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决战之日,万众瞩目。

省城最大的体育馆,被临时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工业气息的竞技场。

馆内人声鼎沸,气氛热烈到了极点。来自全国的媒体记者、行业专家、以及各大兄弟单位的代表,将观众席挤得满满当当。

长枪短炮对准了场地中央,那里,两个巨大的红色幕布,遮盖着即将展开对决的神秘主角。

主席台上,周副省长亲自坐镇。他身旁,是王立行院士、军方的几位领导,以及红旗工业集团的赵东升和陆国兴。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凝重与期待。

上午十点整,在主持人激昂的宣告声中,比赛正式开始。

道依茨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施罗德先生,迈着自信的步伐,第一个走上台。

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致意,然后,随着他一个响指,他身后那块巨大的幕布,缓缓滑落。

一台充满了精密科幻感的柴油发动机,出现在众人眼前。它的管线布局整洁,每一个部件都像艺术品,展现了德国工业无可匹敌的强大实力。

“女士们,先生们。”施罗德拿起话筒,脸上带着日耳曼人特有的骄傲,“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展示我们德意志工业最新的成果。”

他指着身后的发动机,详细介绍起它那颗强大的“电子大脑”。

“它搭载了我们公司耗时十年研发的,全新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它的核心,是一块高性能的8位微处理器,配合我们独立开发的控制软件。它能以千分之一毫秒的精度,控制超过1600个大气压的燃油喷射。它的每一次燃烧,都是一次由计算机精准定义的,完美的爆炸。”

“它的动力,它的油耗,都将由这颗聪明的‘大脑’,实时调节到最优状态。这,就是数字时代的力量!”

施罗德的话,引来了台下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

在那个中国的电脑还停留在科学计算,远未进入工业控制的年代,德国人竟然已经制造出了如此智能化的发动机。

这让在场的所有中国专家,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差距。

介绍完自己,施罗德将目光投向了对面那块依旧安静的幕布,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现在,我们也很期待,能欣赏一下我们来自中国朋友的作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何维身上。

何维平静地走上台。

随着他的脚步,另一块幕布也随之滑落。

“红旗动力II型”那充满了力量感和实用主义美学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它看上去,没有德国发动机那么精致科幻,但那粗壮的管道和厚重的机体,却散发着一种别样的,令人信赖的雄浑气势。

“各位。”何维从容不迫地说道,“在比赛开始前,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关于‘发动机大脑’的,一点不同的思路。”

“施罗德先生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条纯粹的‘电子’之路,用计算机来定义一切。这是一条非常了不起的道路,我们深感敬佩。”

“但是,我们红星,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幻灯片切换,上面出现了一幅极其复杂,充满了各种阀门和油路,却又美得令人窒息的机械结构图。

“我们认为,机械,本身也可以拥有智慧。我们为‘红旗II型’设计的‘大脑’,不是一块电路板,而是一套,我们将传统机械液压控制技术发展到极致的——高精度三维凸轮液压伺服系统。”

“我们这颗‘机械大脑’,或许没有电子大脑那么‘聪明’。但它更可靠,更稳定,它不害怕任何电磁干扰,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像最忠诚的士兵一样,精准地执行每一个指令。在某些特殊的领域,比如国防,它的这种特性,是无可替代的。”

“而我们未来的方向,也并非固步自封。”何维继续说道,“我们最终要做的,是取两家之长,实现机电一体,创造出真正完美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大脑’!”

何维的这番话,不卑不亢,既展现了自己独特的的技术自信,又描绘了更加宏大的合作蓝图。

不仅没有丝毫火药味,反而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对他那非凡的视野和胸襟,肃然起敬。

施罗德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凝重。

介绍环节结束,最激动人心的实测对比,正式开始。

今天的比赛,不比极限功率,也不比谁更省油。

比的是“大脑”的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王立行院士亲自宣布了比赛规则:“两台发动机,将同时接入我们的测试系统。系统会给出一个持续变化的,包含了急加速、急减速、以及不规则波动的复杂功率输出曲线。两台发动机的控制系统,需要实时跟随这条目标曲线。最终,我们将计算出发动机实际输出功率,与目标曲线之间的‘平均偏差率’。偏差率越小,代表其控制系统越先进,越精准。”

这是一个极其严苛,也极其公正的考验。

随着王院士一声令下,两台发动机同时发出了雄浑的咆哮!

体育馆中央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一条代表着目标功率的红色曲线,开始不断跳动。

紧接着,一黄一蓝,两条代表着两台发动机实际功率的曲线,也开始奋力追赶。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屏幕。

道依茨公司的黄色曲线,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它紧紧地咬住红线,反应迅速,虽然在曲线剧烈波动时会产生一丝滞后,但很快就能修正回来。

“太厉害了!德国人的电子控制系统名不虚传!”台下有专家感叹道。

而红星集团的蓝色曲线,则表现得更加“诡异”。

它的反应,似乎没有道依茨那么“灵敏”,但在跟随目标曲线上,却表现出一种近乎“黏滞”的,不可思议的平顺。

它仿佛不是在追赶红线,而是与红线融为了一体,用一种极其流畅的方式,完美地复刻着每一次波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五分钟的极限测试,终于结束。

两台发动机缓缓停下,整个体育馆里,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屏幕上,等待着最后那个决定命运的数字。

数据开始统计。

【道依茨公司 发动机 平均偏差率:1.23%】

一个极其优秀的成绩!

台下的专家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个数据,足以代表世界顶级水平。

施罗德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胜利的微笑。他不相信,那个靠纯机械控制的“古董”,能比他这颗数字化的大脑更精准。

紧接着,红星集团的成绩,也跳了出来。

当看到那个数字的瞬间,全场的掌声和议论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像被掐住了脖子一样,呆若木鸡。

【红旗工业集团 发动机 平均偏差率:0.18%】

0.18%!

这个数字,比德国人,精准了将近七倍!

这是一个足以让全世界所有发动机工程师,都感到绝望的,堪称“神迹”的数字!

“不不可能!”

施罗德脸上的笑容彻底凝固,他失声喊道,“这绝对不可能!没有任何机械系统,能够达到这种控制精度!你们你们一定是作弊了!”

他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

他的电子大脑,运算速度是纳秒级的。

而何维那个靠油压驱动的机械系统,怎么可能比他还快,还准?

何维看着失态的施罗德,平静地走上前。

他拿起话筒,对着全场,也对着这位骄傲的德国人,缓缓地开口。

“施罗德先生,你没有说错。如果只比‘快’,我们的系统,确实不如你。”

“但你忽略了一点。”何维的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

“你的电子大脑,再快,它思考的也是离散的,一步一步的数字。它在追赶一条曲线时,更像是在用无数个微小的直线,去拼凑和模仿。”

“而我的‘机械大脑’,它不思考,不计算。”

“它只是通过那个凝聚了所有函数关系的三维凸轮,去‘感受’,去‘复现’一条完美的,连续不断的,模拟的曲线。”

何维顿了顿,做了一个最生动的比喻。

“这就好比,你用世界上最快的打印机,去打印一幅《蒙娜丽莎》。它再快,再清晰,它打印出来的,也只是无数个墨点的集合。”

“而我,则是用达芬奇本人的手,拿着画笔,重新将她画了出来。”

“请问,谁的作品,会更接近真实,更富有灵魂呢?”

话音落下。

施罗德呆立当场,如遭雷击。

他终于明白,自己输在了哪里。

他输的,不是技术,不是速度。

他输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境界。

他输给了东方哲学中,那种“道法自然,万物一体”的,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