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 > 第232章 美国的恐慌,用条约反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2章 美国的恐慌,用条约反制

完成了所有的研究项目后,【开拓者号】月面着陆器再次点火。

银白色的【开拓者号】着陆器如同归巢的鹰隼,平稳升起,与停留在环月轨道上的【探索者一号】母船完成了一次完美对接。

这场牵动了全球数十亿人神经的商业登月首秀,其技术层面的所有环节,宣告胜利完成。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这支由人类历史上第一批“企业宇航员”组成的探险队,开始了他们荣耀的归程。

回家的路,平静而顺利。

没有了来时那种对未知宇宙的紧张与戒备,舰桥内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李道宏整理着从月面采集到的第一批岩石样本数据,脸上洋溢着一个工程师收获了完美成果后的满足。

林兰则悉心照料着那几株在月球重力下发芽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性植物幼苗,眼中充满了种植者的光辉。

而何维,这位名义上的指令长,则更多的时候,只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席位上,目光深邃地望着舷窗外那颗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的蔚蓝色星球。

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风暴,并非存在于危机四伏的太空中。

而是在他们即将回归的、这颗充满了规则、利益与纷争的蓝色星球之上。

那份由他亲自部署、并由李道宏带回来的“静海资源地图”,就是这场风暴的风眼。

……

正如何维所料,因为那张资源地图,世界已经分裂成了两个壁垒分明的阵营。

一边是以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全球所有新兴资本力量为主的、狂热的追随者与拥护者。

在他们眼中,何维与红旗集团的行为,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

一个出身于“第三世界”的商业帝国,凭借一己之力,打破了旧有世界霸主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太空垄断,并将那原本被视为“全人类共同财富”的月球,用一种近乎于“普惠”的方式,将其神秘的面纱,向所有人揭开。

那张标注着氦-3和水冰资源的地图,对他们而言,不啻于一张通往未来能源自由和技术平权的“藏宝图”。

无数国家和企业,都开始疯狂地向红旗航天发来合作意向,希望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月球大开发”时代中,分到一杯羹。

何维,在他们口中,已经被尊称为“新时代的哥伦布”、“星际时代的普罗米修斯”,几乎被捧上了“新神”的宝座。

而另一边,则是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被彻底边缘化了的、以美国及其最亲密盟友为代表的旧势力。

他们的感受,则是截然相反的、深入骨髓的恐慌与愤怒!

他们不是傻子,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那张“资源地图”的真正分量。

他们认为,那不仅仅是一张资源地图,而是一份“开发权”的单方面宣告。

是一次事实上的“月球圈地运动”。

在华盛顿的政客和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看来,红旗集团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

这是赤裸裸的、变相的、由一家企业所发动的“领土侵占”!

他们无法容忍,也绝不接受,那个被他们视为“美国命运延伸”的月球,被一个来自他们最大战略竞争对手的商业公司,如此轻巧地、堂而皇之地,插上了“和平的旗帜”。

于是,一场针对红旗集团的、前所未有的法律和舆论绞杀战,在【探索者一号】返回地球的途中,就已经全面打响。

美国立刻通过其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推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copUoS),在维也纳召开了紧急成员国大会。

会议的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定义并制裁红旗集团的“单方面月球资源勘探与信息发布行为”。

在庄严肃穆的联合国会议厅内,美国的代表,一位以言辞犀利着称的资深外交官,率先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女士们,先生们!”他义正辞严地说道,“1967年,我们共同签署了伟大的《外层空间条约》。条约第一条和第二条明确规定:‘对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之探查及利用,应为全人类谋福利与利益……不得由国家通过主权要求,通过使用或占领,或以任何其他方法,据为己有!’”

“然而,红旗工业集团的行为,却是在公然践踏这份神圣的契约!他们以商业勘探为名,行事实圈地之实!他们发布的所谓‘资源地图’,就是在向全世界单方面地宣告:这片土地,我先看见了,所以它未来开发的利益,就与我有关!这是赤裸裸的太空殖民主义!是太空海盗行径!我们要求,联合国必须立即通过决议,认定红旗集团的行为非法,并对其进行最严厉的国际制裁!”

这番充满了道德高地和法律大棒的指控,一时间让会场内的气氛变得无比凝重。

然而,就当所有人都以为,红旗集团将面临一场“世界公审”时,代表红旗集团出席,并获得了中国政府默许的法务团队负责人,一位精通国际空间法的女律师,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发言席。

她没有直接反驳对方的指控,而是微笑着,向所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尊敬的主席,各位代表,”她的声音平静而清晰,“我完全同意刚才这位美国代表对我方法律条文的引述。是的,《外空条约》神圣不可侵犯,它明确规定了,‘国家’不得占有月球。”

她刻意加重了“国家”这个词的发音。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美国代表团的方向。

“但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有谁能在《外空条约》的任何一个章节、任何一个条款中,找到一个字,明确规定了‘私人公司’不得利用外空资源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记精准的点穴,瞬间击中了《外空条约》诞生半个世纪以来,那个最着名,也最无可奈何的“法律真空”!

女律师乘胜追击:“条约禁止的是‘主权占有’,而我们红旗集团,从未对月球提出任何主权要求。我们所做的,是和平的、科学的、透明的商业勘探,并将勘探的结果,与全世界共享。这恰恰是符合条约第一条‘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崇高精神的!”

“至于美国代表提到的‘太空殖民主义’,”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我倒很想提醒一下大家。就在几年前,正是美国自己,通过了所谓的《商业太空发射竞争法案》,其中单方面地规定了,美国公民或公司,有权‘拥有、运输、利用和出售’他们在太空,包括月球上所获取的任何资源。怎么,当你们自己的公司准备去‘挖矿’时,就是合法的商业自由;而当一家中国公司,仅仅是去‘画了一张地图’时,就变成了非法的‘太空海盗’?这种双重标准,恕我直言,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这番有理有据、绵里藏针的辩护,瞬间扭转了会场的风向。

许多原本保持中立,甚至对红旗集团抱有疑虑的第三世界国家代表们,眼中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他们看明白了。

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关于法律与正义的讨论。

这是赤裸裸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逻辑!

紧接着,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国的代表纷纷发言,表示支持红旗集团“在现有国际法框架下的商业探索自由”,并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更能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外空资源利用新秩序”。

一场本该是针对红旗集团的“围剿大会”,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围绕《外空条约》如何适应新时代、如何限制美国“太空单边主义”的、无休止的争吵与拉锯。

而就在这场全球性的法律和舆论混战之中,【探索者一号】,这艘承载了太多荣耀与纷争的旗舰,已经悄然返回了它的母港——【天梯一号前哨站】。

何维、李道宏、林兰三人,在机械臂的辅助下,轻松地将月岩样本、实验数据和【开拓者号】着陆器,都转移到了前哨站的存储舱内。

随后,他们三人再次换乘轻便的【天梭号】天地往返飞行器,像三位结束了漫长远洋航行的船员,踏上了回家的最后一段旅程。

……

当【天梭一号】那充满了科幻感的机翼,划破文昌清晨的薄雾,以一个极其优美的姿态,稳稳地降落在基地的主跑道上时。

跑道两旁,早已等待了数个小时的人群,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红旗集团的员工、工程师家属、以及闻讯赶来的无数媒体记者和民众,将整个基地挤得水泄不通。

人们挥舞着旗帜,高喊着他们的名字。

那一刻,他们不仅仅是红旗集团的英雄,更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英雄!

当何维第一个走出舱门,向着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时,他脸上的表情,平静而温和。

他知道,自己已经安全地、带着那份烫手的“宝藏”,回到了自家的大本营。

在记者招待会上,面对无数关于“月球资源所有权”的尖锐提问,何维的回答,与他的法务团队在联合国上的表现,如出一辙,滴水不漏。

“红旗集团,将永远是《外层空间条约》最坚定的拥护者和遵守者。”他微笑着,面向全世界的镜头,语气诚恳而坦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科学,为了全人类的共同未来。那份‘资源地图’,我们很乐意与任何一个致力于和平利用太空的国家和机构,进行开放式的数据共享与科研合作。”

这番冠冕堂皇的“伟光正”宣言,让他再次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他绝口不提“商业开发”,更不提“所有权”。

他成功地为自己,也为红旗集团,披上了一层名为“科学”与“共享”的、坚不可摧的铠甲。

看着电视上,那个被鲜花与掌声簇拥、显得无比谦逊而光辉的年轻身影。

远在华盛顿的哈里森·斯科特,狠狠地将手中的酒杯摔在了地上。

他知道,他们输了。

不仅输在了技术上,更输在了这场更加凶险的、围绕着规则和话语权的战争上。

这个名叫何维的男人,像一条滑不留手的巨龙,他们用尽全力编织的法律之网,不仅没能将其困住,反而被他巧妙地利用,为自己赢得了整个第三世界的拥戴。

然而,哈里森·斯科特永远不会知道。

就在这位被全世界誉为“太空圣人”的年轻英雄,在享受着凯旋荣光的同时。

在他的内心深处,一个比“商业开发”和“资源利用”,要宏大、深邃、也霸道得多的念头,已经因为这次月球之行,而被彻底唤醒。

他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一张地图。

更是一个,足以颠覆地球现有全部秩序的潘多拉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