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混元哪吒得道传 > 第51章 劫数将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混沌青莲的光晕还未从指尖散尽,哪吒已站在乾元山金光洞的石阶前。洞府外的迎客松被山风压得低垂,松针上凝结的露珠在青光中滚动,坠落在石阶上时,竟化作细小的符文 —— 那是太乙真人布下的护山大阵,此刻正随着他体内的青莲灵力轻轻震颤。

“进来吧。” 洞府深处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酒葫芦碰撞的轻响。哪吒推开石门的刹那,浓郁的酒香混杂着莲香扑面而来,案几上的青铜鼎正冒着袅袅青烟,鼎中插着的三炷香烧出笔直的烟线,在空中组成 “静” 字符文,将呼啸的风声隔绝在外。

太乙真人盘腿坐在蒲团上,拂尘搭在膝头,平日里总是敞开的道袍此刻系得严严实实。他面前的石桌上摆着三卷竹简,最上面的一卷摊开着,竹片上的朱砂字还未干透:“量劫者,天地新陈代谢之法也。清者升而为神,浊者沉而为魔,中庸者留于人间 ——”

“师父。” 哪吒在蒲团上坐下,掌心的混沌青莲虚影渐渐收敛。他能感觉到师父的灵力有些紊乱,拂尘尾端的白毛微微颤动,这是心绪不宁的征兆。洞府穹顶的夜明珠光芒忽明忽暗,映得太乙真人脸上的皱纹像深不见底的沟壑。

太乙真人拿起酒葫芦灌了口酒,酒液顺着胡须滴落,在石桌上晕开深色的痕迹:“你眉心的印记,为师已经看见了。” 他用指尖蘸着酒液在桌上画了个圆圈,“紫霄宫那帮老家伙,终究还是把你推到了风口浪尖。” 圆圈里突然浮现出模糊的星图,与紫霄宫圣人眸中的周天星斗隐隐相合。

哪吒看着星图中闪烁的红点:“封神量劫到底是什么?他们说要经七劫磨练,可连劫数是什么都没说。” 丹田的青莲虚影突然发热,他想起父亲临走时的眼神,那里面藏着的忧虑,比面对石矶时还要深重。

太乙真人突然将酒葫芦重重顿在桌上,洞府的石门发出嗡鸣:“哪有什么定数!” 他抓起摊开的竹简扔过来,“你自己看 —— 三千年前景色,巫妖大战也是这么开始的!所谓量劫,不过是天道借生灵之手,重新划分三界的蛋糕!”

竹简上的朱砂字在接触到哪吒灵力的瞬间突然亮起,浮现出鲜活的画面:披甲的巫族举着巨斧劈开山脉,背生双翼的妖族在云端射箭,血流成河的战场上,有莲花形状的光点从尸骸中升起,融入天空的裂缝 —— 那光点的气息,竟与混沌青莲完全相同。

“巫妖大战时,也有混沌青莲?” 哪吒的指尖在竹片上颤抖。画面里的莲光点正在被两个身影争夺,一个身披龙鳞甲胄,一个手持白骨幡,两人的气息分别与敖广、石矶有着惊人的相似。

“混沌青莲是天地根,每到量劫就会现世。” 太乙真人的声音低沉下来,他从袖中摸出块龟甲,龟甲上的裂纹与老郎中的信物如出一辙,“上次是帝俊和蚩尤争,这次轮到你们了。魔族想借青莲的根毁灭三界秩序,而玉虚宫 ——” 他突然停住,抓起酒葫芦猛灌几口。

洞府外的风声突然变得尖锐,像是有无数冤魂在嘶吼。哪吒走到洞口掀开帘布,看见乾元山的夜空已被染成暗紫色,原本清晰的星斗全部隐去,只有西方的天空悬着颗血红色的星辰,星辰周围的云气正在凝结成骷髅形状。

“是灾星‘蚩尤’。” 太乙真人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后,拂尘指向那颗血星,“此星现世,意味着人间将有刀兵之灾。石矶在骷髅山布的聚魔阵,已经引动了上古怨念。”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难以察觉的疲惫,“你母亲当年就是因为算出这个,才执意要你以莲花为身 —— 莲性至洁,能避血煞。”

哪吒的混天绫突然自动缠上他的手腕,绸缎上的莲花纹全部竖了起来。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模样,她抓着自己的手在锦缎上绣莲花,指尖的血珠滴在绸缎上,晕开的痕迹与此刻血星的形状完全相同。那时他以为是巧合,现在才明白,那是母亲用生命留下的预警。

“七劫具体是什么?” 哪吒转身看向太乙真人,眸中的光芒比洞外的血星还要明亮,“是和石矶的战斗,还是魔族的陷阱?”

太乙真人将龟甲扔给他:“自己卜一卦。” 龟甲落在哪吒掌心的瞬间,突然裂开新的纹路,裂纹组成的图案里,有燃烧的城池,有沉没的龙宫,有断裂的莲花,最显眼的是片模糊的人间街巷,街上的人影都背着行囊,像是在逃难。

“第一劫是‘人间劫’。” 太乙真人指着燃烧的城池图案,“陈塘关很快会出事。不是魔族攻击,而是人心涣散 —— 当恐慌比魔气更可怕时,城池就会自己垮掉。” 他拿起第二卷竹简,上面画着许多小人,有的在抢粮,有的在拆房,有的跪在地上祈祷,“这是最难渡的劫,因为你要对抗的不是敌人,是自己守护的人。”

龟甲上的纹路突然流动起来,沉没的龙宫图案渐渐清晰。哪吒看见无数鱼群从海底浮起,翻着白肚漂在水面,海水中的黑色丝线正在缠绕陈塘关的城墙 —— 那是聚魔阵散发的魔气,正在通过地下水脉渗透进人间。

“第二劫是‘水族劫’。” 太乙真人的指尖在龙图案上点了点,“东海龙族已经被魔气污染,敖广正在硬撑。但再这样下去,他们要么变成魔蛟,要么就会冲上岸抢夺生机 —— 到时候你帮人还是帮龙?”

哪吒握紧了龟甲,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想起归墟里的龙族骸骨,想起青铜镜里敖丙被绑在祭坛的模样,丹田的青莲虚影突然发出悲鸣。这哪里是磨练,分明是要让他在守护的人和生灵之间做选择。

“剩下的五劫,连龟甲都算不清。” 太乙真人收起竹简,洞府的烛火突然爆出灯花,“天道讲究变数,若是一切都能算到,量劫也就失去意义了。” 他从案几上拿起个小玉瓶,里面装着半瓶青色的液体,“这是我用莲心露炼的凝神丹,能在你灵力紊乱时稳住心神。但记住,丹药只能救急,真正能渡劫的,是你自己的心。”

玉瓶接触到掌心的瞬间,哪吒突然听见细微的碎裂声。龟甲上的人间街巷图案里,出现了个熟悉的身影 —— 是老郎中!他背着药箱走在逃难的人群里,手里拿着的幡旗上写着 “悬壶济世”,旗角却缠着块青绿色的玉石,正是遗迹石门上的双头鸟图腾碎片。

“他还活着!” 哪吒的声音有些发颤。龟甲上的老郎中突然转向他的方向,浑浊的眼睛里闪过青光,像是在传递某种信息。药箱里滚出几粒药丸,在地面化作新的符文,组成 “西”“行” 两个大字。

太乙真人看着龟甲上的符文,突然叹了口气:“看来你该下山了。” 他从墙上取下柄桃木剑,剑鞘上刻着简单的莲纹,“这是我年轻时用的佩剑,能斩虚妄,辨人心。你去人间走走,看看真正的疾苦,比在山上练十年功有用。”

哪吒接过桃木剑,剑柄的温度与火尖枪截然不同,带着草木的温润。他突然明白太乙真人的用意 —— 所谓历练,不是去寻找对付魔族的方法,而是要明白自己为何而战。就像老郎中明明可以隐居,却选择留在陈塘关;就像龙族明明可以逃离,却选择死守归墟。

“师父放心。” 哪吒将桃木剑别在腰间,混沌青莲的虚影在身后轻轻舒展。洞府外的血星突然闪烁了一下,光芒竟柔和了几分。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不仅是魔族的刀兵,更是人心的考验,但此刻握着剑柄的手心,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安稳。

太乙真人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腹在他掌心的莲纹上轻轻摩挲:“记住,无论看到什么,都别丢了这份心。” 老神仙的眼眶有些发红,平日里总是带着笑意的脸上,此刻只剩下郑重,“封神榜上的名字是死的,但守护的心是活的。”

走出金光洞时,山风已经带上了暖意。哪吒回头望去,乾元山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渐清晰,金光洞的石门正在缓缓关闭,门楣上的 “金光” 二字在朝阳下闪着微光,像是师父在无声地送别。他摸了摸怀中的桃木剑,剑鞘的莲纹与混沌青莲产生共鸣,在衣襟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山下的官道上已经有了行人,挑着担子的货郎、背着行囊的书生、牵着牛羊的农夫,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奔波的疲惫,却又透着对生计的期盼。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追着滚远的风筝,风筝线在风中划出的弧线,竟与《莲心诀》的灵力轨迹有几分相似。

“这就是人间。” 哪吒收起风火轮,学着凡人的模样步行在官道上。混沌青莲的光芒收敛在体内,只有混天绫还在袖口露出半寸红绸,像朵悄然绽放的花。他知道前路的劫难正在等着自己,但看着小姑娘追回风筝时的笑脸,突然觉得那些所谓的劫数,或许也没那么可怕。

西去的官道上,一个背着桃木剑的少年身影渐渐远去,腰间的酒葫芦随着脚步轻轻晃动,里面装着的不仅是太乙真人给的凝神丹,还有乾元山的莲香,和一颗准备好迎接人间百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