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赣南 > 第53章 暗涌与深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线天”大捷的余温尚未散尽,冬日的严寒也未能冻结各方势力的暗中角力。“钦差”董某在遭受重创后,果然改变了策略,如同毒蛇般潜伏起来,开始施展更加隐蔽而阴险的手段。而林峰和他的“林字营”,则在巩固胜利果实的同时,将触角伸向更复杂的领域,尝试在这片荆棘之地扎下更深的根,并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暗涌。

董某意识到强攻代价太大,转而采取了“釜底抽薪”之计。他一方面严令各部紧守要点,加固工事,做出龟缩防御的姿态;另一方面,则派遣了大量经过训练的特务、说客,甚至收买了一些亡命之徒和地痞流氓,伪装成逃荒的难民、走村串巷的货郎、乃至游方郎中,悄然渗透进“林字营”的控制区及周边村落。

他们的任务明确: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挑拨“林字营”与民众的关系;搜集根据地的兵力部署、物资储备、核心人员活动规律等情报;寻找意志不坚定者,进行利诱或威胁,发展内线;甚至策划针对林峰、赵永贵等核心人物的暗杀。

一时间,根据地内暗流涌动。清水溪镇边缘的一个村子,夜间出现了煽动抗粮的匿名标语;白石洼附近,有货郎神秘地向孩童打听“老总们”住在哪里;甚至老鸦洞外围的哨兵,都遭遇过不明身份的冷枪袭击(未命中)。

面对这股无形的暗流,林峰和赵永贵迅速应对。

1. 成立保卫机构: 由赵永贵亲自牵头,从核心小组和忠诚可靠的老兵中挑选精干人员,组建了内部的“保卫科”,专门负责反特、肃奸和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2. 发动群众,织就天网: 赵永贵将反特斗争与群众工作紧密结合。他在各村召开群众大会,揭露敌人的阴谋,讲解识别特务的方法,号召“家家防火,户户防特”。他建立了秘密的群众情报网,鼓励村民发现可疑人员和情况立即通过民兵向保卫科报告。一时间,根据地的百姓都成了警惕的眼睛,让特务寸步难行。

3. 严厉惩处与宽大教育相结合: 对于抓获证据确凿、负有血债或顽固不化的特务分子,公开审判,坚决处决,以儆效尤。对于被胁迫或受蒙蔽、情节较轻且有悔改表现者,则进行教育改造,给予出路。这种区别对待的策略,有效分化瓦解了敌人的渗透力量,也教育了广大群众。

一场无声的较量在根据地的每个角落展开。保卫科在群众协助下,接连破获了几个特务小组,清除了内部个别被腐蚀动摇的分子,狠狠打击了董某的渗透阴谋,使得根据地的内部环境更加纯净,民众对“林字营”的信任度不降反升。

在应对暗处威胁的同时,林峰和赵永贵并未放松对根据地本身的建设。他们深知,唯有让民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赢得最坚实的支持。

赵永贵推动的“减租减息”在几个基础较好的村庄取得了初步成效,贫苦农民得到了实惠,生产积极性提高。他进一步尝试组织“互助组”,引导农民在农忙时换工互助,提高了生产效率。林峰则指示技术组和胡铁匠,重点研究改良农具,比如打造更轻便耐用的铁犁、镰刀,并尝试制作简易的水车,用于冬季农田的蓄水保墒。

经济方面,除了继续鼓励手工业,林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建立属于“林字营”的、可控的贸易渠道。他通过秘密关系,联系上了一些对北边军阀统治不满、且有冒险精神的行商。由根据地提供保护,这些商人负责将山里的药材、兽皮、手工纺织品等特产,冒险运往未被严格封锁的区域销售,再换回根据地急需的食盐、火油、洋钉(铁钉)等工业品。这条脆弱的贸易线风险极大,却如同给封闭的根据地打开了一扇微小的透气窗,部分缓解了物资匮乏的压力。

“林字营”的声威,随着“一线天”大捷和根据地的稳固,逐渐传到了更远的地方。一些活跃在赣南、闽西交界地带的其他小型反抗武装或土匪山寨,开始注意到了这支异军突起的队伍。

首先派来使者接触的,是盘踞在武夷山支脉、号称“黑风寨”的一股悍匪。其首领座山雕,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师爷,带着礼物(几张兽皮和一小袋金沙),来到老鸦洞外围的联络点,表达了“互为犄角,共同发财”的意思。

林峰和赵永贵、陈石头(已带领分队返回休整)仔细分析了情况。

“座山雕是积年悍匪,打家劫舍,绑票勒索,无恶不作。跟他们合作,有损我们的声誉,也会失去民心。”赵永贵首先表态,态度鲜明。

“但他们熟悉周边地形,人马也不少,如果能争取过来,或者至少让他们保持中立,对我们应对董某的压力有好处。”陈石头从军事角度考虑。

林峰沉吟片刻,做出了决策:“接触可以,合作免谈。明确告诉他们的使者,我们‘林字营’是穷苦人的队伍,不打穷人,专打欺压百姓的军阀恶霸。如果他们愿意改邪归正,我们可以提供一条出路;如果还想继续为匪,那就井水不犯河水,但若敢骚扰我们保护下的百姓,定斩不饶!”

这番不卑不亢、划清界限的回应,让座山雕碰了个软钉子,也向周边势力清晰地表明了“林字营”的立场和原则。

与此同时,苏澈那边的“合作”提议也变得更加具体。新的密电中,他隐晦地提出,希望“林字营”能在明年开春后,在赣南地区“制造一次足够规模的军事行动”,以牵制北边兵力,配合广州方面“在其他方向的战略部署”。

这无疑是想将“林字营”彻底绑上他们的战车。林峰的回电依旧谨慎,既未答应也未拒绝,只强调当前重点是巩固根据地、恢复实力,并“期待贵方先前承诺的、关于敌军更详细之情报支援”。

暗涌、深耕、远交……“林字营”在胜利之后,迎来的并非坦途,而是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林峰站在地图前,目光越过老鸦洞,投向更广阔的赣南乃至闽西。他知道,想要真正在这乱世中立足,仅靠现有的根基还远远不够。下一步,是如何在坚持自身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利用各方矛盾,进一步发展壮大,将这片深耕的沃土,拓展成足以抗衡风暴的坚实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