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赣南 > 第38章 根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澈的回电经过小豆子连夜破译,内容简短而意味深长:“雏鹰展翅,可喜。‘粮草’已在途中,置于老地方。望善用,静待风云。”

没有过多询问,没有质疑他们如何幸存,只是确认了他们的存在并继续提供了支持。这种态度让林峰稍稍安心,但也更加警惕——广州方面所图甚大,现在的投入,未来必然要求丰厚的回报。

几天后,陈石头亲自带人,在预先约定的“老地方”(另一处更偏远的山谷)取回了苏澈送来的“粮草”。数量比上次更多,除了急需的药品、电池和一批五金工具外,竟然还有二十支崭新的汉阳造步枪和数千发子弹,以及一批粮食和盐。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极大地缓解了林峰团队的生存压力和装备困境。

实力的恢复,带来了新的问题。原本只有十几人的小团体,在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据点和物资后,开始吸引周边的目光。

最先来投靠的,是附近山村的两个年轻猎户。他们受够了王连长手下兵痞的盘剥和北边溃兵的骚扰,听闻山里有一伙“好汉”专门跟官府和北兵作对,还打了好几次胜仗,便慕名而来。

“俺们没啥本事,就会打枪,跑山路。求好汉收留,给口饭吃,跟着你们打那些王八蛋!”两个猎户皮肤黝黑,眼神里带着山里人的淳朴和一丝野性。

陈石头有些意动,看向林峰。林峰没有立刻答应,而是仔细询问了他们的来历、家庭情况,以及为何要反抗。他需要的是志同道合、能够信任的战士,而不是单纯的武力。

经过一番考察,林峰收下了这两人,但他们需要经过观察期。

紧接着,又有零星的溃兵(主要是之前被击溃的王连长部下,不愿再回去受气)和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前来投奔。队伍的人数缓慢增加,很快就突破了三十人。

人员的复杂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来源的人心思各异,有单纯为了活路的,有想报仇的,也有浑水摸鱼的。原有的那种基于生死与共的纯粹信任开始受到冲击。

林峰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天晚上,他召集了陈石头、小豆子等最初的核心成员。

“咱们的人多了,是好事,也是坏事。”林峰开门见山,“人多力量大,但心要不齐,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甚至可能从内部垮掉。”

陈石头挠了挠头:“那咋办?立规矩?谁不听话就揍他?”

“光靠打骂和规矩不够。”林峰摇头,“得让他们明白,我们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要打仗,为谁打仗。不能只是为了吃饭活命。”

小豆子若有所思:“峰哥,你是说……得像书上说的,要有个‘主义’?”

“可以这么理解。”林峰点头,“我们需要让所有人拧成一股绳,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这件事,光靠我一个人不行,石头要管训练和打仗,小豆子要管技术。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的人,来做这件事。”

他将目光投向一个平时话不多,但识文断字、做事沉稳的老兵——赵永贵。他原是县保安团的一个文书,因不满上司克扣军饷欺凌百姓,在一次冲突后逃进了山,后来辗转加入了林峰的队伍。

“永贵,你读过几年书,明事理。从今天起,你来当咱们队伍的‘政委’。”林峰郑重地说道,“你的任务,就是管好大家的思想。要让大家知道,我们不是土匪,我们是为了让咱穷苦老百姓能活下去,不被欺负,才拿起枪的!要讲清楚王连长、北边军阀为什么该死,我们为什么要反抗。”

赵永贵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这个职责的重要性,他挺直了腰板:“峰哥,我……我怕做不好。”

“边做边学。”林峰鼓励道,“就从给大家讲讲你当初为什么离开保安团开始,从咱们那些牺牲的兄弟是为了什么开始讲起。”

于是,在林峰的队伍里,“政委”这个角色被正式设立起来。赵永贵开始了他的工作,最初只是利用休息时间,给大家读一些简单的告示(自己编写的),讲一些浅显的道理,组织大家讨论为什么受苦,谁是敌人。方式虽然粗糙,却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思想的种子,开始在这支新生的武装力量中悄然播撒。队伍的整合,不仅仅是人数的增加,更是灵魂的塑造。林峰深知,这才是他们能否真正扎根、壮大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