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光号”在遭遇战后,迅速撤离了交战空域,开启了最高级别的隐匿模式,如同一粒尘埃般漂浮在虚空之中。舰内的损伤管制小组在紧张地修复着战斗造成的创伤,而另一项更为重要的工作,则在高度隔离的分析室内同步进行——对那唯一被捕获的阴影探测器进行拆解分析。
分析室外,林宸、苏慕雪、孙毅、赵玥等战斗核心成员,通过高强度观察窗,密切关注着内部的进程。陈铭带领着技术团队,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操作着各种精密仪器,正小心翼翼地尝试拆解那团被能量网束缚、依旧散发着不祥波动的暗影。
过程并不顺利。探测器的外壳并非实体金属,而是一种介于能量与物质之间的诡异状态,常规的物理切割工具几乎无效,强行使用高能激光又恐引发不可控的能量湮灭。
“尝试用反向灵能频率进行共振分解。”陈铭通过内部通讯器指挥,声音透过面罩显得有些沉闷。
技术员们调整着设备,发出特定波段的灵能波纹。起初,暗影外壳剧烈波动,仿佛要挣脱束缚,但随着频率的精确调整,外壳开始如同遇到沸油的冰块般,缓慢地、被动地消融、剥离。
技术层面带来的压迫感从一开始就笼罩着整个分析过程。这绝非他们认知中的任何一种技术路线。
当外壳被成功剥离,露出内部结构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没有常规的电路板、引擎或能源核心。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断缓慢旋转、由无数细密黑色晶格构成的复杂多面体,其中心包裹着一团不断坍缩又膨胀的、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的“虚无之点”。无数如同神经索般的暗影能量线,从这个核心蔓延至探测器的各个“功能”末端。
“能量读数……是负值!”一名技术员的声音带着惊骇,“它在持续散发负能量场!驱动它的,是一种……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虚空能’!与我们已知的、基于物质与能量转化的所有正向能量体系……截然相反!”
认知体系被颠覆的冲击,让观察窗外的众人都感到一阵心悸。这就像生活在阳光下的生物,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绝对黑暗”的概念。
“结构扫描显示,其材质……在微观层面,呈现出一种‘有序的混沌’。”陈铭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它似乎在不断地从周围空间中‘抽取’某种我们无法感知的基底能量,并通过其核心转化为这种负能量或虚空能。其攻击方式,也并非释放能量,而是……‘注入’负能量,引发目标物质与能量的结构性崩坏和‘被吞噬’。”
他调出之前战斗的数据,指着被阴影攻击侵蚀的护盾区域:“看这里,不是被击穿,而是护盾能量被‘中和’、‘抹除’了,连带着物质结构也发生了类似那片残骸的‘老化’现象。”
线索串联起来,指向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
“它们……以‘吞噬’为生。”苏慕雪清冷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分析室内外的死寂,“吞噬能量,吞噬物质,甚至……吞噬文明。那片残骸所属的文明,很可能就是被这种力量彻底‘消化’掉了。这些探测器,不过是其延伸出来的……‘触须’,或者‘觅食的工具’。”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脊背发凉。一个以“吞噬”其他文明为生存方式的恐怖存在?这完全超出了他们对生命、对文明形态的理解范畴。揭开冰山一角的恐惧,远比面对一个强大的、但可以理解的敌人更加深邃。
然而,恐惧之中,也孕育着找到研究方向的兴奋。
“至少,我们现在知道敌人使用的是什么性质的力量了。”林宸沉声道,目光锐利地盯着那诡异的探测器核心,“负能量,虚空能……既然存在,就必然有与之对抗、甚至利用的方法。启明族或许留下了相关的信息。”
“我们需要立刻分析这种能量的具体属性,寻找其弱点或干扰方式。”陈铭接口道,技术人员的本能让他迅速从震惊中恢复,投入到对未知技术的破解中,“这或许是我们在未来对抗中,唯一可能取得优势的突破口。”
团结结合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战斗团队提供了第一手的实战数据和被捕获的样本,技术团队则凭借其专业知识进行深度解析,共享信息,共同分析威胁。没有指责,没有推诿,只有为了生存而凝聚在一起的智慧与力量。
分析室内外,虽然气氛依旧凝重,但一种目标明确的坚定,正在逐渐取代最初的茫然与恐惧。他们窥见了敌人庞大身影的一斑,虽然可怕,但不再是完全的未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是为了在那吞噬一切的黑暗面前,争取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