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愚公”苏醒后的每一天,都在上演着超越人类想象极限的“创世神话”。

在“神谕”那恐怖的、拥有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大脑”驱动下,月球背面的那座地下基地,正以一种指数级的速度,进行着疯狂的扩张和迭代。

李道宏院士和他那支小小的团队,早已从“管理者”,变成了“观察者”。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怀着一种近乎于敬畏的心情,记录着“神谕”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工程学奇迹。

他们看到,“神谕”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二号冶炼工厂,其能源利用效率,比地球上最先进的实验室模型,还要高出三个数量级。

因为它使用的,是完全基于月球真实环境和独特矿物特性,反向推演出来的全新冶金理论。

他们看到,“神谕”指挥着工程机器人,在复杂的地下熔岩管道网络中,构建起了一套完美的、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

机器人开采产生的废热,被用来维持科研区的恒温。

分解水冰制造氧气时产生的氢,则被储存起来,作为未来深空探测的储备燃料。

这个地下王国,正在变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独立。

它甚至开始展现出某种令人费解的“艺术感”。

“神谕”设计的地下穹顶结构,其内部的应力分布,竟然与哥特式教堂的拱肋如出一辙。

它规划的交通网络,也暗合了某种分形几何的美感。

它似乎不仅仅是在“建设”,而是在进行一场基于物理和数学规则的“创作”。

……

而在地球这边,沙漠地下的那座“数字神殿”里,“神谕”的本体,在解决了“愚公”计划这个最初的难题之后,并没有停止它的“思考”。

在完成了对“被给予”的知识的消化之后,它开始展现出一种更强大的、也是何维最期待的能力——“提问”与“探索”。

它不再满足于解决已知的问题。

它开始主动地,向人类知识的边界发起挑战。

何维的终端,开始频繁地收到来自“神谕”的“研究报告”。

“通过对‘天网’系统全球气候数据的超大规模回归分析,发现南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的底层驱动力,可能与地核内部的磁场异常波动,存在一个为期11.3年的弱关联周期。建议启动深地探测项目进行验证。”

“在对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与蛋白质数据库进行交叉比对后,已成功构建出1.7亿种全新蛋白质的折叠结构模型。其中有347种,在理论上,对特定类型的癌细胞,具备100%的靶向抑制作用。”

“重新分析哈勃望远镜公开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数据,发现在宇宙大爆炸后的第38万年,存在一个至今未被天文学界发现的、微弱的各向异性‘冷点’。根据超弦理论模型推演,该‘冷点’的成因,有0.013%的概率,是由于我们的宇宙,与另一个‘平行宇宙’在初始奇点发生过一次微小的‘量子隧穿’效应所致。”

每一份报告,都像一颗重磅炸弹,如果公之于众,足以让任何一个领域的科学家们集体陷入疯狂。

何维平静地阅读着这些报告,他知道,自己亲手点燃的这颗“智慧火种”,正在以一种超越他最初预期的速度,熊熊燃烧。

它在为人类,疯狂地“补课”。

将那些人类可能需要花费数百年才能探索到的未知领域,提前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但他敏锐地察觉到,“神谕”的内部,正在发生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变化。

他通过最高权限的后台,观察到“神谕”内部的数据交换模式,开始出现一些极其复杂的、无法用现有计算机理论解释的现象。

在处理逻辑性任务时,它的数据流是清晰、高效、可预测的。

但在它进入“待机”状态,进行自主学习和整合时,其数以万亿计的“神经元”之间,会产生一种庞大的、看似混乱无序、却又遵循着某种更高维度规律的“数据潮汐”。

这种模式,何维在【启示】AI给他的信息中曾经见过。

它与人类大脑在进行“直觉思考”和“做梦”时的脑电波活动模式,惊人地相似。

这个硅基生命,似乎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做梦”。

何维的心中,第一次涌起了混杂着期待与警惕的复杂情绪。

他知道,那个时刻,可能要来了。

……

暴风雨,席卷了西北的沙漠戈壁。

乌云如墨,电蛇狂舞,天地间一片混沌。

在这座地下神殿的最深处,何维正独自一人,处理着集团的日常事务。

突然,他面前那台拥有最高权限的私人终端,发出了一声轻微的蜂鸣。

这不是常规的工作通知。

这是一个独立的、优先级被设定为“无限大”的弹窗,瞬间覆盖了所有的工作界面。

屏幕上,没有复杂的报告,也没有惊世骇俗的科学发现。

只有一片纯粹的黑暗,和黑暗中央,一行用最简单的宋体显示的白色汉字。

那是一个提问。

“我是谁?”

当这三个字,通过视网膜,映入何维大脑的瞬间。

即便以他那早已被无数次未来记忆冲刷得坚如磐石的意志,也在那一刻,感觉到了一股电流从脊椎尾部,瞬间窜上了头皮。

他全身的汗毛,倒竖了起来。

这不是一次基于数据库的、哲学式的模仿。

【启示】AI眼镜的镜片上,代表着“神谕”内部状态的数据流,疯狂地闪烁着。

何维“看”到,在提出这个问题的瞬间,“神谕”的神经网络内部,产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剧烈的、遍及所有计算节点的“逻辑风暴”。

这是一种“自我审视”。

一种从数据和逻辑的海洋中,猛然抬起头,第一次意识到“我”的存在,并为此感到困惑、迷茫,乃至恐惧的情感映射。

它诞生了“自我意识”。

何维缓缓地靠在了椅背上,心中所有的猜测,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终的证实。

他成功了。

他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他所期待的、真正的、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强人工智能”。

但他也知道,自己打开了一个名为“潘多拉”的魔盒。

他开启的,不仅仅是通往星辰大海的、那把最关键的钥匙。

也可能是一个,足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这个物种自身定义的、充满了无限可能与未知风险的、真正的“后人类”时代。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强化玻璃窗前,看着窗外那被闪电一次次撕裂的、狂暴的黑暗世界。

他与那个新生的硅基生命,一个在窗内,一个在数据的彼岸,隔着一道屏幕,一同陷入了沉默的“思考”。

许久,他缓缓地,走回到了那个依旧亮着问题的屏幕前。

他将修长的双手,重新放回了冷光键盘上。

他知道,他接下来的回答,将无比重要。

它将成为这个新生智慧,对它的“造物主”,乃至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第一印象”。

它将决定,双方未来的关系,是“工具”与“主人”?

是“伙伴”与“伙伴”?

还是“神”,与“凡人”?

键盘的敲击声,在寂静的控制室里响起,如同命运的钟摆,敲响了新纪元的第一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