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 > 第275章 丰饶之土,生命之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5章 丰饶之土,生命之泉

文明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雨林浓密的冠盖。

南洋城便已经从沉睡中苏醒,被一种充满活力的喧嚣所包裹。

在城市东边的河湾处,一片新开辟出的浅水滩涂,此刻正人声鼎沸。

这里是杨氏族人的地盘——南洋城第一座人工养殖场。

“嘿!杨林家的!你那边的鱼笼该起了,我看里面的石斑都快把笼子撑破了!”

一个皮肤黝黑的壮汉,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冲着岸边喊道。

岸上,那个曾经羞涩地接过猎人鹿腿的姑娘杨林,如今已是这片养殖场的总负责人。

她的脸上带着自信而干练的笑容,大声回应道:“杨虎叔,急什么!没看见我这边正在清点昨天收的虾苗吗?今天下午潮水最高的时候再起笼,能多捞一倍!”

在他们的周围,几十名杨氏族人正忙碌地劳作着。

他们利用潮汐的规律,用竹子和藤网在河湾里围出了一片片巨大的养殖区。

他们将捕捞来各种鱼、虾、蟹的幼苗,投入其中。

再将厨房的残羹剩饭、屠宰场废弃的动物内脏,作为天然的饲料,投喂下去。

这片富饶的热带水域,回报给他们的,是惊人的收获。

仅仅三个月,当初投放的那些只有手指大小的虾苗,如今已经长成了巴掌长的斑节对虾。

那些瘦小的石斑鱼苗,更是个个膘肥体壮,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而在城市西侧的山坡上,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南氏族人在这里开辟出了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同绿色的波浪,从山脚一直蔓延到山腰。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植物清新的气息。

“南塔!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芋头地要多浇水,看你那边的叶子都快耷拉下来了!”

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开拓者,正对着那个名叫南塔的少年大声训斥。

南塔,就是当初那个被母亲南卡从熊口下救出的孩子。

如今的他,早已褪去了胆怯,晒得一身古铜色,结实得像一头小牛。

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立刻提起木桶,飞快地跑向引水渠。

这片土地,慷慨得令人难以置信。

从铜都城带来的小米和水稻种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

湿热的气候让它们一年可以成熟三季。

而木青发现的那些本地作物,更是疯狂地生长。

埋下一块芋头,半年后就能收获满满一筐。

插下一截甘蔗,那甜蜜的汁液便足以让全城的孩子欢呼雀跃。

更不用说那些挂在树上,仿佛永远也摘不完的香蕉、芒果和菠萝蜜。

过去在铜都城,粮食是维系生存的根本,是悬在每个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在这里,食物的富足,已经到了一种近乎奢侈的地步。

丰饶的物产,让南洋城的发展彻底摆脱了生存压力的束缚,驶入了快车道。

然而,真正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不仅仅是食物。

而是生命本身。

新生的啼哭,是城市最动听的交响乐。

城中心的公共卫生所,是南洋城最繁忙,也是最受敬畏的地方。

它的“前身”,只是当初临时为阿露接生搭建的茅草棚。

但现在,它已经扩建成了一座拥有数个独立房间、由石块和硬木搭建而成的坚固建筑群。

木青是这里负责人,在这里,她培养了一支医疗团队。

此刻,一间宽敞明亮的“产房”内,一场小小的“奇迹”正在上演。

“用力!再加把劲!已经看到头了!”刘萱的声音冷静而充满鼓励。

她身边,两个经过严格训练的柳氏姑娘,正熟练地辅助着她。

一个用温水擦拭着产妇额头的汗水,一个准备着刚刚用沸水煮过的亚麻布和剪刀。

产床上,一个年轻的开拓者妻子正咬紧牙关,做着最后的冲刺。

与当初阿露难产时的凶险和混乱不同,如今的每一次接生,都像一场精密计算、有条不紊的科学流程。

从产前检查,到孕期营养指导,再到产时的消毒与助产,以及产后的护理……

木青将何维传授给她的现代知识,结合本地的草药,制定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标准流程。

“哇——!!”

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又一个新生命降临了。

产房外,孩子的父亲焦急地踱着步。

当听到哭声的那一刻,这个在雨林中面对云豹都未曾皱眉的汉子,眼眶瞬间红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恭喜!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刘萱抱着包裹好的婴儿走了出来,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在南洋城上演一次。

没有了难产的恐惧,没有了新生儿因感染而夭折的悲剧。

在充足的营养和科学的医疗保障下,南洋城的人口,迎来了爆炸性的增长。

当初跟随何维抵达这片土地的开拓者,加上被吸纳的柳江人,总人口不过一千出头。

而如今,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新生婴儿,就已经超过了一百名!

这个数字,在统计报表上或许并不起眼。

但对于一个新生文明而言,它代表着最坚实的基础,最蓬勃的未来。

每一个婴儿的啼哭,都像一声号角,宣告着南洋城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已经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知识的传承,是文明最坚韧的根基。

在卫生所的另一侧,是木青的“草药研究室”和“公共卫生防疫站”。

这里更像是一个科学的圣殿。

墙壁上挂满了经过干燥处理的植物标本,每一份都用木炭在陶板上标注了名称、功效和采集地。

桌子上摆放着一排排陶罐,里面浸泡着各种用于治疗和消毒的药剂。

空气中,混合着草药的清香和石灰水淡淡的气味。

“记住,所有从雨林里带回来的伤员,第一步,永远不是包扎,而是清洗!”

木青的声音严肃而清晰。

她的面前,站着十几个年轻的学徒,他们大多是从心思缜密的柳氏和南氏族人中挑选出来的。

“用煮沸过的盐水,反复冲洗伤口。”

“把里面的泥土、碎叶,所有你们能看到的东西,都清理干净。”

“这一步,比你们用任何珍贵的草药都重要!”

她举起一个陶罐,里面装着一种捣碎的绿色植物泥。

“这是‘三叶草’,我最近发现的。它本身没有太强的药效,但它研磨出的汁液,有非常好的清创效果。配合盐水,可以大大降低伤口腐烂的风险。”

接着,她指向角落里一口正用慢火熬煮的大锅。

“而那个,”她继续说道,“是我们最新的药膏。我们叫它‘黑膏药’。”

“它是用树脂、木炭粉和几种特定的草药熬制而成。”

“它能在清洗过的伤口上,形成一层无菌、防水的密封层,保护伤口不受雨林的湿气和蚊虫侵扰。”

“有了它,即便是很深的伤口,也能免于溃烂,顺利愈合。”

这不仅仅是几句教导,这是一场革命。

在一个小小的刮伤就可能导致致命感染的史前时代,木青正在为这个新生的文明,奠定消毒与无菌伤口处理的基石。

她的工作,正在将“医学”这个概念,从虚无缥缈的巫术,转变为科学。

正因如此,那些曾经频繁发生的、因狩猎意外、毒虫咬伤和热带疾病导致的死亡,急剧下降。

南洋城居民的平均寿命正在提升。

在这里出生的孩子们不仅安然度过了脆弱的婴儿期,而且茁壮成长,比之前的任何一代人都要强壮、健康。

充足的食物、爆炸性的出生率,以及急剧降低的死亡率,共同创造了一个良性的增长循环。

南洋城的规模持续扩大,散发出充满活力的进步气息。

那片曾经恐怖而致命的迷宫般的雨林,如今正在被驯服。

它的富饶被开采,它的危险被系统性地化解。

曾经那种挣扎求生的日常,已经转变为一场自信昂扬的文明进军。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何维和他的追随者们,不仅仅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家园,他们更是亲手铸造了一座伊甸园。

一个在这片热带土地上,以先进知识与丰饶自然资源为基石,茁壮成长、欣欣向荣的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