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王伦,不才!”

王伦猛地一拍胸膛,声震屋瓦。

“既上得梁山,聚义起事,便非仅为苟全性命于这乱世!而是要心怀扫清寰宇、重整山河之凌云壮志!”

“我等不仅要替天行道,铲除世间不平,更要重开海路,沟通万邦,复我汉唐雄风!”

“让我中华璀璨文明之光,普照四海八荒!让我华夏英勇儿女,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万族之林!”

王伦猛地伸手指向激动得浑身颤抖、几乎要站不稳的孙七,目光锐利如刀。

“孙七兄弟!你将来要铸造的神弩,不仅要能射穿西夏铁鹞子的重甲,击溃辽国皮室军的坚阵!”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每一个字都砸在孙七的心坎上。

“更要装备在我梁山的远洋巨舰之上!为我们的商队劈波斩浪,保驾护航!为开拓疆土的勇士,扫清一切障碍!让那些异域番邦,在我雷霆神弩之下,瑟瑟发抖,永绝觊觎之心!”

孙七的呼吸骤然急促,脸色涨红。他一生钻研弩箭,从未有人将他的技艺与如此宏大的图景联系在一起。这不再是简单的杀人利器,而是承载着文明与野心的国之重器!

王伦炽热的目光又转向一旁同样激动不已的孟康。

“孟康兄弟!你要建造的巨舟,不仅要纵横这八百里水泊,将来更要能征服大洋,远渡重洋!”

他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海洋。

“载着我们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换回无穷的财富与资源!载着我们的仁义之师,文明火种,播撒到那些未开化之地!载着我华夏的雄心与智慧,去丈量寰宇之广博,探索未知的世界!”

孟康只觉得胸口一股热流涌动,眼眶发热。他造的船,不再只是水上的木头疙瘩,而是连接世界、传播文明的方舟!是开拓帝国疆域的移动堡垒!

王伦的目光在两位激动得不能自已的俊杰脸上缓缓扫过,声音低沉而有力,一字一句,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烙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

“这,就是我王伦的志向!这,就是梁山未来必将踏上的道路!这,更是我们热血男儿,值得为之奋斗终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千秋伟业!”

他向前一步,伸出双手,声音带着一种致命的蛊惑与真诚。

“二位贤弟,可愿助我,共襄此开天辟地之壮举?让‘华夏’之名,响彻寰宇每一个角落?让这日月所照、舟楫所至之地,皆能听到我中华的强音?!”

“噗通!”“噗通!”

两声闷响。

孙七和孟康,这两位心高气傲、半生漂泊,空有一身惊世技艺却不得重用的顶尖人才,此刻心中所有的犹豫、彷徨和保留,都被这宏大到令人战栗的蓝图彻底碾碎!

巨大的认同感、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以及那沉甸甸的知遇之恩,化作汹涌澎湃的力量,冲垮了他们最后的矜持。

两人同时推金山倒玉柱般,双膝跪地,以头触地,行下了这代表彻底效忠、生死相托的至重大礼!

他们的声音因极致的激动而嘶哑颤抖,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与近乎狂热的虔诚。

“孙七(孟康)!愿以此残躯贱命,誓死追随哥哥!铸神弩,造巨舰,扬威海外,光耀华夏!”

“纵使前途刀山火海,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亦百死无悔!请哥哥驱策!”

王伦看着跪倒在面前的两位大才,眼中也适时地泛起激动的水光。他快步上前,俯身用力将两人扶起,三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感受到彼此掌心传来的灼热温度和微微的颤抖。

“好!好兄弟!”王伦的声音也带着一丝沙哑,“得二位臂助,我梁山如旱得甘霖,如虎生双翼!何愁大业不成!”

“从今日起,我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为这华夏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共勉前行!”

目光交汇,充满了无限的决心与澎湃的力量。

偏厅内,灯火摇曳跳动,在三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容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仿佛预示着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却也波澜壮阔的未来之路,正在他们脚下徐徐展开。

窗外,八百里梁山泊烟波浩渺,夜雾翻腾,仿佛也感应到了这小小厅堂之内,正有一股足以在未来撬动天下格局、重绘世界海图的磅礴力量,正在悄然孕育,即将破土而出,直冲霄汉!

王伦用他对未来世界格局的超越性认知、对民族复兴的炽热梦想、以及那令人血脉贲张的宏伟蓝图,彻底点燃了孙七和孟康心中沉寂已久的火焰与豪情。

这火焰,将不仅照亮梁山的前路,更将照亮一条通向深蓝、通向寰宇的壮阔航程!

……

次日清晨,天光微熹。

梁山后山深处,工造营核心区域。

王伦亲自带着孙七和孟康,穿过层层明岗暗哨,越过几处利用天然岩洞和林木巧妙伪装的屏障。越是深入,守卫越是森严,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混合着木屑、铁锈、桐油和炭火的特殊气味。

耳边传来隐约的叮当声和流水声。

当最后一处伪装挪开,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象,让孙七和孟康瞬间停住了脚步,瞳孔急剧收缩,倒吸一口凉气!

映入眼帘的,是一处依傍陡峭山壁而建的宏大工坊区,其规模远超他们想象。巨大的工棚连绵起伏,几乎掏空了小半个山腹。

“二位贤弟,欢迎来到我梁山真正的核心,未来强军兴邦的基石——‘天工院’!”王伦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示意守卫推开一扇包裹着厚实铁皮、沉重无比的大门。

“嘎吱——”

沉重的摩擦声响起,门内的景象,如同一个全新的世界,瞬间撞入了孙七和孟康的视野,让他们浑身一震,几乎忘记了呼吸!

(此处开始,重点刻画工坊内部的“现代”景象,突出其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先进性和秩序感,营造“技术碾压”的爽点)

巨大的工棚内部宽阔得惊人,被清晰地划分为数个区域,如同棋盘格般井然有序。原木处理区、木料阴干库、铁器锻造区、精密部件加工区、组装区、检验区……区域之间用矮栅或通道分隔,人流物流各行其道,忙而不乱。

最让他们震撼到失语的,是工坊中央那超乎想象的景象!

一条由十多张坚固长桌首尾相接、横贯东西的超长工作台,如同一条沉睡的钢铁巨龙!工作台上,整整齐齐地固定着数十件正在组装的物件——正是梁山目前量产的制式手弩核心部件!

长桌两侧,数十名工匠如同精密的零件,各司其职,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有人只负责用特制工具打磨弩臂凹槽,动作千篇一律,却保证每次打磨都光滑如镜;

有人像机器一样,只安装那小巧的弩弦挂钩,速度快如闪电,精准无误;

有人专注地用毛刷涂抹鱼鳔胶,用量被严格控制,分毫不差;

有人只负责将三四个加工好的小部件卡合在一起,严丝合缝,仿佛天生一体;

最后有人进行初步的拉弦测试,检查力道是否均匀…

他们的动作熟练、精准、高效,仿佛形成了无需思考的肌肉记忆!没有监工的呵斥与鞭打,只有一种沉默而高效的秩序。

更让孙七和孟康瞳孔地震的是,每个工匠手边都摆放着一模一样的木制或铁制“标准件”,以及各式各样的“量规”(简易卡尺、角度规、塞尺等)。

他们每完成一个步骤,都会下意识地拿起标准件比对,或用特定的量规卡一下关键尺寸,确保其分毫不差!

旁边还有数名身份不同的“巡检”,手持更为精密的黄铜卡尺,目光锐利如鹰,不时随机拿起成品或半成品进行严格抽检。

整个工坊里,只有部件在流水线上移动的轻微摩擦声、工具操作的规律声响,以及偶尔量规触碰部件的清脆声音。

效率之高,产出速度之快,成品一致性之好,彻底颠覆了孙七和孟康毕生的认知!

他们眼睁睁看着一堆堆零散的弩臂、弩机、望山、钩括等部件,在那条不可思议的流水线尽头,被迅速组合,变成一把把形制完全统一、线条流畅、闪烁着冷冽寒光的制式手弩半成品!仿佛有一只无形的上帝之手,在操控着这一切高效运转。

“这…这…这是…”

孙七这个造了一辈子弩的行家,看得是目瞪口呆,舌头都打结了!

他习惯了每一把弩都由大师傅精心雕琢,追求极致的个体完美,产量极低。

而眼前这种将复杂工艺拆解到极致简单、让普通工匠也能批量产出精良标准件的方式,简直是点石成金的神术!

他猛地抓住王伦的手臂,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声音都变了调。

“哥哥!此等…此等高效精密之法,可是源自将作监李诫大人《营造法式》之‘材份制’古法,并加以脱胎换骨之提升?!”

他依稀记得官家工程有标准化雏形,但绝无此等惊世骇俗的效率!

王伦正愁如何解释这“标准化流水线”的现代概念,闻言心中一乐,顺势点头,脸上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

“正是!贤弟好眼力!此法正是脱胎于古法,但更重‘标准先行,分工协作,量规检验’,以求效率与精度的极致。”

“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化繁为简,集众之力,效率何止倍增!”

孙七激动得语无伦次,指着那些标准件和量规,“全凭这些…这些东西,就能保证每一把弩的部件严丝合缝,完全通用?”

一旁的孟康同样震撼得无以复加。

他作为曾经督造皇家御舟的大匠,深知在大型工程中统一标准的巨大难度。

官家船厂不同班组造出的构件尺寸常有差异,后期组装费时费力。而眼前梁山工坊,竟用如此清晰高效的方式,实现了部件绝对的精确与互换!

“哥哥此法,已得《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之真髓,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孟康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眼中闪烁着近乎崇拜的光芒,“分而治之,标准先行,众工协作!妙不可言!”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按精确标准生产出来的船材构件堆叠如山的壮观景象,以及一艘艘巨舰以惊人速度下水的未来场景,声音带着颤抖:“若将此‘标准件’、‘量规检测’、‘流水协作’之法用于造船,那未来的船材储备、部件更换、整船组装速度…简直不敢想象!”