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月初九,早上,

淮安、徐州,清军东路军统帅准塔所在的中军营帐,

“大清摄政王军令,

令徐州准塔所部,快速南下,

10天之内,六月二十之前,必须拿下淮安重镇——清河,

六月底,必须拿下整个淮安府之地,

否则,提头来见!”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的传令兵,高声对营帐之中跪着的清军东路军统帅准塔,宣读着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的最新军令,

“奴才正白旗,佟佳.准塔接令!”

佟佳.准塔,后金开国五大臣佟佳.扈尔汉之第四子,多尔衮麾下正白旗出生,

正白旗,又称“整白旗”,大清八旗之一,以旗色纯白而得名,

正白旗建于大明万历二十九年,

又可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

由大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亲自担任旗主,

故,又与大清顺治帝直接统帅的镶黄旗、正黄旗并称为“上三旗”。

努尔哈赤后金开国时,为了便于管理,后金实行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既是一种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又是一种军事制度。

即,每三百人编为一个牛录,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

固山即为旗,一旗有战兵7500人,

开始之时,后金只有四旗,

分别为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

后又增设了四种镶边旗,

分别为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

如此,共为八旗,共有战兵6万,

之后,又增设了满八旗,汉八旗,

一旗,兵力扩充到两万两千五百人,

八旗 ,总兵力18万人,为清军入主中原时的嫡系主力大军。

此刻的八旗,各旗旗主分别为,

正黄旗、镶黄旗?,

两黄旗主,由大清皇帝顺治帝福临亲自担任,由皇太极亲信大将巴图鲁鳌拜等人辅佐。

因其年少,暂由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兼领。

正白旗,旗主正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

以上三旗,被称为上三旗。

余下五旗,皆为下五旗,

以示上下有别,便于管理!

下五旗之中,

正红旗,旗主为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

镶红旗,旗主为可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

两红旗为代善一脉所控制。

正蓝旗,旗主为肃亲王豪格(皇太极之长子、顺治帝之长兄),

镶白旗,旗主为豫亲王多铎(多尼之父,多尔衮之弟)

镶蓝旗,旗主为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度之父,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之子)

至于原镶白旗旗主英亲王阿济格,则负责统帅,投降清军的吴三桂、尚可喜等蒙、汉,3万余大军。

如此,达成一种微妙的军事平衡,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多铎兄弟,表面上控制了八旗之中的四旗,

实际上还是控制着他们原来的两白旗,

但有统帅吴三桂、尚可喜等蒙、汉,3万余主力大军的兄长,原镶白旗旗主英亲王阿济格的加入,

实际控制兵力,达到三旗,足以压制控制两红旗的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一脉,

而皇太极之子顺治帝福临控制的两黄旗加上其长兄豪格控制的正蓝旗,皇太极一脉也控制着三旗兵力,

兵力和多尔衮三兄弟控制的兵力相当,

再加上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度之父,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之子),乃是皇太极扶持上位的,必然支持皇太极一脉,

如此,皇太极一脉实际控制兵力,就是实控有四旗,能压多尔衮三兄弟一旗兵力,以保卫皇权!

但多尔衮、多铎两兄弟的两白旗和代善一脉的两红旗,加在一起,也是四旗,

可以和皇太极一系控制的两黄、两蓝四旗,互相制衡,

如此,即保证了摄政王多尔衮名义上得权势,使其能发号军令,调动清军,

又保证其控制的兵力不足以威胁皇太极一脉的皇帝之位,

大清在稳定的同时,可以军令畅通,快速出兵入关南下一统中原!

这也是皇太极死后,顺治帝上位,各方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

也是大清初期议政王会议存在的绝妙之处,以避免皇帝幼小时,权势既能统一又不可能产生权臣的原因,

当然,也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不敢废了顺治帝福临,自己称帝的根本原因,

还是其实际控制下的兵力不足完全碾压各方势力,

即使清军入关后,收降了大量的明朝军队,但也是控制在八旗各旗主之下。

但随着大清强势君王的出现,如顺治之父皇太极和其未来的儿子康熙大帝这样强势君王的登场,

清初议政王会议,这样威胁皇权的制度必将被取消。

但同样的,随着大清入主中原时间的延长,满八旗主力的战斗力也会慢慢下降,

以至于原来历史上,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名将死后,

顺治帝福临亲政后,南明出现了李定国两厥名王的南明高光时刻,

这就是满清入关多年后,满洲八旗主力战力开始下降的证明,

也是,现在的隆武帝朱慈璧所等待的机会,

至于现在嘛,满州八旗清军之战力,依旧是整个亚洲独一档的存在!

因此,面对如今战力正处于巅峰期的,天下最强的满八旗主力军队,

只能防守,不可进攻,更不能野战,大明崇祯朝无数的强军猛将已经证明了这点,

如大明最强大的兵团戚家军、白杆兵,皆亡于满八旗清军之手,

要知道戚家军还是火器兵团,但那有如何,不依旧被清廷满八旗主力大军团了,

至于别的投降清军的明朝军队,就要根据战场形式调整了,

这也是隆武帝做出坐山观虎斗,将要从背后偷袭清军东路军统帅准塔所部的原因。

虽然他部清军军队战力不弱,但其主要军队来源还是原山东之地的明朝军队!

至于清廷东路军统帅准塔,此人倒是一员大将。

此人,不仅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佟佳.扈尔汉之第四子,还是努尔哈赤的养子,而且关键此人能征善战,军旅生涯丰富,军事素质极高!

后金皇太极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任参领,随军攻略大明锦州,后又逼降蒙古察哈尔部来归。

后金改国号大清后,

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

跟随当时的武英郡王阿济格奋勇攻取皮岛,因功得赐巴图鲁号,晋为都统。

后又跟随贝勒岳讬,征明至密云,攻占墙子岭,毁边入关,

之后打败大明内监冯永盛及总兵侯世禄两万大军,攻取董家口,克两城。

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

随睿亲王多尔衮征战锦州,因遣兵回家,离城远驻,获罪受罚,被收回巴图鲁之称号。

崇德七年,

同都统叶臣镇守锦州,又因三旗护军避敌壕内,坐徇情附和,后经多尔衮上书,被免罚。

之后随其进攻大明山东,与都统叶克舒等攻孟家台之时,

又因为调度失宜等原因,革职,降世职。

大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

跟随多尔衮入山海关,败李自成农民军,追至真定,因功劳再次上位!

大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

即今年三月初,

率右翼兵,跟随饶余郡王阿巴泰,平定山东郡县,招降山东明军八万之众,整编为五万!

后被任命为山东守将,镇守山东之地!

六月初,又被任命为清军东路军统帅,领五万山东军,南下进攻徐州、淮安之地!

先是于徐州,击败南明大军,

之后又连续攻克沛县、李家楼,

继又败南明副将高雅军,于宿迁,

攻克淮北重镇宿迁,

兵锋直指淮安中部清河、清江浦之黄河防线!

攻克宿迁后,因徐州太过重要,故大军屯驻于徐州。

今,闻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之最新军令,

“10天之内,六月二十之前,必须拿下淮安重镇——清河,

六月底,必须拿下整个淮安府之地,

否则,提头来见!”

后,立刻第一时间下令,

“传本帅军令,

全军立刻整装,一刻钟后,兵进宿迁!”

“诺!”身边的传令兵接令后,

立刻到军中传令,

“大帅有令,

全军整装,一刻钟后,

兵进宿迁!”

“大帅有令,

全军整装,一刻钟后,

兵进宿迁!”

“大帅有令,

全军整装,一刻钟后,

兵进宿迁!”

……

随着军令下达,清军东路军主力两万徐州驻防大军,

开始有序开拔,南下宿迁,

兵贵神速,

当天下午,五万清军东路大军,合兵于宿迁,

之后,气势汹汹的朝南明淮安中部重镇清河县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