藕盒强!这个能吸汤,吃着不腻。”

放学铃响时,胡同里的学生比昨天还多,队伍从老灶台门口排到了巷尾,手里攥着零钱的、举着练习册占位置的、踮脚往摊前瞅的,热闹得像赶庙会。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个搪瓷杯,杯沿还沾着昨天的汤渍:“阿姨说要带点汤回去煮面条!”戴眼镜的男生拽着同桌往前挤:“快抢藕盒!昨天没吃到,我琢磨了一晚上这味儿!”

炎昭蹲在砂锅边,额头上的汗顺着下巴往下滴,却顾不上擦。他往汤里撒了把新摘的香菜,翠绿的叶子在奶白的汤里漂着,像撒了把碎翡翠。“今天的藕盒得多炸点,”他对炎耀喊,“刚才阿杰打电话,说他们团队要订二十串,说‘吃了老灶台的藕盒,改代码都不脱发了’!”

胡东东收钱收得手都酸了,校服口袋被硬币撑得鼓鼓的,走路时“叮当”响。“小宇哥,你帮我数数这堆钱!”他把口袋往小宇面前一掏,硬币哗啦倒在案板上,“我数到第三遍都不一样,脑子全是藕盒的香味。”小宇笑着蹲下来数,指尖划过枚边缘磨平的五毛硬币,突然说:“这枚钱上周我见过,那个戴眼镜的男生总用它买海带结。”

正数着,突然听见“哎呀”一声,原来是个一年级的小不点被挤得摔了跤,手里的钱撒了一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宇赶紧扶他起来,胡东东则蹲下去捡钱,连滚到砖缝里的一毛硬币都抠了出来。“别哭,”小宇往他手里塞了串鱼丸,“算哥哥请你的,下次来再给钱。”小不点咬着鱼丸,眼泪还没干就笑了,露出颗刚长的小虎牙。

这一幕被站在旁边的家长看见了,她往摊前走了两步,对炎耀说:“给我来十串,啥都要。”她指着小宇,“这孩子心细,你们老灶台的人,实在。”炎耀往她碗里多放了两串藕盒:“送您的,谢您夸我们。”

傍晚收摊时,夕阳把砂锅的影子拉得老长,汤底还在微微冒泡,像一锅永远烧不尽的暖。胡东东趴在案板上数钱,突然喊:“咱今天赚的钱,够给小宇哥买套新校服了!”小宇正帮着收拾签子,闻言脸一红:“我这校服还能穿,把钱留着买骨头熬汤。”

炎昭往砂锅里添了最后一把柴,火苗舔着锅底,映得他眼里亮亮的。“明天咱做萝卜牛肉串,”他说,“张大爷今早送了些牛腩,炖得烂烂的,穿在竹签上,蘸着麻酱吃,保准比藕盒还火。”

炎耀望着砂锅里渐渐沉下去的香菜叶,突然觉得,这老灶台的烟火气,从来都不止是食物的香。是李叔用油条换串的热络,是小不点咬着鱼丸的笑脸,是家长那句“实在”的夸赞,是胡东东数错钱的憨态,是小宇哥悄悄把自己的鱼丸分给别人的暖……这些零碎的瞬间,像砂锅里的食材,混着骨汤的香,熬成了最耐嚼的日子。

灶膛里的火慢慢熄了,留下点余温,像老灶台在轻轻哼着歌。明天一早,这里又会飘起新的香味,等着那些熟悉的、陌生的身影,笑着走来,带着期待,带着惦念,把这烟火里的暖,一口一口,吃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