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闰六月二十七,福建省会,福州,总督府,

新任钦差大臣、护国公马士英,手握尚方宝剑,横刀立马的端坐于正厅中间的主座之上,

在其旁边,坐着的,身穿大明王服,年以四旬的中年男子,正是被郑鸿逵带到福州,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保全他郑氏福建基业的南阳王朱聿键?,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之九世孙,唐定王朱桱后裔,

和明太祖第十三世孙?,如今的南明隆武帝朱慈璧,中间隔着四代人,

南阳王朱聿键?,从辈分上算是南明隆武帝朱慈璧的高祖,那辈分真是高的无边了!

虽然辈分高,还是王爵,但也是臣子,

而手握尚方宝剑的护国公马士英,虽然爵位只是国公,比南阳王朱聿键?的王爵低,

但身为钦差大臣,代表的却是南明隆武帝,

自然要坐于南阳王朱聿键?之左边,大明以左为尊,

左文右武,

两人之下,

左边首位坐着的,年约四旬,满脸英气的中年人,乃是福建巡抚吴闻礼,

字去非,浙江杭州人,大明朝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的进士,

初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后升任兵部给事中,

南明隆武帝登基后,升其为副都御史、福建巡抚,统帅两万最精锐的浙兵,跟随护国公马士英一同进入福建,以暗中监视郑芝龙,

虽然手下有两万精锐浙军,且还是由戚继光的侄孙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三人,负责按照戚家军的练兵之法鸳鸯阵,搭配火器训练而成,战力强大,

但却只有两万,相对于郑芝龙强大的二十万大军而言,简直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正因对自己势力的迷之自信,

福建军阀郑芝龙,才会允许护国公马士英、福建巡抚吴闻礼,率领两万浙兵进入福州,掌控半个福州,

当然,这也是一种和南明隆武帝朱慈璧的交易,

不然凭什么,南明隆武帝朱慈璧,会封他南安伯郑芝龙为平虏侯,靖虏伯郑鸿逵为定虏侯,福建水师副总兵郑芝豹为澄济伯、福建水师副总兵郑彩为永胜伯,其长子郑森还赏赐国姓,赐名成功,升为福建水师总兵,出镇温州,泉州一带,

郑芝龙郑氏一门,两侯两伯,成为南明仅次于护国公马士英得存在!

在福建巡抚吴闻礼,身旁坐着的,一名年约五旬的老者,乃是福建文坛领袖蒋德璟!

蒋德璟,此人乃是福建泉州 晋江福全人,

其父蒋光彦,进士出身,官至广东布政司,因有武功政绩,死后被福建泉州晋江当地人选入文庙先贤祠,在福建一省声望极高!

蒋德璟从小受到其父的教育,也是性格耿直之辈,

于大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登一甲进士,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后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那时正当魏党权势显赫,蒋德璟因不愿依附魏忠贤,遭排斥,直到罢官。

崇祯继位后,升迁为少詹事,

因其秉性耿直,敢于谏言,不久,又擢升为礼部右侍郎。

崇祯十一年,公元1642年,六月,被廷推为内阁首辅!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晋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改任户部尚书,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朝会上,因与崇祯帝激烈争辩,被崇祯罢免,回乡养老!

因其名声太大,故被新任钦差大臣、护国公马士英,请来参与福州平乱大会,希望其能为南明建言献策!

其旁边,坐着的,同样年约五旬的老者,乃是福建文坛另外一名领袖---朱继祚!

朱继祚,此人字立望,号胤岗,福建莆田县横塘人!

其先祖朱鸣阳,乃是大明正德进士,历任户部、礼部都给事中、福建参政、福建右布政使,且为官清正,品德高尚,

因其之故,朱家在福建士林中影响巨大!

而朱继祚,此人也是不凡,

24岁时,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及第,一甲榜眼!

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在编修《三朝要典》时,因记下朝廷阙失,受非议而愤然辞官归乡,也是一犟种。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朱继祚被起用为右中允,累迁礼部右侍郎,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秋,朱继祚升为南京礼部尚书,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军攻入北京。

福王在南京称帝南明建立,次年改元弘光,

召朱继祚为协理詹事府。其尚未赴任,南京就被清兵攻陷,只能留在福建,

因其名声同样不小,故被新任钦差大臣、护国公马士英,请来参与福州平乱大会,希望其也能为南明建言献策!

右边坐着的,三名武将,

正是跟随护国公马士英、福建巡抚吴闻礼,率领两万浙兵进入福州的,被南明隆武帝升为浙江总兵的戚元功,副将戚元辅,参将戚元弼,

三员听命于马士英,效忠于隆武帝朱慈璧的福建三大将!

看人都到齐了,上首的钦差大臣护国公马士英,轻轻咳嗽一声,

对旁边的南阳王朱聿键?,拱拱手,以示尊敬后,

看向堂下众人开口说道,

“本官幸得陛下不弃,再次启用,担任钦差大臣,坐镇福建,总理福建一省军政大权,还赏赐尚方宝剑,拥决断之权,

值此,郑芝龙投降清廷,余部分崩离析之际,

且驻军厦门的其长子郑成功、四弟郑鸿逵所部五万水师大军,正与驻守大、小金门的郑彩、郑联、郑芝?莞、郑芝鹏?,四人手中控制的五万金门水师,对峙于厦门一带,

陛下发来军令,让吾等务必收编这两路福建强大的十万水师,

为此,还将我南明仅存的两支由王之仁率领的两万浙江水师和由陈奇策统领的两万广州水师,共四万水师,全都调到厦门一带,

以全力配合,我部两万大军,

共六万水、陆大军,以顺利达成收编正在厦门对峙的郑氏两部十万水师主力的任务,

对此,不知诸位大人有何建言,尽管畅所欲言!

只要能完成这次任务,本官定为诸位在陛下面前请功!”

说完后,马士英一脸希冀的看向堂下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