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63章 汉军中军大营被毁 魏延败退悔恨无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章 汉军中军大营被毁 魏延败退悔恨无比

却说邓艾大军攻下土山后,留胡烈领二三百军士于土山顶击发床弩射于魏军阵中,邓艾则率尹大目引其余军士下山一并支援郭淮大军。

魏延血战无果,鸣金欲撤回中军大营,魏军郭淮、邓艾等将怎容汉军轻易走脱,紧紧尾随而至,汉军士饥马疲,虽营中弓弩手箭矢屡次齐发,亦因双方混战,唯能射杀魏军后援部队。

魏延见敌军尾随紧跟,如再退回中军大营,大营或亦不可保,急令中军大营军士重闭营门,自己率军撤退至七八里外之玄武大营,郭淮见魏延欲让营而走,也不令军士追击。

此时汉中军大营仅有留营守军五六千余人,守将者乃梁绪,原为曹魏天水郡之功曹,二三十年前炎汉军攻取西凉时投效大汉。

郭淮与邓艾合兵一处,欲攻克魏延中军大营。郭淮遣司马朗前去劝降,让梁绪打开营门,率军来降,可加官进爵。

梁绪摇了摇头哀叹曰:“原已降汉,如现今又降魏,世人皆会笑我梁绪无脊梁!”义正言辞拒绝司马朗劝降。

郭淮见梁绪其意已决,命将士把大营团团围住,轮番攻打。

潼关前汉中军大营原为诸葛亮令能工巧匠精心所筑,易守难攻,坚固异常。然现今土山已失,营中汉军兵微将寡,士气低落,反观郭淮大军士气正盛,兵力又十倍于汉军。

汉军大营坚持至傍晚,汉魏两军各又死伤二三千人,梁绪自知营寨已不可守,当敌军攻破营寨蜂拥而至时,手持火把点燃所余万斤震天雷与敌军同归于尽,只听轰隆隆之天崩地裂巨响:

整个汉军中军大营主帐(白虎营)几乎被夷为平地,营寨损毁三分之一,升腾起七八丈高火苗及百丈高之灰黑蘑菇云,营内数千汉军将士与七八千魏军同时伤亡,梁绪尸骨已无存,尹大目被炸死,郭淮、邓艾等将亦被波及炸伤。

有诗赞曰:

《殉爆吟——吊梁绪将军》

铁壁孤营落日昏,将军横炬笑辕门。曾降汉帜披肝胆,岂复魏旗折脊魂?万雷焚身销骨,一烽照史烙霜痕。潼关夜雨闻金柝,疑是当年爆裂存。

刚还在潼关上谈笑风声之司马懿亦大惊失色,被眼前一幕所震撼,汉、蜀两军无数受伤士卒从爆炸点附近惊恐溃退躲避……懿立即派遣后备部队前去灭火、救治伤员以及清理战场。

司马懿原本打算攻下汉军中军大营,旋即用汉军大营之投石机、震天雷攻下长安之策略也随之破产。

引败兵退至玄武营魏延等汉将亦被巨响及升腾之浓烟所惊呆,久久不语。

此时汉中太守阎宇所率万余军士走子午谷已达长安近郊,魏延见军报后,令阎宇与长安守将马承于长安城坚壁清野,勿再失长安城。

魏延回到玄武营大帐中,叹气道:“原来丞相对手司马懿如此厉害,是吾低估司马懿,招此大败。”

赵广劝解曰:“前将军勿过度悔恨,汉军虽先折一阵,然魏军死伤甚于我军,我军现应尽快清点折损人马,待家父援军到达长安时,立即转守为攻,枭首司马懿,祭奠阵亡将士在天之英灵……”

蒋斌亦道:“中军大营留守将士自毁大营属万不得已之举,如今,大营内抛石机、震天雷及粮草等辎重尽毁,司马懿无可一用,属不幸之万幸,还望前将军重新抖擞,为中军众将士报仇雪恨……。”

旋即清点此次大战折损兵马:战死士卒8000余,轻伤万余,被俘虏一千(过后细作探明),走散数百,重伤三四千……傅佥、梁绪两将阵亡(后来才得知),马匹辎重损失无数……

魏军这边,司马懿亦休整部队,清点损失:战死一万一千,轻伤一万三千,重伤五千……戴陵、尹大目阵亡……

又一日,军报奏报敌将阎宇已率万余军士抵达长安近郊,赵云、关统亦率万余军士行至剑阁。

司马懿招众将与中军大帐中商议。

懿眉头紧锁:“此次大战,我军虽胜,然伤亡大大超出我之预估,重新攻占长安之机或已丧失……”

预知后事如何,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